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
2023年10月24日,中國公布了最新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專案方法論——紅樹林種植(CCER-14-002-V01)》,國際上緊隨其後的是清潔發展機制(CDM)下的AR-AM0014 3。退化紅樹林棲息地的造林和再造林版本 0。 專案情景下的適用條件和碳庫的選擇略有不同。 CCER方法對土地權屬、種植面積和專案活動有更全面的要求,而清潔發展機制方法側重於將專案活動的干擾限制在區域水文和土壤上。
CCER和CDM紅樹林方法的比較。
*使用清潔發展機制方法進行減排核算的VCS專案需要10%的緩衝信用額度
總體來看,紅樹林固碳工程的基線去除和洩漏均為0。 在實際開發過程中,主要計算監測期內專案清除量,如果清潔發展機制還考慮土壤有機碳的變化,計算如下:
專案清除量=生物質碳儲量變化+土壤碳儲量變化-溫室氣體排放量
其中,生物質碳儲量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通常採用不同樹種的生物量方程計算,土壤有機碳根據碳儲量年變化線性方程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為CH4和N2O排放量之和。
參考資料
新的CCER方法論與其他機制方法論不同,但核心部分還是相似的,在CCER在中國推出後,一些專案的開發仍然可以借鑑以前的VCS專案。
據VCS官網介紹,目前國內成功發行的紅樹林VCS專案有3個,分別是:
紅樹林VCS專案在中國成功發布。
其中,湛江紅樹林造林專案是全球首個同時符合碳核證標準(VCS)和氣候、社群和生物多樣性(CCB)標準的碳匯專案。
專案簡介
廣東省湛江市紅樹林造林專案共380個在雷州市、湛江市和馬章區太平鎮,通過種植秋茄、桐花、白骨土、紅海橄欖四種本土紅樹林樹種,40公頃,恢復和保護紅樹林棲息地。 該專案是在VCS的“農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下開發的,是乙個採用國際清潔發展機制方法的植樹造林、再造林和植被恢復(ARR)的單一型別專案。
2021年通過認證碳標準制定與管理組織Verra的審核,成功註冊成為國內首個符合核證碳標準(VCS)和氣候共同體生物多樣性標準(CCB)的紅樹林碳匯專案,也是國內首個成功開發的藍碳碳匯交易專案。 它不僅是我國碳中和程序的探路者,也是深入貫徹國家建立和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重要實踐。
專案主體
“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工程”由山東省青島市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廣東省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協會聯合發起。
專案開發節點
該專案於2019年啟動,2021年6月8日由VCS開發管理機構完成,隨後與北京企業家環保協會簽訂碳減排轉移協議並購買減排量。
專案的碳封存
2015-2020年碳封存量為5880噸,預計2015-2055年碳封存總量將達到16萬噸,年均減碳量4000噸。
專案經濟效益
首批5880噸二氧化碳減排的採購價格為66元噸,同時將向社會籌集780餘元。
專案的價值
湛江紅樹林造林工程通過恢復退化的紅樹林生態系統,提高了森林覆蓋率,改善了植被的質量和數量,改善了專案區的水土環境,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它不僅創造了就業機會,保護了民生,也為緩解民生和生態保護提供了典範。 該項目的成功開發,將把紅樹林生態系統變成一具有吸引力的景觀,促進區域旅遊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紅樹林修復專案的碳匯和生態價值市場化提供典範,對吸引社會資金投資紅樹林專案,促進藍碳交易具有積極意義。 助力碳中和。
更多關於碳達峰、碳中和的資訊,請關注:臨環炭素
紅 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