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開泰”一詞來源於“周易”,意為“冬去春,陰消陽長”,是濟衡繁榮的形象。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喜歡用“羊”字來祈求好運,《三陽開泰》中的“羊”字就是“陽”的諧音。
此外,“三陽開泰”還衍生出“三陽開泰”,指我國人民解放軍的三位將領:楊成武、楊德志、楊勇。
1955年,“三陽”號同時被授予新中國開國將軍銜。
三位“楊”難得的合影。
楊德志上將是湖南醴陵人,出身於紅軍兩大主力之一的紅一軍。
長征時,將軍率領乙個團擔任先鋒隊,曾指揮紅一團強行渡吳江,組織“十七勇士”強行渡過大渡河。
抗戰期間,楊德志將軍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5團團長。
白袍少將楊成武是福建長廷人,將軍也是紅一軍出身,在長征中,將軍率領部隊一天一夜行軍120公里,創造了天下不可思議的奇蹟。
奪取瀘定橋,突破危險的拉齊口,“白袍少將”屢戰屢獲佳績,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抗日戰爭爆發後,楊成武將軍擔任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團長,在黃土嶺擊斃日軍“山戰專家”安倍紀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30年2月,將軍加入紅軍的另一支主力紅軍紅三軍,參加了金沙河、大渡河、土城、婁山關、四渡池水等著名戰役。
紅軍到達陝北後,楊勇擔任紅軍第一師、第四師政委,率部參加了知羅鎮戰役、東征戰、西征戰、山堡戰役。
抗戰戰爭爆發後,楊勇將軍先後擔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副團長、團長、政委。
在平星關之戰中,楊勇將軍雖然身負重傷,但還是完成了攻打防禦工事的艱鉅任務。
經過一番梳理,我們發現“三陽”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
楊德志將軍。
首先,三位將軍都姓楊;
他們都來自著名的紅軍,紅軍的主力軍;
他們都是八路軍第一百一十五師團級將領;
三位將軍均於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有趣的是,“三陽”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在“三陽”中,最先入朝作戰的是楊德志將軍。
1951年2月,楊德志將軍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
此時,第19兵團已經換上了蘇軍裝備,與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一起組成右翼突擊隊,參加了第五次抗美援朝戰爭。
楊德志將軍在朝鮮是怎麼打的?
看看楊德志司令員簽署的《打第一仗國外作戰動員令》就知道了。
這是我們在國外的第一仗,我們必須開始打贏,全力以赴打好這場仗,我們一定要經受住考驗,在第一仗中做出巨大的貢獻! ”
同志們施展才華的機會來了,不管眼前的敵人是美軍、英軍還是李匪軍,都要狠狠地打他們! ”
想拼就拼,想拼就拼,盡你所能消滅敵人! ”
楊德志將軍的《戰鬥動員令》氣勢磅礴,全軍指揮員和戰士士氣空前高漲。
4月22日,在延川西南開城一帶,楊德志第19兵團向前方敵人發起進攻,隨後進入阻擊戰。
楊成武將軍。
在“聯合**”空軍高度整合的空軍、坦克、步兵、炮兵的瘋狂進攻中,楊德智第19兵團絲毫沒有動靜,牢牢地守住了陣地。
戰鬥一直持續到6月10日,在50天內,志願軍共消滅了8個敵人超過20,000人粉碎了“聯合**”將前線向北推進到平壤和元山線的企圖。
這場戰鬥也迫使“聯合**”從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
美國**只好表示“願意接受停戰談判”,韓戰局勢陷入僵局。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楊德志將軍瞄準兇猛的火力,將“冀中地道戰”的戰術運用到朝鮮戰場上。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志願軍部隊依靠完整的隧道防禦工事,積極防禦和有效抵抗敵人的重兵和重火力攻擊。
眾所周知,彭先生很少當面誇獎人,但他對楊德志的舉動讚不絕口。
他讚賞地對楊德志說:“幹得好! 這是乙個創造。 我不相信他美國人能炸毀地球! ”
第五次戰役後,楊德智將軍調任志願軍司令部,任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
此時,彭先生已經回國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 華將軍的工作重點是“停戰談判”。
因此,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副司令員楊德志將軍肩負起了指揮作戰的重任,在此期間,楊德志將軍指揮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等重大軍事行動。
在中國,上甘嶺戰役的故事家喻戶曉。
在歷時43天的上甘嶺攻防戰中,美軍在3在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投下了5000多枚炸彈,發射了190多發炮彈。
我英勇的志願軍擊退了敵人900多次進攻,擊落擊傷敵機274架,擊毀敵機2架超過50,000人。
我們的志願軍基於**1以一萬多人的代價,開創了依靠隧道防禦工事進行防禦作戰的典範,徹底粉碎了美軍的“金華攻勢”。
1954年11月,楊德志將軍晉公升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
我們來談談“三陽”的楊成武將軍。
楊勇將軍。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按照中央軍委“輪換作戰”的安排,“白袍少將”楊成武將軍奉命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立即進朝作戰。
楊成武將軍任第20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朝鮮東線夏秋保衛戰。
在夏秋保衛戰中,楊成武將軍指揮第20兵團承擔了東線晉城以南地區的防禦任務。
在敵情和地形不熟悉的情況下,志願軍第20兵團與敵人激戰了10天,創造了消滅敵人7000多人的記錄。
在10月13日至15日的激戰中,志願軍第20兵團也創下了紀錄:
志願軍第二十軍第67軍共殲滅1人超過70,000人,平均每天超過5,600名敵人,創下了朝鮮戰場上平均每日殲滅敵人的記錄。
最後,我們來談談“三陽”的楊勇將軍。
相較於楊德志和楊成武兩位將軍,楊勇將軍參戰的時間較晚。
新中國成立後,楊勇將軍就出任貴州軍區司令員和省人民政府主席。
1950年底,楊勇將軍進入南京軍校高階部,成為我軍最高軍事學院的“第一批”學生。
朝鮮戰場上的炮聲隆隆作響,身在南京的楊勇將軍擔心前線,數次申請赴朝參戰。
然而,他的上級從未同意他的要求。
即便如此,楊勇將軍也沒有停止“戰前準備”。
只要有一點空閒時間,他就會一直盯著朝鮮的地圖,不停地學習和思考。
皇帝不負眾望“,楊勇將軍日夜想著,卻還是伺機殺敵報國。
抵抗美國的侵略,援助朝鮮**。
楊成武將軍在朝鮮病倒,在彭先生的“嚴令”下,楊成武將軍只能同意回國。
那麼,誰來接任楊成武將軍一職,繼續指揮志願軍第二十兵團的英勇部隊呢?
這時,董事長親自下令將領,楊勇將軍成為接替楊成武的最佳人選。
據說,主席曾幽默地說:“再派乙隻羊(楊)去朝鮮,洋基隊就該徹底認輸了。 ”
楊勇將軍雖然是“三楊”中最後乙個在朝鮮作戰的,但他打了志願軍入朝以來規模最大的戰役——晉城戰役。
1953年7月13日至27日,楊勇將軍指揮5個軍、15個師殲滅敵人30,000多人完全癱瘓了李承晚的四個師,並收復了160多平方公里的陣地。
楊勇將軍指揮的晉城之戰,創造了抗美援朝三“優”
晉城之戰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戰;
自志願軍轉向陣地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鬥;
志願軍對堅固的敵人進行最強火力的戰役。
這場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史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晉城之戰也與停戰談判大力配合,戰鬥結束不久,心灰意冷的美國人終於低下了驕傲的頭,愁眉苦臉地簽署了停戰協定。
我軍儀仗隊歡迎抗美援朝戰爭英雄們回國。
三陽開泰》,發揮了國威軍威!
我們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向披靡! 中國人民千萬不要被欺負,過去是這樣,現在和將來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