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重構》中有一句話:
人是破碎的,靠修復生活。
每個人都在某個時候經歷過一些創傷,沒有人能避免。
但是,無論您是 30 歲、50 歲還是 70 歲,都有辦法“修補”它。
如果你忍不住失去情緒控制,與愛人發生爭吵; 你總是下意識地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你總是害怕與某人分開,即使你不喜歡那個人。 你總覺得別人不夠尊重你,或者有人會侵犯你的界限......信這些跡象,這些你經常感受到的情緒痛苦,都是你潛意識的提醒
親愛的,你已經太久沒有“修補”自己了。
小事爆發的背後,是破碎的自己
“我很生氣,因為一件小事就想離婚。 ”
幾天前剛和丈夫、孩子搬進新房的曉曉,竟然想出了這樣一句話。
而昨天她還高興地說,要請大家到新房暖暖吃飯。
原本是一家三口剛剛開始好日子,怎麼突然就要離婚了?
我不是在開玩笑,我最近每天都有離婚的衝動,我每天都在努力打掃房子,裡裡外外,他們不幫忙,不維護,他們總是做破壞。 ”
原來,搬進新家後,瀟瀟讓丈夫和孩子分別換鞋,進廚房、廁所、陽台都要保持乾淨,每個人的衣服和玩具都要擺放整齊,不然家裡總會顯得髒兮兮的凌亂。
但除了她自己,沒有人能做到,其他人都覺得“沒必要”。
瀟瀟以愛打掃衛生出了名,以前老房子很小,打掃也沒那麼多力氣,但是新房子有點髒,看到就一直打掃,這讓她很抓狂,覺得老公和孩子不太愛打掃。
因為這件事,我們吵了好幾次架,孩子對我越來越不耐煩了,老公問我是不是到了更年期。 ”
為了這個家庭,我付出了那麼多,卻拿不到一半;
為了生下女兒,我差點舍了半輩子,讓他們換鞋,他們......我是這樣喜歡的”
瀟瀟越說越委屈,她覺得家裡條件好了,但丈夫和孩子卻越來越不尊重她。
當大家問她為什麼對衛生的要求這麼高時,她很疑惑:“愛潔不就是權利嗎? 小時候,我亂穿衣服,媽媽會打我。
而且你要回家吃晚飯,所以你無論如何都得打掃衛生。 ”
不難看出,瀟瀟的回答不僅與她內心的感受和需求無關,反而內化了別人的要求和標準。
“愛乾淨,因為它應該如此。 ”如果它不乾淨,則意味著我有問題
“當客人來到房子時,他們必須提前清理乾淨。 ”如果房客發現它不乾淨,則意味著我有問題
為了達到這兩個標準,她辛辛苦苦,匆匆忙忙,甚至不惜以爭吵、衝突的形式,要求丈夫和孩子達到這個正確的標準。
當她發現丈夫和孩子難以改變時,她心裡瘋狂,甚至想“解決”高不可攀的標準來源:丈夫和孩子。 因此選擇離婚。
事情這樣整理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
為什麼曉曉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和標準?
為什麼曉曉完成這個標準如此重要?
其實,凡事都有可循的痕跡,都來自於瀟瀟的育兒標準。
家長對曉曉的教育要求高,標準高,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 瀟瀟什麼都做,如果做不好,她就做不到; 幹得好,它應該; 要做得更好,就是之前不努力。
雖然瀟瀟覺得父母的要求讓她感到不舒服和委屈,但長大後,她不知不覺地內化了父母的高要求,甚至經常要求別人這樣做。
因為孩子小的時候,只有“忠”於父母,才能活得更好。
為了讓自己相信這是父母的愛,很多人也繼承了父母閉著眼睛的教養方式。
這也是心理學經常提到的一種狀態:
當我們還不夠自我意識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就是父母養育我們的方式,因為這是我們潛意識學到的。
這種讓我們感到“安全”和熟悉的教養方式,也是一種代際傳承。
這就是為什麼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說法:長大後,為什麼會逐漸過上像父母一樣的生活?
就像瀟瀟一樣,當她搬進新家時,由於“新家新狀態”的刺激,瀟瀟進一步刺激和提出了對自己和家人的這種“高要求”,一旦做不到,她也想“揍”丈夫和孩子。
這也導致了過去夫妻倆在瀟瀟“高要求”下積累的壓力和對抗,在這一刻爆發了
我們能結束這種代際傳承嗎? 當然,意識是第一步。
德芬老師曾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中寫道:
父母也是人,他們有自己的侷限性。 ”
但你必須相信,在過去的每一刻,你的父母都盡了最大的努力。
他們可能不是最好的父母,但他們的知識和資源有限。
儘管有種種限制,但你得到的已經是他們盡最大努力的結果。
這個景象會讓我們知道:父母不一定是對的,他們有自己的侷限性。 這將使您能夠重新審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設定自己的標準。
雖然我們松了一口氣,理解了父母,但我們會感到一種“無能為力”的悲傷。
但請允許並接受這種悲傷的流動。
只有接受這種悲傷,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愛、理解和同情心,無論是對你的父母,還是對你曾經受傷的自己。
這種基於“自我同情”的觀察和理解,可以給我們被愛和支援的力量
為了給我們力量做第二步後看到——“修復”。
通過學習,你將繼續提高你的自我意識,並重新培養自己。
人生的下半場,重新養育自己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重新提公升自己”的話題在網路上爆火。
很多人小時候都在不斷彌補自己:
買你小時候想要的玩具和漫畫,但你的父母不允許你買;
學習自己小時候想學的愛好,但父母覺得他們在浪費時間;
玩各種小時候想玩的遊戲,但父母卻試圖阻止;
也有很多人被“愛自己”和“善待自己”的心態所驅使,在各種奢侈品上花了很多錢。
但很多人在自我滿足的那一刻,陷入了新的空虛和糾結:
好像不是這樣嗎? 真的是這樣嗎? ”
我報了**鋼琴課,學習了幾天就不想去了,太反覆無常了。 ”
花這麼多錢買乙個用不了幾次的包,感覺有點浪費,我受不了了......”
因為真正重新養育自己,並不等同於花大價錢,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塞進自己身上,而是修復和改變“內在父母”和我們之間的關係。
以更溫暖、更支援的態度,去關愛自己。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分享乙個關於她的故事,Defen女士講過。
那時候,她在台北,住在父母的樓上,經常去他們家吃飯。
有時候深夜回來,她就不去,她會提前給爸媽打電話,說今天不回來吃飯,吃完飯讓他們休息。
但每次這個時候,德芬先生的父親都會說:
然後你可以回家吃完飯坐下來。 ”
你不回來坐,回家就得給我打電話,等你回來我都睡不著。 ”
這句話讓德芬老師很抗拒,因為她感受到了背後隱藏的控制和要求:
睡覺是你的事,你為什麼非要等我回家給你打電話,你才不睡覺?
如果我今天要遲到,十一點或十二點,你會來限制我的行動嗎?
在這種心情下,德芬先生甚至會勾起童年時期一些創傷經歷的回憶。
比如,在她成長的過程中,雖然為她提供了優越的物質環境,但父母對“棍下孝順”觀念的信仰、嚴格的管教和高期望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有一次,她的父親為了懲罰她不聽話,把當時還小的德芬老師丟在走廊裡,對她說:“我不要你了。 這些都給德芬老師帶來了極大的恐懼,長大後,每次回想起這件事,她心裡也充滿了委屈。
如果是以前,德芬先生可能會在這些情緒的影響下開始和父親吵架,或者用非常不耐煩的語氣和父親說話,或者迴避或不回答父親的**。
但在踏上心理成長之路,重新開始養育自己之後,當德芬先生面對父親的這個“要求”時,他卻能平靜地說:“我不會給你打電話的,你先睡吧,別等我了。 ”
這是乙個人在重新養育自己後回歸自我中心的典型表現
- 不要因為對方的要求而波動情緒,擾亂自己的行為。
這也是需要被打破、修復、再破碎、無數次修復才能活下去的清醒和自愛。
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那麼多,經歷了那麼多,才讓德芬女士真正理解了每乙個人,明白了每個人都很難“重新養育自己”,更容易誤入歧途,達到相反的效果。
今年,德芬先生已經62歲了。
每一年,她都比前一年更感恩這一生的幸運和收穫,她希望把這份愛越傳越下去,分享給更多的人,幫助每乙個不愛自己的人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孩子,但只有少數人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