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樓市有多難,我們先來看一組資料。
2022年新房銷售面積較上年下降24%,本以趁疫情結束、經濟復甦等時機,期待2023年樓市出現扭虧為盈,沒想到年銷售面積比2022年下降85%。這樣一來,與2021年相比,銷售面積下降了近40%。 當然,這個資料並不準確,原因是很多債雷暴房企還有幾百億的銷售額,顯然大部分都不是賣的,而是在做,所以實際的銷售面積應該比官方資料低很多。
可以看出,這麼多支援樓市的政策出台了,讓大家買房,很多人就是不為所動。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比較著急,但最著急的還是銀行。
我們都知道,這兩年房企數量沒有明顯下降,銷售額突然下降了4%,但自身的債務卻沒有減少,公司怎麼能正常經營呢? 對於很多房地產公司來說,沒有資金,房子就建不起來,員工住不上,企業和銀行的錢都還不清。 其中,如果其他貨幣開發商可以躺著耍花招,那麼銀行自然是最坐不住的,也是最著急的。 為什麼?
資料顯示,2022年,工農四大銀行的房地產壞賬餘額將比上年增長60%,創造了近10年的歷史,至於2023年,雖然相關資料尚未公布,但其實我們心中應該有個大致的認識, 房地產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很多,運營成本很高,能夠償還貸款的也屈指可數。所以,這兩年,喊得最多的就是控制金融風險,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大家都知道行業風險主要講的是什麼。
銀行著急也沒用,他們要找出兩年半來這一輪樓市調整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然後你可以開出正確的藥。
有人說出生人數減少了,有人說收入減少了,有人說房地產泡沫,等等。 這些理由看似合理,但經不起推敲。
例如,出生人數2021年和2022年,比2023年總共減少214萬套,但商品房銷售面積減少7億平方公尺,相當於一套100平方公尺的售房量減少700萬套,但按乙個三口之家計算, 人口減少僅為71萬套,僅佔已售單位數量的1 10。更何況,誰說你一出生就要準備房子,所以短期人口減少對房產銷售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收入呢? 應該有影響,但主要原因不是。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明明感覺到身後的房子要大漲了,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做一整套,對吧? 說白了,期待不明確,不敢下手。
至於房地產泡沫什麼的,真的很難衡量。 讓我們以美國和日本為例,每個人都經歷過疫情,但從疫情到現在,房價分兩波上漲,美國房價累計漲幅應該為4%,而在日本,東京都圈的房價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 但也有進一步的增長趨勢。經濟就是這樣,有經濟學家說是超發貨幣的原因,但我們印的錢還是少了嗎? 這兩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但價格在下跌,房價沒有上漲。
因此,上述原因並不是樓市持續深度調整的根本原因其實,你只需要理清樓市調整的路線。 自2021年1月1日起,央行和銀保監會開始對房地產實施“三條紅線”,從對房企非常嚴格的融資限制開始,房企融資基本困難,降槓桿房企的帷幕已經拉開。 誰知道這對高度依賴現金的房地產行業意味著什麼?
幾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行業開始出現急轉彎,新房銷售連年大幅下滑,全國二手房均價連續20多個月,跟上了這波房企槓桿下行的步伐。 當時,如何遏制房企的槓桿作用,讓市場極度收縮,今天我們必須用更大的力氣來糾正和恢復。 無論是放寬限購限制的一線城市廣州,還是多個城市開始實施城中村改造,還是降低房貸利率、降低首付等措施,都不能說沒有效果,但與房企重鑄市場信心、為房企重新注入大量“輸血”相比, 這無疑是一件大事。
我們普通研究人員看得見的問題,國家自然看得清楚。考慮到市場存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日前,多部門聯合行動,發布了“核彈”級別的措施,即給予房企足夠的財務措施,從公布的資訊來看,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經營物業貸款,二是直接對接滿足房企融資。
線上雖然相關對資訊的解釋有很多種,但仍然很少有把潛在影響拿出來分析,所以讓我們簡單地用白話翻譯一下:
1.根據中央銀行、國家金融管理局發布的《關於做好經營性房地產貸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對於經營資產良好的房地產企業,包括綜合體、商場、寫字樓等物業資產,全國性商業銀行可以發放貸款償還房地產企業債務, 並給出乙個時限,這個要求將在2024年底前完成,其實就是告訴房企和銀行要迅速行動。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擴張,很多房企在全國各地都有相對優質的經營資產,但長期不給貸款,利率也很高,現在都對貸款持開放態度。 要知道,經營性物業資產的貸款比開發貸款要長得多(一般在3年以內),開發貸款可以放貸10-15年,而且利率低,實際上相當於給你一筆長期的低息貸款,金額高,讓你清償債務,償還貸款和債券。
試想一下,如果貸款提前發放,很多房企未必會轟轟烈烈,當然,補足還為時不晚,預示著很多優質房企將起死回生,重回正軌。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些貸款不能用於房地產公司收購建設用地。 其實,讓我們想象一下,如果房地產公司獲得經營貸款來償還債務,那麼新的銷售就不會被釋放出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包括拿地。 可以預料,在經歷了兩年多的苦難之後,一些優質的房企將再次馳騁土地市場。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將加快實施房地產融資政策,支援房地產開發。 房企融資白名單很可能在本月底實施,貸款將出台。 在確定白名單的同時,貸款也已發放。 可想而知,我們要審核幾十萬筆貸款,才還款,乙個房企的專案動輒幾億或者幾億,就直接到位,這意味著中間過程應該是整個過程的綠燈。 因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辦的《中國房地產報》使用了“史無前例”的標題。
為什麼這麼快? 它在於“盡職調查和豁免”一詞,用《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中引用的一位內部人士的話來說,有兩段:
知情人士透露了一大資訊,此次融資支援是直接針對具體專案,相當於開啟了房地產信貸的“分水嶺”,對於此前的金融機構“不敢出手”,本次會議的高層領導都直接給了“強力一擊”:列入白名單盡職調查豁免! 也就是說,是全國35個城市,不管是公司還是專案,任何性質的公司,任何所有權的公司,只要專案好,專案需要,符合標準條件,申報後,都會由當地主管部門審核,進入白名單。 在這次會議上向市場傳達的資訊是:變得真實! 大膽地去做!可以看出,國家這次對恢復房地產市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解決房地產企業的財務問題,其實就是解決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需求。 房地產企業可以建好樓房保證交付,也可以有資金回購土地,助力土地市場,為地方財政做貢獻。 至於購房者,看到未完工樓現象的減少和土地市場的公升溫,他們買房的信心更大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們的期望就會開始改變。
毫無疑問,樓市已經企穩回暖,最先受益的有三類人。乙個是開發者; 二是銀行,因為開發商復活後,銀行的貸款也可以還,而且壞賬很多,但這次增加的並不是真正的利潤; 三是站崗的樓盤持有者,尤其是那些在2021年前後買房的,當時,他們中的很多人都被槓桿化進入了售樓處抽獎,**買在山頂上,經過兩年多的市場下滑,小區**已經超跌。 當市場復甦時,這些新社群也很容易變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