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分析]。
日前,《中國共產黨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印發,描繪了一幅美麗中國新圖景,為新時代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做了頂層設計。 中國是乙個古老的農業文明國家,也是乙個擁有農業資源的大國,留下了大量各類農業文化遺產體系,展現了中華民族燦爛悠久、豐富多彩的優秀農耕文化。
近年來,農業遺產的生態功能作為其核心功能之一,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一方面,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完整的傳統知識和技術體系,共同構成了獨特的農業生態景觀,樹立了重要的生態典範。 另一方面,幾千年來,中國兒女與自然和諧共處,萬物共生、人自然合一的生態倫理和生態智慧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對當今人民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 相關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擁有19處全球重要農業遺產,是世界最多的。 農業農村部分七批確定中國188項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直轄市)各地。 充分發揮農業文化遺產的生態功能,依託農業文化遺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將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農業遺產是人們了解生態文化的“基因庫”。 農業遺產在培育生物多樣性和改善當地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例如,貴州東南部森林覆蓋率在75%以上,生物多樣性資源非常豐富,貴州東南部也是全國著名的中藥資源產區,具有發展有機生產、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遺產的先天優勢。 2021年9月,河北省歙縣旱地十堰梯田系統入選“全球生物多樣性100+典型案例”,其“農民種子庫”儲存了171種傳統作物種質資源,涵蓋26科57屬77種,農業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農業遺產的形成往往基於當地生產與生態的協調,是生態農業技術的富集地。 農業遺產具有環境友好型的生態特徵,在減少汙染和防治病蟲害方面的功能價值十分突出。 農業遺產往往是活躍的、動態的、系統的,其生產方式蘊含著深刻的綠色理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生產對農田環境的影響。 例如,在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雲南紅河哈尼梯田體系中,當地農民採用常規水稻與傳統水稻間作的種植方式,稻瘟病的發病率和病害指數明顯下降,防治效果達到83%-98%,每畝水稻淨增50%, 農藥的使用量減少了60%。由此可見,大力推廣農業文化遺產綠色理念,深挖環境友好型生態知識與技術體系,因地制宜運用農業文化遺產生態智慧,將為建設美麗中國注入更多綠色活力。
農業遺產還具有保護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多重功能,可以有效保護區域生態系統,維護區域生態景觀。 例如,山東省下津黃河古道上的古桑樹就是土地退化治理的典範。 自西元前602年以來的2600多年裡,黃河的幹流和支流多次流經夏津,為當地人民留下了30萬畝的沙荒。 先祖們沒有屈服於自然的力量,而是用高超的智慧和農業技術,通過植樹造林來抑制沙塵暴、改良土壤,培育出可以養蠶和食用果實的大葉桑樹,既能防風固沙,又能把荒地變成綠洲,展現了農業文化遺產強大的生態修復能力。 如今,山東省夏津市黃河古道古桑樹群核心保護區總面積6000餘畝,100年以上古樹2萬餘棵,700年以上古樹550棵,不僅造就了著名的“華北落葉果樹博物館”, 2018年還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形成了兼具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價值的綜合性農業景觀。
保護農業遺產是人類的共同責任。 建設美麗中國,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化篇章。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將繼續推進農業遺產保護實踐,充分發揮農業文化遺產的複雜生態功能和多重生態價值,堅持在挖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堅持傳承,推動農業文化遺產在建設美麗中國中發揮積極作用。
周丹丹,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