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龍潮
玉豬龍,又稱玉獸玦,是在紅山等地發現的玉器的名稱,被認為是龍的最早原型。 在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數十條玉豬龍,通常背部有一兩個穿孔,似乎是作為裝飾品和繩索佩戴的。 玉豬龍一般被發現,而且完全是標準的規範模型,所以玉豬龍是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距今約6500-5000年,也是中國龍最早的原型。 玉豬龍出土時,多是在墓主的胸前發現的,是社會地位、等級和權力的象徵,是按照一定規格製作的原始“禮器”。 玉豬龍也是迄今為止已知最早的玉龍,極其珍貴,有“中國第一玉龍”的美譽!
遼寧省陵源市牛肥良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玉豬龍,高141 厘公尺,寬 10 厘公尺4厘公尺,是紅山文化中最大、最規則的同類玉石。 身體蜷縮得像個戒指,胖頭大耳朵,圓眼睛皺巴巴的,嘴巴露出獠牙,頭尾的縫隙沒有完全斷開,頭上有圓圓的鑽孔,戴上繩子後就當耳環戴。 豬龍通體拋光,厚實光滑,線條流暢,造型生動。
紅山玉豬龍的普遍特徵:第一,超現實的巨眼。 所見到的紅山玉族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一雙異常圓的眼睛,玉豬龍的眼睛極其誇張。 第二,玉龍家族的另類。 翡翠豬龍,都有長長的鼻子和頂部的皺紋。 第三,器皿圖案的風格差異很大。 紅山文化的玉族有著非常鮮明的風格,那就是以圓潤、曲線變化豐富著稱,很少用稜角作為裝飾。
對於紅山獸壽覺的命名,學術界有乙個不斷重新認識的過程。 20世紀初,遼寧省考古學家孫守道在《三星塔拉紅山文化玉龍考鑑》一文中稱其為“獸形玉雕”,隨後他和郭大順在《論原始文明的起源與遼河流域的龍》中正式將獸頭玦命名為“玉豬龍”, 這主要基於兩個主要理由:一是認為洪山時代已經進入農業文明,豬是農業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二是這件神器整體造型恪悍圓潤,嘴巴位置刻有類似野豬的獠牙。 “玉豬龍”這個名字基本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影響很大,也被社會廣泛使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輔助資料的出現和研究的不斷深化,郭大順認為,將《玉豬龍》稱為“玉熊龍”更為合適。 原因之一是紅山文化時期的祖先多以採集、捕魚和狩獵為生,而熊是紅山人經常見到的野生動物,與其他動物不同,因此熊進入玉形作為崇拜物件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是牛河梁遺址發掘過程中,在女神廟出土了與熊有關的造型器皿,說明熊崇拜已經成為當時洪山先祖動物崇拜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個原因是,玉豬龍的雕刻本身具有熊的更多基本特徵。
無論是玉豬龍還是玉熊龍,都具有圖騰崇拜的起源和文化意義,從5000年前洪山先祖精湛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審美意識中也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