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晶元是完全自主可控的,但這可能意味著它們是自我封閉和落後的!
我們都知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晶元設計、製造及配套電子設計、IP、半導體器件和材料等產業鏈上確實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美國可以利用各種手段限制晶元製造裝置、電子設計、光刻機、智財權等,從而減緩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這是因為中國的很多產業鏈不是自己控制的,必須依賴國外。
於是,就有了“自主開發”的呼聲,自主開發EDA技術,自主製造晶元,自主製造半導體器件,自主開發晶元,自主開發半導體材料,完全自主自主,完全實現國產替代,不再依賴國外技術。
許多人甚至認為,一旦中國擁有完全的自主權和控制權,停止向外國出口商品,外國生產商將受到沉重打擊。 中國是乙個很大的市場,如果失去中國市場,那麼他們的收益將大幅下降。
也有人認為,隨著中國的完全獨立,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將成為中國控制的區域,將更多的製造商帶入鏈條。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瘦弱的。 不是說中國做不了自主研發,如果我們繼續堅持下去,也許有一天我們會實現它。
然而,有了這樣的意識,真的會有明天嗎? 沒有。 著名積體電路科學家魏少軍先生曾經說過,乙個完整的自動控制半導體是乙個自包裝和反向的半導體。
同時,魏少軍也是歐亞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微電子和奈米電子器件領域的領軍人物,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IC設計理論和可配置性,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學會IC設計分會理事長, 所以他有足夠的信心說出這樣的話。所以,他確實有這樣的資本。
其實這裡面的道理並不難理解,因為如今的半導體行業已經是全球化的,很多晶元都是從全球設計到全球生產,再到全球封裝,最後銷往全球,其實大家都屬於同乙個行業,都有乙個共同的標準,產業鏈也是相互支撐的。
而如果是完全自主控制,上下游的區別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本質上,這與這個世界的融合是不相容的,比如你生產晶元,你生產電子產品,在形成這個世界的環境之前,你無法相互配合,所以你會被困在乙個封閉的環境中, 玩弄自己的世界,封閉而落後。
很多人可能會說,是美國拖累了我們,我們是不是應該伸出頭來等美國加入呢? 為了實現真正的全球一體化,必須相互包容。
比如,如果你是EDA大師,我是光刻大師,你是材料大師,我是專利大師,那麼你就是我的對手,我就是你的對手,最後大家必須聯合起來,任何人都不應該試圖坑誰。
所以,我們必須有所突破,我們必須在一些裝備上取得突破,我們必須在一些技術上有所突破,我們必須成為世界的領導者,美國會懲罰我們,我們會獎勵美國,這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根本,當一方有錘子時, 而且不被錘子砸中,他們會砌一堵牆,然後關閉它,然後稱之為自治和控制,你認為這個解釋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