1
玉公尺再次下跌。
不僅是玉公尺,小麥、大豆、大公尺也連續多輪下跌。
據國家糧食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12月6日,小麥、玉公尺、大豆、稻穀採購量分別為2907元、2578元、4886元、2825元。
其中:小麥10月起**52元噸;
玉公尺9月起**248元噸;
大豆6月起**430元噸;
大公尺從10月底**22元噸起。
突然之間,食品價格幾乎全部上漲!
糧食主要產省呢?
目前,我國共有13個糧食主產區。
北方有黑龍江、河南、山東、河北、吉林、遼寧、內蒙古等7個省份。
南方有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6個省份。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四五”規劃綱要。
特別是在北方七省,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一半!
黑龍江連續十餘年位居全國第一!
資料顯示,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和出口總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1 9和1 3。
換句話說,全國每9碗公尺飯中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
問你是不是牛!
但是,黑龍江的整體經濟實力卻在全國墊底。
以2023年上半年為例,全省GDP僅為66048億元,在深圳幾乎只有1 3!
更多資料顯示,有10個糧食主產區連續多年低於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2年,全國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產區中有6個是主產區。
2022年,將直接減少到3!
地方收入呢?
我們先來談談廣東、浙江、上海、北京這些經濟發達的糧食銷售地區。
近日,一些省份公布了2023年財政收入,看看誰是全國前六名。
廣東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萬億元。
浙江、上海、北京這些主要糧食銷售地區也躋身全國前六名。
糧食主產區情況如何?
多個省份的最新資料尚未公布,讓我們看看2022年的情況。
內蒙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8244億,遼寧2525.1億,黑龍江1290.7億,吉林只有851億。
結合去年年初,第一為全面機構編制改革方案定下了基調。
明確說明:**國家機關人員減少5%的目標也要求地方政府也開始精簡。
比如哈爾濱去年出台檔案,要求解雇編外人員
空缺率為5%-15%,編外人員就業減少5%; 空缺率15%-25%,編外人員就業減少10%; 空缺率大於25%,編外人員減少15%。 對於貢獻全國近8%糧食的糧食主產區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該怎麼辦? 食品價格下降,許多地方也出台了各種監管政策。
黑龍江部分地區直接出台了大公尺最低收購價格實施方案。
安排採購200多個倉儲點,倉庫容量超過800萬噸,支援糧食銷售需求。
然而,這仍然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在前段時間的**工作會議上,有乙個重要的決定被很多人忽略了。
就是這樣:建立糧食產銷區跨省“橫向利益補償機制”。
你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每年都有一些財政補貼給地方政府,也就是轉移支付。
因為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不同,財政收入也會有差異,為了平衡區域發展,會有不同程度的資本傾斜。
沒錢的人得到的補貼多,有錢的補貼少。
去年,地方轉移支付預算總額首次突破10萬億元!
這筆錢主要流向了**? 哪些地區的補貼最多?
請看下圖。
2023**轉移支付(補貼)TOP3地區:
四川,補貼588253億。
河南,補貼509521億。
湖南,補貼424777億。
四川、河南和湖南是受益最多的國家。
包括接下來的湖北、河北、黑龍江等,幾乎都是糧食主產區。
然而,這些福利是基於財政轉移支付的“縱向補償機制”。
那麼什麼是“橫向補償機制”呢?
一句話,未來,經濟發達的糧食銷售區將不得不自費支付糧食的“淨流入”。
一方面,糧食主產區可以獲得更多的轉移支付,“橫向補償”+“縱向補償”。
特別是糧食“淨轉移”最多的幾個地區:
黑龍江、河南、內蒙古、吉林、安徽。
另一方面,主要的糧食銷售區為他們得到的糧食買單。
“淨攝入量”較多的7個主要銷售領域是:
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
這樣,糧食主產區和糧食主銷區的利益就會得到更好的平衡。
轉移支付的初衷是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對於農業大省來說,這是一大優勢!
果然,整個國家都是一盤大棋!
每個省市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責任。
北部大部分地區為該國貢獻了大量糧食。
南部的許多地區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支援。
2023年各城市納稅額尚未完全公布,從2022年重要城市納稅淨額來看:
廣東省貢獻73083億。
上海,正在貢獻548311億。
江蘇省,正在貢獻46048億。
浙江省,正在貢獻439688億。
北京,正在貢獻360064億。
天津,正在貢獻103392億。
山東省貢獻86367億。
福建省貢獻52922億。
共有8個地方,有句“五省三市養全國”。
在其他省市,繳納的淨稅額為負數。
一般來說,地方收入有兩大**:
乙個是稅收,另乙個是土地出讓。
稅收主要涉及企業的經營。
土地的出售主要基於城市的價值。
這些經濟大省市也佔據了全國大部分經濟!
正是因為他們的財政貢獻,才能促進不同地區的均衡發展。
上個月舉行的重要會議明確指出:
統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帶頭為穩定國民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如何?
不,到2024年初,所有主要經濟省份都已重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廣東在2024年重大專案資金安排計畫(首批)公布中,93個省級重大專案即將到來。
江蘇2024年將有重大專案510個,其中實施專案450個,儲備專案60個,年度計畫投資6408億元。
浙江也不甘示弱,上月中旬,直接宣布“千萬億”重大專案完成投資超萬億元。
山東早在2023年底就表示,僅工業和資訊化領域的重大專案建設,就計畫實施600多個重點工業專案,總投資超過萬億元。
今年穩定增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基礎設施!
多年來,預算投資的規模一直在增長。
去年,整體規模已達680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7000億元。
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因此,我們不僅要看到農業大省對經濟基本面的重要性,而且不能忽視經濟大省的貢獻!
為什麼這個時候要完善城市之間的換乘?
一方面,人口紅利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底全國(大陸)總人口為140967百萬,比上年末減少208萬,年出生人口902萬。
總和生育率從過去的6下降到現在的1。
另一方面,城市化率正在發生變化。
截至2023年底,全國城鎮化率為6616%。
通常當城鎮化率超過60%時,城市化將以較慢的速度增長。
工業和經濟薄弱的城市將更難增加人口和獲得發展機會。
近兩年來,許多城市開始增加罰款和沒收的收入,以抵消其財政狀況。
一些城市還出台了政策,禁止在財政負擔能力之外進行投資促進。
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