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邀請***到校講戰略課,但董事長因事務繁忙而無法下台,於是引進了素有“黨內筆”之稱的郭華若到校任教。
培訓班負責人看到郭華若有些失望,笑著稱讚道:“郭華若的教學水平不亞於我,說不定就超過我了! ”
郭華若到底有什麼樣的本事,才能得到***這樣的讚譽?
郭華若出生於福建福州的乙個貧民窟,他艱難而尷尬的家庭境遇,不僅沒有打敗郭華若,反而讓他從小就立下了出人頭地的雄心壯志。
郭華若學習很刻苦,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福建省第一中學,但高昂的學費卻成了郭華若的奢侈,在現實的壓力下,郭華若只好輟學,來到廣州打工謀生。
郭沫若在中國革命青年聚集地廣州生活的幾年裡,接觸到孫中山博士的“三民原則”,深受啟發,發現他一生都在努力工作。
1925年,打工讀書的郭華若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在軍校裡,郭華若結識了許多共產黨員,也接觸到了許多共產主義思想和思想。
黃埔四期,郭華若成績最好,每次考試都考得第一名。
不僅如此,郭華若也寫得很好,他的試卷手寫工整,流暢,很有觀賞性和藝術性,就連蔣介石都讚不絕口。
有一次,蔣介石一時興起跑到學生辦公室查作業,正好前幾本書裡有郭華若的作業,蔣介石隨口翻了翻,指責道:“怎麼還有抄本? ”
一旁的教官笑著答道:“那不是抄本,那是郭華若的作業! ”
蔣介石立刻稱讚道:“好,好,字像人,字寫得這麼好,人一定好,讓這個學生明天來我辦公室。 ”
1926年3月,“中山船事變”後,郭華若不滿蔣介石的不服從和前後矛盾,在學校內公開了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 “412反革命政變”後,郭華若對國民黨徹底失望,在組織指派下,前往莫斯科炮兵學校深造。
郭華若回國後,擔任軍隊領導參謀,贏得了他的信任和依賴。 當時延安黨校請***教書,董事長因為事務繁忙,安排郭華若去找他,擔心學校不了解郭華若的實力,**說:“郭華若的教學水平不亞於我,說不定就超過我了! ”
在隨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郭華若做出了突出貢獻,1955年,在“勳章儀式”上,**原本是要授予郭華若上將軍銜,但郭華若本人拒絕了。
我的功勞很小,遠不如其他同志,不該被授予將軍軍銜。 ”
評審小組採納了郭華若的意見,最終授予他中將軍銜,此後的歲月裡,郭華若始終奮戰在國防科技第一線,為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