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業喜悅和實現夢想的成就感。 2月18日,在深圳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科院院士、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閆寧分享了自己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一年的感受。 一年前,閆寧宣布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為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成立做準備。 來到深圳不到一年時間,工作場所迅速從簡陋的實驗室轉變為現代化的實驗室,吸引了數十名來自神經與精神疾病、傳染病、神經生物學等醫學領域的優秀人才獨立領導實驗室......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明確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綱要》實施五年來,粵港澳科技合作不斷深化,資料、資金、人才等科技要素流動加快,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實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深圳醫學科學院的成立,是粵港澳大灣區對科技人才日益增長的吸引力,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創新高地的乙個縮影。
在深圳醫學科學院所在地光明區,深圳正以全城實力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聚焦資訊、生活、新材料三大學科。 目前,合成生物學大科學器械在這裡順利執行,20余家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正在滾動推進,來自粵港澳三地的20餘支院士團隊和5400多名科研人才不斷跑出創新“加速”。
在光明科學城以北,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廣州南沙科學城已形成集群。 在光明科學城以南,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老牌強國”積累了不少經驗。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淑嫻表示,香港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內地九大城市產業體系完善、產業鏈完整,與廣闊的內地市場相連。
今年2月4日,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打造的國內首條“紫荊花”優質供電線路在深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正式投產,滿足了高新技術企業極高的要求, 電源可靠性、連續性和穩定性的研究機構和實驗室。
任何意外的停電或短期的電壓波動都可能造成實驗樣品損壞或實驗資料丟失,而高質量的電源是我們逗留的最大保障之一。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智慧能源系統總監楊超說。
據了解,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已改造約80萬平方公尺的優質科研空間,已建成11個專業園區; 匯集了7個世界500強研發中心、10個國家重大科研平台、10個香港高校研究機構、160多個高階科研專案。 我國第一台高時空解像度電子顯微鏡等領先科技成果......出生了
距離香港城市大學只有三四十分鐘的車程。 香港城市大學福田研究院院長陳福榮在深圳河套公園研究電子顯微鏡,他說,科學創新需要靈感和衝動的閃光:“我在香港想出了乙個想法,可以立即在這裡的實驗室裡嘗試一下。 ”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高階科研資源加速融合,孕育創新火花。 去年,深港廣州集群在世界智財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版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中連續第四年位居全球第二。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表示,全球頂尖科技集群依託大灣區努力,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不斷優化區域創新體系,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據了解,目前大灣區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個4%的研發投入、有效發明專利數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重大科技指標均保持全國第一。
廣東省發改委主任、省粵港澳大灣區辦公室主任艾雪峰近日表示,要抓好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和產業創新布局。 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綜合科學中心,統籌推進深圳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學城建設,推動優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構建深港河套地區和“兩點”創新格局。粵澳橫琴,以及廣深港、廣珠澳“兩廊”。
**: 新華社
程序編輯:u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