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決肩負起新時代的新文化使命。
文化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章,是新時期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度。 標誌著我們黨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度。**文化思想內涵豐富,思想深刻。 在推進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深刻把握文化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科學體系,自覺貫徹落實到新時代我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個方面和全過程,成為我們紮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根本思想跟進新時代、新征程中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聖人名哲,文物古蹟點綴,古籍豐富厚重,以延安為中心的紅色文化獨樹一幟,具有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獨特優勢。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最好的文化思想,堅決肩負起新時代的新文化使命,充分發揮自身文化資源的獨特文化資源稟賦和深厚的文化積澱,繼續在三琴大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不斷發展、傳承、昇華,加快建設更具引領性、激勵性、供應性、競爭力、影響力更大的文化省,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要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總書記指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和精髓,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靈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動盪中站穩腳跟的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中華文明史上走出來的五千多年。 陝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有責任和必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要堅持保護與傳承、示範與引導並重,保護和振興陝西歷史文化遺產,把文化精髓與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相結合,把活傳統與弘揚傳統、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夯實理論創新的歷史基礎和文化血液。 近年來,陝西不斷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實施了“考古中國”和“中華文明探索工程”等國家考古工程,推進了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園(陝西段)等重大工程建設,建成了四個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推動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提煉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認同,著力保護中華民族文化根基。同時,我們不斷把握時代要求,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形成了“人人崇尚道德,人人努力做道德楷模”的良好氛圍。 “秦仁之星”道德典型宣傳組組織講演1000餘場,藍田“藍曉軒”等基層理論宣傳品牌開展宣傳活動5000餘場,“智丹文明大篷車”“城谷鄉聖人會說話大院”等特色鮮明、卓有成效的經驗和做法得到廣泛推廣。 文化就像水,默默滋潤著事物。 陝西全面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促進文化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了更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要繼續努力,鍛造紅色的靈魂,傳承革命文化。 **在延安的十三年裡,正是黨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走向成熟的十三年,也形成了千年閃耀的延安精神。 2022年10月27日,在黨的二十大閉幕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新成員來到陝西延安,參拜延安革命紀念館。 總書記在悼念過程中強調,延安革命遺址見證了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現代化的光輝歷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陝西擁有不可移動的革命文物1000餘件,可移動的革命文物4萬多件(套),革命紀念館70餘座。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黨建偉大精神和延安精神,弘揚其歷史價值、理論價值和當代價值,為堅持“兩結合”、推動理論創新和普及提供有益的借鑑。 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內涵和時代價值,引導人們從黨的革命歷史中汲取靈感,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 近年來,我省加強保護利用,創新傳播方式,投入300多億元用於革命舊遺址保護、革命紀念場館建設和展示,以及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免費開放,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引領作用,帶動紅色旅遊的發展。 我省成立了“延安精神宣傳團”、“招金精神宣傳團”等宣傳團,開展了校化等“六進”宣傳活動,相繼到全國各地傳教,不斷啟用革命精神的無限生命力,不斷增強革命精神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民群眾精神血液,賦予其新的內涵和精神力量。
要更好地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鑒,文明才能充滿生機。 西漢張騫兩次出訪西域,絲綢之路開創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先河; 唐朝時期,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外國使節,各國使節、商人、學生齊聚長安; 15世紀初,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西遊,到達東南亞多個國家,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肯亞,沿途留下了中國與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好故事。 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廣泛、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只有深化交流、互鑒互鑒,才能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 要根據陝西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中華文明、中國革命、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塔山、秦嶺山、華山等中國地理精神標誌和自然標誌的智財權價值,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根基、增強文化自信方面表現出責任感和貢獻。要守護中華文化根基,突出周、秦漢、唐代的歷史文化印記,積極弘揚觀雪、黃土、秦嶺文化。 要加強古名樹、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保護,做好陝北秦方言、楊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 要把道承載在文中,在文中傳達聲音,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亞五國,推動陝西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區域化、差異化表達,挖掘張遷西使、玄奘西行等文明交流互鑒的故事, 擴大“民族風與秦雲”、“絲綢之路萬里”等對外宣傳品牌影響力和文物外展,組織軒轅黃帝公祭大典、絲路國際藝術節、絲路國際電影節等活動,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我們將以實際行動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思想領先,努力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最優秀的文化思想,加強學習、研究和闡釋,深刻領會其強大的政治訴求、理論滲透性和實踐引領力,自覺承擔起從“國家偉人”的高度,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文化使命。 要堅持以文學鑄魂、以文學傳脈、以文學造民、以文學發展產業、以文學樹立標桿,不斷開創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為陝西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文化條件。
張莉,作者單位:習財經大學)。
*: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