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家長們經常會問:手術後,孩子還應該做**訓練嗎? 我可以在家做嗎**? 還是要去醫院做**訓練才能有好的效果? 因此,常崇旺教授將詳細回答:
腦癱患兒可以配合,在家有專人監督,所以可以選擇居家培訓; 如果沒有條件或孩子的依從性太差,可以選擇去醫院。 因此,家庭或醫院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孩子的配合程度和父母的經濟狀況。
以痙攣性腦癱為例,這類手術後的訓練主要是主動訓練、下肢力量訓練和姿勢訓練,從而糾正患兒長期錯誤的行走姿勢,使其達到正常狀態。
主要的訓練方法有:
1.深蹲訓練。
方法:患者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並進行半蹲(深蹲)。
目的:促進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屈伸。
2.側腿抬高訓練。
方法:讓患者側臥,膝蓋盡可能伸直,一條腿抬起,一條腿抬起,另一條腿放在地上(交替)。
目的:鍛鍊臀部周圍的肌肉。
3.膕繩肌阻力訓練。
方法:將患者置於俯臥位,父母用乙隻手固定髖關節,將沙袋綁在患側小腿上,進行屈伸訓練。
目的:訓練大腿後肌、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頭肌肌肉,收縮的主要功能是屈膝和向後伸展髖關節,以保持膝關節的穩定性。
4.兩點支援培訓。
方法:要求患者採取跪姿,對側(交替)伸展上下肢,訓練應緩慢進行。
目的:練習核心控制。
5.橋(雙橋)訓練。
方法:要求患者將膝蓋彎曲為仰臥位,使小腿垂直於地面。
目的:鍛鍊髖伸肌和豎脊肌的力量。
6.直跪姿勢訓練。
方法:患者盡量垂直於地面跪下。
目的:鍛鍊股四頭肌和股二頭肌。
7.背屈舉重訓練。
方法:要求患者站在患側的凳子上,將沙袋固定在腳背上。
目的:增加橈前肌肌力,提高踝關節的柔韌性和穩定性。
8.平衡板站立重心訓練。
方法:讓患者站在平衡板上(縱向和橫向)。
目的:培養患者轉移重心的能力,提高身體平衡協調能力。
9.單腿跳起來訓練。
方法:患者支撐某物或父母支撐他,一條腿懸空彎曲膝蓋,另一條腿練習反覆跳躍,大腿會感覺到大腿痠痛(交替),控制身體平衡,跳躍動作可以慢一些。
目的:豐富肌肉群,增加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腰部力量,鍛鍊肱三頭肌、腓腸肌、比目魚力量。
10.步態訓練。
方法:將小腳或地面上的直線貼在鏡子上,將沙袋綁在正常小腿上,在患側進行步態訓練,訓練過程中抬高頭部和胸部,注意:腳趾站立,腳後跟到腳趾走路。
目的:糾正異常行走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