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9日電(記者王磊)參觀登台山“第五條道路”,跟隨電力工人巡線。
新華社記者 陳國鋒.
每個人都踩在我的腳印上,然後走路! 春節前夕,泰山東麓的山林被積雪覆蓋,四名電力線工人在雪地裡挺身而出,向山上走來走去。領頭人張愛國試了試腳下的路,吩咐身後的三個年輕工人注意安全。
這是一條通往泰山天門的道路,但外人卻鮮為人知。 遊客攀登泰山有四條道路,分別是紅門路、天外村路、桃花峪路和東皇路。 電力工人走了一條“隱蔽的道路”——一條 35,000 伏天線巡邏路,一條步行 41 年的巡邏路。
上世紀80年代初,泰山上只有一條萬伏的線路為照明裝置供電。 隨著泰山遊客數量的增長,迫切需要建設一條旅遊索道,迫切需要建設一條從山腳下到山頂的35000伏輸電線路。 但是,架設的線路不能影響自然景觀,道路風險已成為線路的方式。
1983年,海拔847公尺的35000伏中天門變電站正式投產,成為山東省海拔最高的變電站,輸電線路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91基極塔。 由於台山有中型天線,所以一直有線路工。 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巡線,走出了泰山的“第五道”。
臨近春節,記者跟隨國網山東泰安供電公司輸檢中心輸檢中心踏上了這條巡邏線。 “平時每個月一次,特殊的日子要加密頻率,春節過後會有很多遊客上山祈禱,所以節前要檢查一次就放心了。 班長張愛國說。
從輸檢中心驅車前往泰山腳下的羅漢雅村,沒有前路可走。 檢查車停在路邊,大家提著巡邏工具箱走到爬坡點。
抬頭望著眼前的山坡,記者忍不住問道:山上下雪了,有路嗎? 張愛國笑著說,這條小路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路,來來去去——春天還好,夏天就長滿了雜草藤蔓; 秋天,道路從草叢中“爬”出來,“挖”進落葉中; 冬天一下雪,所有的痕跡都會再次被“抹去”。
雪后巡邏線路的路已經認不出來了,在記者眼裡,可謂是嚇人。 但張愛國卻是一閃而過,輕而易舉地動了起來。 他已經走在這條路上32年了,憑藉自己積累的經驗,他可以準確地找到它的發展方向。
路在**腳下,更是在他心裡。 和他一起旅行的年輕巡線員馬文辰是張愛國的徒弟,他已經和這條路打交道了11年。
這條路有多難? 張愛國十指交叉,說了一串數字:從泰山腳下到直線最高點的距離不到8公里,但山體起伏不定,每向前延伸一公里,高度就會上公升100多公尺。 要走完這條路,需要經過35片樹林灌木,46個30度以上的陡坡,以及無數的山脊、深溝、青石山丘,往返至少5個小時。
每次到達基塔時,都要仔細檢查電線是否有安全隱患,接地螺絲是否鬆動,絕緣子是否損壞,避雷電纜的接地是否完好。 在巡線時,張愛國總是帶著望遠鏡在塔頂觀察情況。 但馬文辰更喜歡駕駛無人機。
乙個多小時後,巡線人員來到了75號塔前的一塊平坦的空地。 張愛國把望遠鏡遞給年紀最小的李晨旭,教她辨別塔上各部件的執行狀態。 在這個入職不到兩年的年輕女孩眼中,一切都很新鮮。
我喜歡到戶外巡線,頭頂藍天,腳下大地,立志做新時代台山電力的“寀山者”。 李晨旭是泰安供電公司第一位選擇自己工作第一站的女員工,在輸電執行巡檢中心,現在是輸電智慧型巡檢類監控中心的負責人。
將其餘的線路留給無人機。 下雪後路面濕滑,為了安全起見,一行人決定不再往上走。 馬文辰熟練地駕駛著無人機,線路的每一段,每一座基塔都有全景。 沒過多久,無人機就完成了巡邏工作,並拍攝了每個基塔的關鍵部位。
今天的線路巡邏與過去大不相同。 馬文辰表示,他們利用無人機、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視覺化監控裝置,代替人工巡檢傳輸通道,用無人機代替人工巡檢線路。
當巡邏工作結束並返回檢查車時,太陽已經消失在泰山西側,泰山被燈光淹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