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莽致力於、比較和超越,談論如何應對外國文化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23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談三點。

中國和中國人今天面臨的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就是“投入”。 我所說的“奉獻”,是指從靜止無常、無所事事的烏托邦式花言巧語狀態,投身於國際社會不斷變化的時代潮流,進入國際社會的中心做點什麼。 這種開放是中國人從未有過的。 我們民族一向趨於保守,哪怕像“漢唐盛朝”那樣,也只是不排斥外來的東西,或者有選擇地吸收外來的東西,而是從不“投資”,從不採取積極參與外部世界的態度,從不把外來文化本身當回事。 中國人之所以有興趣與外國人打交道,不是為了在與外界的交往中獲得任何利益和發展,而只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和自給自足。 這種展示其實是一種虧,就像鄉下人招待客人、送禮談排場一樣,只是一種“面子”好看而已。 有人認為,中國曾經是開放的,只封閉了近兩百年。 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觀點。 中國的封閉不是幾次失敗的結果,而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徵之一,在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長城。

實際的長城早已被打破,但心理上的長城從未被打破。 除了與愛國主義的狹隘理解密不可分之外,還與中國傳統的出身論、忠於君主的思想和崗昌的倫理相融合,成為中華民族集體無意識的象徵。 每個中國人都用長城來代表民族傳統的偉大,“破長城”被視為民族恥辱,“毀了我的長城”是**。 我們今天能否從客觀的角度反思我們從未懷疑過的想法?

長城曾經是民族的驕傲,但在某個時代,它可以成為民族的枷鎖。 今天,隨著航空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它只能成為紀念品和裝飾品,但心理長城卻束縛了我們民族的手腳,讓我們在國際投資的前景面前畏縮不前。

毋庸置疑,沒有投資就談不上現代化。 真正的奉獻就是奉獻。 目前,很多人擔心,如果我們投身於國際社會的時代潮流,會不會失去我們的民族特色? 我提出以下反駁:

1.民族認同不是永久的。 我們順應時代潮流,正是為了鍛造我們朝氣蓬勃、進步向上、而不是遲鈍停滯不前的新民族特色。 如果乙個時代不能給乙個民族的特徵增添新的東西,那麼這個時代就是這個民族衰落和衰落的象徵。

2.民族特色不是想保持就能保持的,想放棄也可以放棄。 有多少華裔美國人,比如物理學家楊振寧、李宗道,在生活中和西方人沒什麼區別,他們說話還是用漢式說話的; 很多城市都搞過“古街”,但並沒有讓人“簡單而簡單”。 多愁善感和一廂情願是不行的。

3.乙個說自己加入國際社會就會失去民族特色的人,就是對這個民族特色太不自信了,或者說,他眼裡的民族特色恰好是一件軟弱、軟弱、無可救藥的東西。 不如讓這種經不起時代考驗的民族特色,盡快丟掉。 應該保留的是民族傳統中可以在新時代振興的強大東西。

4.而這只能通過與國際社會的接觸來實現。 一方面,民族傳統中強大的東西只能在投資中檢驗。 今天,很多人傾向於抽象地談論儒家和道家的“理性因素”,而忽略了許多“理性因素”早已被現實和時代拋棄的事實,實在是迂腐。 另一方面,投資為這些強大的事物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它壓制了傳統中那些腐朽的東西,使它們不會起到阻礙傳統中重要事物的作用; 它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傳統的真正價值。 即使是名勝古蹟,也只能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真正重視; 從過時的角度來看,秦瓦和漢瓦只配備了乙個豬圈。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乙個結論:凡是真心想發揚民族優良傳統的人,只有在全面開放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吸收外國文化的精華,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相反,那些閉門造車地抓住缺陷的人,注定要繼承固有文化的糟粕,成為時代的絆腳石。

那麼,如何參與其中呢? 技術引進是投資,留學是投資,體制改革是投資,但是如果沒有對最根本的投資,即文化心理投資,這一切都會扭曲和變形。 中國100多年的歷史說明了這一點。 所謂文化心理投資,就是要了解和熟悉西方。 作為中國人,我們的腦海中必須始終有兩個參照系,即中國和西方:不僅要用中國人的眼光看西方,還要用西方人的眼光看自己。 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自我意識”。

要了解西方,形成西方參照系,不僅要了解西方的現代社會,還要了解西方的歷史和傳統。 雖然中國人不了解自己的歷史,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文化,但他畢竟在中國長大,日常生活和語言都滲透著歷史; 但是,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只能從歷史和文化史入手,而對西方文化最集中的反映是西方哲學史。 過去,我們傾向於片面地從政治史和階級鬥爭史的角度來考察西方哲學史,後來又有人提出從人類認識史和範疇發展史的角度來考察西方哲學史。 我也主張把哲學史看作是範疇演變的歷史,但現在我覺得有必要補充一點,西方哲學作為乙個整體的發展,也應該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考察。 必須有一種文化哲學的方法,即考察乙個時代的文化的一般趨勢,它在一般人性等級中的地位或發展階段,它在宗教、道德、法律、藝術和科學領域的表現,以及它在哲學中的集中反映。 即從人的哲學的高度出發,研究人性在歷史中的演變,以期建立“哲學史哲學”和“文化史哲學”。 它探討了諸如西方文化為什麼會崩潰? 其根本依據是什麼? 西方人性異化的必然性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文化幾千年來始終如一? 為什麼中國沒有真正的“文藝復興”,只有倒退? 從範疇演化的角度來看,如何表達這兩種不同的運動規律和發展模式?

顯然,無論是文化史哲學還是哲學史哲學,都不可能沒有它來比較中西。 因此,我們必須談談“比較”。 近年來,中國和西方的比較一直是乙個非常熱門的話題。 比較中西哲學、藝術、文化的文章很多,但至今還沒有有大型的專著有價值。 主要問題是這很困難。 難點有三:對中華文化的整體把握; 全面掌握西方文化; 掌握比較方法的性質、目的、功能和地位。 當代中國不是乙個學者的時代,在未來的十年或幾十年裡,似乎不太可能沒有乙個真正研究過中國和西方,並得到雙方無條件承認的學者。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乙個調整中國文化和學術步伐、決定未來幾百年大方向的關鍵時代。 擺在我們面前的中心任務,不是要對中西文化的比較作出全面深入的結論,而是要確定一種比較的方法。 那麼,中西文化的比較方法是什麼,或者說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呢?

比較法本身本來就是一種經驗法,是一種不完全的歸納法,如類比推理,它包含著比較法。 亞里斯多德舉了乙個例子:雅典與底比斯作戰是一件壞事嗎? 首先要提一下底比斯人和方廷人都在戰鬥中被擊敗的事實,這是一件壞事;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與鄰國的所有戰爭都是糟糕的; 既然雅典人和底比斯人之間的戰爭也是一場鄰國戰爭,那一定也是壞事。 亞里斯多德並不認為這種方法是嚴格的邏輯推理,而是稱其為“言語的歸納類比”,其目的只是為了讓人們相信除了“假設”之外沒有因果必然性。 在中國,類比推理一直是中國傳統學術的主要方法,而陰陽五行、天人歸納、“練氣智平”等各種經典理論都是基於直觀的類比。 比較法的這種原始形式,作為一種有目的地收集資訊、區分型別、指出進一步研究方向的手段,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但終究需要改進。 當下,學術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無用的比較,使用兩個彼此無關、只是表面上相似的人物或理論,被從歷史中割裂出來,相互比較,或是為了好奇,也是為了滿足某種民族的傲慢, 這沒有理論意義,並且破壞了比較研究的聲譽。

歷史和理論的結合對黑格爾來說做得更好。 雖然他的歷史哲學、哲學史、美學史、精神現象學等講演有許多牽強附會的東西,但總的傾向是正確的,即邏輯被滲透到歷史的描述中,在邏輯的演進中,體現出一種偉大的歷史感。 邏輯的東西同歷史的東西是一致的,這一點,已經得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充分肯定。 這不是黑格爾憑空發明的主觀方法,而是反映了歷史偶然現象背後隱藏著必然規律和普遍共性固有的客觀事實。 我相信,正是這一事實構成了一切可比的基礎。 不管比較如何,比較兩個不同的東西就是在不經意間承認了這個事實。 黑格爾是第乙個這樣說的人(以理想主義的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西文化的比較使問題變得明顯。 中西文化的可比性是建立在歷史邏輯的一致性之上的,即要從同一人性發展的兩種不同形式的全域性來看中西文化的歷史發展,從兩種不同“規律”的比較出發,探究人性結構中的不同“層次”。 因此,要有一種超越中西文化侷限的人性觀,即一種哲學的人類觀。 那麼,如何“超越”呢?

近年來,哲學界的中青年學者之間發生了一場有意義的辯論。 有人認為,現代西方哲學遠遠領先於我們,我們絞盡腦汁沉思的一些問題,在西方已經解決了,而我們甚至沒有想到西方人現在正在考慮的問題。 因此,當前哲學界的首要任務是引進一大批國外學者進行翻譯,他們應該誠實地向西方學習,而不是自己想出乙個巧妙的理論體系,以免重複工作和浪費精力。 另一組人認為,翻譯、介紹和學習都是必要的,但應該基於自己的反思; 哲學本質上不是學來的,而是人生的體驗和人格的昇華; 消化外來思想與引進外來思想同樣重要,經濟落後的中國在哲學上不一定如此落後,中國人近幾十年來的生活經歷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如此巨大的時代差異(相當於從中世紀跳入資訊社會)可能會產生高水平的哲學。

在我看來,後一種觀點大致可以包括前者的觀點。 我們引進和學習外來事物,最終目的就是超越,不僅要超越西方,而且要超越中國,這才是真正“哲學”的本質,也是哲學家與“哲學家的工匠”的根本區別。 哲學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藝術,真正的藝術總是普遍的、超驗的和純粹的個人的。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爭論哲學上應該提倡西方中心主義還是種族導向理論,我們應該提倡“個性理論”和“百花齊放”。 當然,如果你想超越,哲學不是可以超越的東西。 個性不是固執的,而是超越自我的結果。 為了突破自我的侷限,提公升自我的境界,就必須向一切可能性敞開自我,不帶偏見地考察、審視、研究、吸收一切被人類認定為精神財富的事物,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構建新的思想體系。

當代有三大思潮,一是馬克思主義,二是現象學,二是科學哲學。 要真正深入了解它,就不可能沒有西方哲學和文化史的知識。 那些渴望超越的人,必須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

要投資,我們必須比較,要比較,我們必須超越,要超越,我們必須投資。

投入是比較的前提,比較是超越的前提,超越是更好的投資的前提。

投入是比較,比較是超越,超越是真正的投資。 ▇

閱讀為未來鋪平道路

相關問題答案

    鄧小莽:民主需要培養

    近日,初中一年級學生雷夢佳被同學投票 送死 的事件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誰應該為女孩的死負責的問題。但我想到的是,民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實踐的東西,它需要一種行為訓練,最終是一種道德訓練。如果你問,什麼是民主?民主是公民意志的體現,沒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但首先必須澄清兩個問題 誰是公民?...

    鄧小芒:存在主義,還是莊禪境界?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分不清存在主義與莊子 禪宗的區別,原本以為這只是世紀年代西方思想大量湧入時不可避免的混淆,但仔細閱讀謝誌熙先生的 生命的持久 一書 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 人民文學出版社, 發現,這個問題自世紀年代以來就相當普遍。當然,謝先生本人對存在主義的推理有著相當專業的理解,也常常有著令人...

    鄧小莽,新批評與時代精神

    在知識文化界,關於 人文精神 的討論在前兩年一度非常熱鬧,但現在又趨於低迷。就像中國的各種 熱潮 一樣,這似乎只是又一輪時尚。我在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從人們曾經如此認真辯論的話題中,始終孕育出真正深刻而持久的東西,從學術和理論界沉澱出來,甚至形成真正體現 時代精神 的哲學,這樣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水...

    鄧小莽,揭開史前藝術的奧秘,讀易仲天的《藝術人類學》

    現代人類學家和藝術學者很少談論人類文化和藝術現象,這些現象不會追溯到遙遠的史前藝術。這種 遙遠 不僅指時間的年代,更指文明的陌生。現代印第安人 布須曼人和玻里尼西亞人給今天的研究人員帶來了與考古發現相同的古代回聲,這讓人們產生了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想要深入研究史前藝術和文化的奧秘。但是由於各...

    鄧曉芒:在西方哲學翻譯中解讀魏卓敏先生的文化主張

    首位發表於 跨越中西文化的巨人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年。摘自 徘徊在思想的茂密森林 重慶大學出版社,年版。 我在讀研究生時接觸到魏先生翻譯的古典哲學,特別是康德的哲學。年代初,為了完成 德國古典哲學 課程,為攻讀碩士學位做準備,我閱讀了康德的 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一種解釋 和康德的 判斷力批判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