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龍潮
1984年4月底至5月初,時任吉林大學考古師生在吉林省農安縣左家山出土的“石龍”,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龍形玉石,被譽為“中國第一條玉龍”。
石龍“高44 厘公尺,寬 38 cm, 厚度 11厘公尺,由灰白色細石雕刻而成。 它是原始的,形狀簡單,表面呈淡黃色,頭尾交界處有一條不破的縫隙,中央圓孔較大,頸後孔較小,龍頭上的上口、鼻、眼、耳等器官明顯相同, 嘴向前凸,鼻子較寬,眼睛突出,耳朵凸起。身體蜷縮成乙個圓環,龍的身體樸素樸素,拋光光滑。
據當時帶隊老師陳全嘉回憶,調查結束後,他立即請該校考古專業負責人張忠培先生檢查左家山遺址發現的新材料。 張先生看到後眼睛一亮,興奮地說,這將是新石器時代的重大新發現,他應該立即宣布在第二年進行發掘。 次年春天,陳全佳帶領5名學生對遺址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考古發掘,開闢了16個勘探隊,發掘面積400平方公尺,揭示了一處宅基地、兩處燒土遺跡、20個灰坑,出土了陶器、石器、 和骨器。根據地層關係和遺跡特徵,將左家山遺址發掘遺跡分為早、中、晚期三期、四段,其中第一期。
一、二期遺物屬於左家山低階文化。 根據碳-14測量,左家山低層文化的總年齡約為7500至7000年前。
據研究,紅山文化玉龍的生產年代最早不會超過6200年前,也就是說,在紅山文化玉龍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左家山石龍就已經誕生了,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龍形器皿。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說:“左家山出土的石龍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龍形雕塑,也是中國最早的玉龍,具有很強的原創性,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趙斌福在《關於遼西史前玉器的幾個疑問》一文中推斷:“左家山下層出土的石龍形態比較原始,可能是遼西紅山文化'獸頭玦'(玉豬龍)的祖先, 而紅山文化的龍,是左家山下層文化的龍的進化。 ”
在左家山發現的石龍具有重大的文化意義,受到高度重視,被國家博物館收藏,被指定為一級文物。
從考古發現來看,早期的玉龍經歷了“玉珏、未開獸頭、開獸頭、C形龍”的演化過程。 在殷商時代,創造了甲骨文“龍”,部分書寫手法仍處於蜷縮獸頭的狀態,保留了原有的風格。 目前,我們還沒有見過比左家山石龍更早的玉龍雕刻產品,所以可以說,農安左家山是中國的“龍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