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在2024年錯失100萬輛的產銷量規模後,2024年銷量再次下滑至僅64萬輛,較2024年減少10萬輛,一夜之間回落至2024年。
回顧廣汽本田的2024年,豪華品牌謳歌在中國正式生產,而本田的兩大全球戰略車型浩盈和星格,目前還未發布。
廣汽本田在2024年達到80輛的峰值銷量89萬輛未能實現2024年設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標,隨後停止了持續多年的銷量增長,並在2024年再次被阻擋在百萬輛規模之前。
2024年是廣汽本田產品的重要一年,雅閣、豪鷹、濱智等新一代車型的加入,中國市場銷量快速增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建設計畫年產能24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專用工廠,同時推動奧德賽等車型向海外市場出口。
不過,根據廣汽本田公布的銷量資料,2024年只有雅閣、豪鷹、星歌等三款車型月均銷量超過1萬輛,年累計銷量分別為17輛120,000臺,13臺280,000 和 13020,000 臺。
本田在全球市場的戰略車型是雅閣、CR-V和思域,在北美市場遙遙領先。
廣汽本田不再是曾經只有一款車型的熱銷車企。
雅閣加與CR-V同源、與思域同款風格的豪鷹三款代表車型,組成了廣汽本田最強團隊。
廣汽本田未來或許無法實現百萬產銷規模,但讓三大車型成為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或許是廣汽本田應該堅定不移的唯一目標。
與擁有豐富全球車型的大眾、豐田不同,對於本田來說,無論是加速推出面向中國市場的專屬車型,還是新能源汽車,都無法匹敵,保持小巧美觀的精緻或許是其應有的追求。
與豐田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以及普拉多、雷克薩斯相比,本田已經無法與之抗衡,但與已經淪為僅依靠兩代飛逸支援支援的東風相比,它還是有更多的機會。
當廣汽本田只剩下三輛車時,它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
作為中高階轎車市場的常青樹,即使面對廣汽豐田凱美瑞換代降價的衝擊和自主新能源汽車跨界上行的衝擊,新雅閣的市場表現也超越了大眾邁騰和帕薩特。
2024年插電式混合動力雅閣的推出,浪費了廣汽本田太多的精力,也算是一次難得的嘗試,而2024年的改款公升級,會讓雅閣再次上市,這或許是本田新戰略在中國市場的正式落地。
計畫產能24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將於2024年投產,初期產能12萬輛,搭載E:NP2和廣汽埃安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將陸續投產,助力廣汽本田實現發動機動力產品矩陣全能。
堅守雅閣、豪鷹、星格三大戰略車型月產1萬輛的底線,同步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普及,再加上純電動汽車的小嘗試,廣汽本田的2024年,即使保持60萬輛的規模,也有望活得比大多數其他車企好。
擺在廣汽本田面前的還有更大的機會,那就是海外市場。
在自主品牌集體海外擴張勢頭強勁的背景下,本田已經關閉了工廠,縮小了其在全球的戰線,這意味著這些市場將從本地生產轉向海外**。
憑藉多年的製造經驗和強大的成本控制,謳歌豪華車認證的生產質量控制,加上雄厚的生產能力和便捷的物流體系,海外市場應該是廣汽本田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在接手本田在中國的出口製造基地後,廣汽本田不僅瞄準了日本市場,還瞄準了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市場和歐洲市場。
開放股權比例政策已經落實,廣汽集團與本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組建新的合資企業,實現“全球本田光本製造”的行業故事,已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的超大規模就像是合資車企的死亡**,他們已經忘記了對產銷百萬輛規模的追求,最終以失敗告終,比如福特、現代和標緻等車企正在重新定位中國市場,不再追求百萬輛的規模。
在三菱退市、馬自達沉沒、日產邊緣化之後,本田應該知道,在中國市場撐不起大眾、通用的規模,甚至不得不放棄“日系汽車中國市場代言人”的稱號。
大眾不是應該追求的目標,豐田的潛力也無法與它相提並論,銷量規模回到2024年的廣汽本田,正在撥開迷霧,看到眼前無奈的現實,卻能重新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無敵之路。
當廣汽本田在中國市場只剩下三款主流戰略車型時,或許正是廣汽本田重新崛起的時刻,這才是本田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