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類學家和藝術學者很少談論人類文化和藝術現象,這些現象不會追溯到遙遠的史前藝術。 這種“遙遠”不僅指時間的年代,更指文明的陌生。 現代印第安人、布須曼人和玻里尼西亞人給今天的研究人員帶來了與考古發現相同的古代回聲,這讓人們產生了深深的困惑和好奇,不由自主地想要深入研究史前藝術和文化的奧秘。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過去由於資訊匱乏,今天由於方法的過時——這個謎團一直籠罩在迷霧中。
易仲天先生最近出版的《藝術人類學》一書在國內外眾多同類作品中獨樹一幟。 它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是,作者首次表明史前藝術的奧秘,不僅僅包裹在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史前人類轉瞬即逝的思緒中,也不僅僅是被無聲的石斧、陶罐、洞窟壁畫所包圍,更是沉睡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是我們自己的奧秘, 一般意義上的“藝術”的奧秘,即“人”的奧秘,史前藝術的陌生性,無非是我們自己潛在和被遺忘的本質力量的陌生性。
這樣一來,該書在引用現代人類學家發現和整理的大量考古學和民族誌資料時,就有乙個完全不同於實證研究的前提,即對藝術本質和人本質的哲學思考。 作者提出,本書的任務是“實現對藝術本質的人類學復辟”,以避免“被迷人而神奇的世界所迷惑,在我們的作品中只留下一種狂野而奇怪的氛圍”。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項比實證田野調查更艱鉅的任務,而且往往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 當今審美、藝術、人類學研究的大趨勢是轉向實證材料的呈現和收集,“形上學研究”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過時的、“迂腐的”。 這股實證之風在20世紀從西方吹來,與中國傳統文獻研究不謀而合。
但是,“乙個民族一時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恩格斯),拒絕哲學的結果只能是盲目追隨更差的哲學。 其實,問題不在於某種哲學思想是否應該在實證研究中落實,而在於什麼樣的哲學才能真正始終如一地指導我們的實證研究。 許多關於文化人類學的著作,例如:博阿斯的《原始藝術》、卡西爾的《論人》、弗雷澤的《金枝》。事實上,他們已經應用了相當高層次的哲學理論框架,但我們仍然覺得,這些理論框架與我們個人的存在經驗無關,而只是用來把握那個遙遠時代的某些事實的工具。
本書從我們自己的存在經驗出發,進入具體材料與先驗思辨之間的廣闊空間,這使得本書中對史前藝術的描述被排除在外文筆生動,體驗真實此外,還增加了一種哲學的深刻性。當我們感到新鮮和好奇,然後感到疲倦甚至窒息時,我們被近年來出版的大量關於原始藝術和原始文化的書籍中令人眼花繚亂的實證材料所累,甚至窒息,但這本書卻給了我們乙個完整、具體而又空靈的結構,為我們提供了反思和反思的空間。
在這裡,你絕不是乙個冷漠的旁觀者,不是研究“原始思維”或“野思亂想”的專家; 你會在史前人類的藝術活動和生存活動中發現自己心靈的“原始”結構; 有了這種內在結構,你會恍然大悟,原來那些乍一看似不懂、迷茫莫測的“野蠻”現象,其實是那麼的親密和動人,你會覺得自己彷彿成了那些單純、天真、聰明卻又樸實無華的“自然人”中的一員,彷彿剛剛走出動物王國的黑暗王國,踏入了人類的光明時代。
第一版目錄。 作者指出,人類心靈的這種共同結構,這種總是向人類展示無限可能性的光的來源,就是人”。自我肯定“結構。 人類和動物的心理本質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動物不會在物體上證明自己人必須在乙個物體上證明自己,所以他必須占有這個物體,改變這個物體,並把他的意志印在上面,使它成為“他自己的”物體。這種活動不僅僅是人的“遊戲”或“巫術”活動,而是人的生存,人作為人的生存,注定了“為了生存而不斷探索,不斷改變現實,不斷改造環境”。 失去這種結構的“人”不再是人,而是乙個物體或動物。
但是,在“非我”的客體中肯定自我,絕不是人的自然本性,而是人的自由意志活動,是與自然本性相悖的“原罪”。 所謂原罪,就是褻瀆自然,破壞自然和諧,甚至挑戰人的自然狀態。 紋身和鼻子穿孔是痛苦的,原始的舞蹈將人們推向能量耗盡和飢餓的邊緣,祭壇上的祭品壓抑了對死亡的本能恐懼。 為什麼會這樣? 正如亞當和夏娃對伊甸園的背叛是第乙個將他們從動物轉化出來的人一樣,自然物體的轉變,包括他們自然的身體和本能本性的轉變,恰恰是為了表明他們是完全不同於自然物體的存在,人類的自由精神必須努力擺脫自然的沉重外殼。
圖騰和神話,巫術和儀式,以及由此產生的建築、雕刻、舞蹈、繪畫和**,都是人與人之間為了確認自己是人類而反抗自然的“陰謀”。 在原始人的意識中與自然的表面上的和諧,在褻瀆自然之後向自然請求寬恕的和解姿態,只是一種“有意識的自欺欺人”或尚未實現的“理性狡猾”的表現; 但從本質上講,原罪必然會帶來人與自然的**與對立,墮落的痛苦,道德的墮落,死亡,血淚,暴力與欺詐——同時也會帶來人的覺醒和自由意識的覺醒。
正如原始人對自然界的天真小把戲已經包含了通向文明社會苦難之路的種子一樣,在史前人類偷竊禁果的那一刻(儘管是數百萬年的“時刻”),現代人對研究心靈奧秘的極大興趣難道不是回歸自我知識的強烈願望的表現嗎?
宣告:文章及**均來自網路,除特別註明外,均非原創,僅供學習交流之用。 版權歸作者及相關出版人所有。 如果您的權益受到侵犯,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