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充分發揮金融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作用。
**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和系統闡述,是黨的宣傳、思想和文化事業發展史上的乙個里程碑。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角度,明確提出了“弘揚文化自信、自強、開創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大任務,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作了新的戰略部署。 如何全面、系統、高質量地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仍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推進文化強國建設,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係。
* 與市場的關係。 在文化強國建設中,不僅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我國的文化體系還處於改革轉型的過程中,市場與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明確,市場公私權力的界限不明確而相互交織,一方面承擔著一些本應由市場本身來調節的權利, 另一方面,應該由市場提供的公共產品仍未完全明確。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文化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但意識形態屬性是本質屬性。 當文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衝突時,經濟效益應從屬於社會效益,社會效益應放在首位。同時,還要鼓勵文化產品在內容、表現形式、供應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生產出更多“既受人喝彩又受人歡迎”的優質精神文化產品。 這就要求金融部門針對文化產業發展特點提供政策支撐,引導文化產業市場化改革,形成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的帶動作用,在產業屬性引導下提高經濟效益; 還要在思想屬性指引下,致力於加強民族文化軟實力建設,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提高社會效益。
傳承與創新的關係。 一方面,要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進一步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主流價值觀多維度、多深度融合,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廣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要秉持開放、包容、平等的理念,積極開展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中華文化不斷豐富。 通過文化創新和創造促進人類現代化,實現人類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的協調,促進人類現代化與社會現代化的統一。
二是聚焦以下幾個方面,充分發揮金融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作用。
一是推進城鄉和區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對文化的財政支援投入持續加大,支出結構不斷優化,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效益工程,公共圖書館5萬餘座, 全國美術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按規定提供公開講座、展覽等基礎公共文化服務;支援扶貧地區、邊民地區、革命老區培養和選拔文化工作者19萬人,加強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員建設。 然而,城鄉地區和區域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 要繼續加大對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補貼資金支援力度,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促進城鄉文化協調發展。 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的轉移支付資金將更加向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傾斜,引導優質文化資源和服務更向農村和特殊群體傾斜,支援民族地區文化事業發展,促進區域文化協調發展。
二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實效。 2022年,財政部修訂印發《支援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貼資金管理辦法》,支援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提公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但是,公共文化服務發展仍存在不足和薄弱環節。 為此,一是繼續支援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開放,向博物館、紀念館發放免費開放補貼資金,向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發放免費開放補貼資金。 二是推動建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非遺博物館等聯動機制,加強功能整合,提公升綜合效益。 三是繼續加強國家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工程建設。 四是堅持引領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 五是完善和完善專案執行機制,通過購買服務促進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用好績效管理接力棒,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率。
三是推動文化數位化高質量發展。 金融應繼續支援公共文化供給側的數位化。 支援國家智慧圖書館系統和公共文化雲建設,推動數字技術在文物文化遺產中的應用,推動文化資源數位化轉型。 推動文化產業鏈與網際網絡深度融合,為公共文化產業數位化創造新業態、新題材、新模式,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數字中國建設。 此外,加強規劃導向和財政政策導向,完善公共數字文化標準規範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創新,著力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立體覆蓋一體的文化服務供給體系。 三是推動各級公共文化數字平台開放,構建公共文化數字資源庫,構建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服務網路,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四是支撐科技賦能優質公共文化產品。 為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虛擬增強現實、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文化產業相關場景的研發與應用提供資金支援,重點關注文化產品互動交流和沉浸式體驗的技術應用系統。 提高原創能力,利用數字技術深入開發傳統文化資源,借助網際網絡、動漫、遊戲等數字文化產業形態,開發轉化一批具有傳統文化特色、蘊含中華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優質IP(即智財權), 和網路文學。依託新技術、新規範,打造健康的內容生產環境,獎勵和支援優質原創作品。
韓鳳琴,作者,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建國會財政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