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福利,歡迎留言互動,2月16日前,平台從留言中隨機抽取2位讀者,即可收到本期推薦的一本好書!
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全球經濟神話
由渡邊武(Takeshi Watanabe)撰寫。
裴桂芬譯。
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介紹
這是一本研究當前全球通貨膨脹的專業書籍。
作者闢謠了經濟學家和央行的誤判,指出全球物價突然上漲的根源不是俄烏衝突,而是疫情帶來的正規化轉變。 通過分析歐美、日本應對通脹的政策措施,解釋了為什麼傳統的物價穩定工具無效,以及央行的侷限性如何導致它們無法應對新的通貨膨脹,揭示了日本和其他國家面臨的巨大挑戰。
本書從消費者行為變異、勞動行為變異、企業行為變異三個方面分析了全球經濟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及其深遠影響。 作者強調,新體系正在形成並深刻地改變全球經濟的動態。 在這個關鍵時刻,企業和消費者如何應對以及他們如何做出選擇至關重要。 飽受長期通貨緊縮和嚴重通貨膨脹“兩病”困擾的日本,需要找到一種特殊的處方。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看待全球經濟發展和全球通脹的新視角,也為中國穩定經濟增長、防止通脹和通貨緊縮提供了重要參考。 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企業家、經濟學家和研究人員、投資者和消費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有用的靈感。
關於作者
[日] 渡邊沼
他是日本知名學者,擁有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系,現任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 他曾在日本銀行工作,並曾是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的教授。 他是日本價格理論研究的領導者,被譽為日本價格理論和實證研究的第一人。
關於譯者
裴桂芬
教育部國家和地區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經濟學博士。 1983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8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他曾在東京大學經濟學院、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創價大學、加拿大UNBC和堪薩斯大學經濟系工作。 彼亦為中國日本研究會、日本全國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世界經濟學會、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中美經濟學會理事。 主持國家級社會科學**青年專案1項,重點專案1項; 出版專著6部,譯文1部,在《世界經濟》《日本雜誌》《求實》《*經濟研究》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中日英文文章50餘篇。
目錄
第1章 世界為何進入通貨膨脹時代? - 重大誤會和兩個謎團
全球通脹即將到來。
通貨膨脹的原因不是俄烏衝突。
通貨膨脹的真正罪魁禍首是疫情的蔓延嗎?
更大更深的謎團。
經濟執行機制正在發生變化。
第2章:疫情如何愚弄全球經濟和經濟學家
人為的災難和天災。
什麼帶來了經濟損失——經濟學家的誤讀。
資訊和恐懼正在全球傳播。
通貨膨脹終於來了。
第三章 全球通脹是疫情的“後遺症”
世界正在發生變化。
* 銀行如何抑制通脹。
被現代價格理論忽視的因素。
“經濟服務化”趨勢的逆轉 - 消費者行為的變化。
沒有回到工作場所 - 工人的行為不同。
去全球化 – 企業行為的變化。
3 後遺症”。
第四章 “兩弊”的折磨——慢性通貨緊縮+急性通貨緊縮
日本被拋在了後面。
通貨緊縮是一種“慢性病”。
為什麼通貨緊縮在日本如此根深蒂固。
變化的跡象和兩個場景。
第5章:世界各國如何應對通貨膨脹
歐美最好的銀行面臨的矛盾和侷限性。
對“工資-價格螺旋式上公升”和“工資凍結”的擔憂。
日式工資-價格螺旋模型。
引用。 精彩的書籍摘錄
譯者前言
2023年初,全球通脹飆公升,我接到中信出版社邀請,翻譯《通脹還是通貨緊縮:全球經濟的迷思》。
日本學者渡邊武(Takeu Watanabe)教授所著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全球經濟的神話》(Inflation, or Deflation: The Myth of the Global Economy)是日本講談社現代新書系列中的一本“口袋書”。 1982年從東京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後,渡邊教授在日本銀行(Bank of Japan)工作,先後在日本銀行業務部、徵信局和調查統計局工作。 他於1991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並於1992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自1999年起在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工作,2011年被任命為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經濟學研究科和經濟學院教授,2019年至2021年被任命為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生院院長兼經濟學主任。 2013年,渡邊教授使用POS(零售終端資訊管理系統)機器資料和購物資料來衡量構成日本CPI(消費者指數)的600種產品的變化,重點關注單個產品變化與整體CPI之間的關係。 該指數具有閃光性,利用資訊科技來描繪經濟活動的微妙變化,可以彌補**統計的滯後性,被稱為“另類資料”。 在本書中,作者將用這些資料製作的圖表稱為“渡邊圖”。 除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外,渡邊還參與了**部門的工作,自2018年起擔任內閣官房統計改革推進委員會委員,總務省統計研究與培訓研究所客座教授,自2020年起擔任財政制度審查委員會委員。
渡邊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貨幣政策和價格。 鑑於他對日本價格研究領域和價格統計實踐的貢獻,他被稱為“日本價格研究的第一人”或“日本價格統計的第一人”。 疫情爆發後的通脹趨勢問題,一直是經濟學家和央行政策制定者關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在這種疫情初期物價下跌、一度引發通貨緊縮擔憂的氛圍下,渡邊在2020年提出了疫情會導致通貨膨脹的想法。 不幸的是,統計資料遲遲無法證實這一觀點。 直到一年後的2021年春天,歐美的價格才出現**。 本書講述了作者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研究通脹趨勢的心理歷程,包括一開始提出完全不同觀點的自信、等待統計的忐忑、對自己錯誤預測的反思、邏輯假設的審慎和證實假設的堅持。 這就是“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全球經濟神話”! 這本書圍繞著當前通貨膨脹和日本物價“異常”的兩個謎團展開。 這兩個謎團是當前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應對。 日本物價的“反常”是指在主要國家物價上漲的背景下,日本長期通貨緊縮和嚴重物價並存,這增加了日本物價問題的複雜性。 誰是歐美國家通貨膨脹的“罪魁禍首”?關於當前通貨膨脹的原因,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是率先指出,通脹的原因不是俄烏衝突,關鍵證據是通脹在俄烏衝突之前就已經發生了。 例如,全球主要國家的智庫和金融機構專家早在2021年春季就開始上調2022年的通脹預期,比俄烏衝突爆發早了整整一年。 當然,俄烏衝突的爆發也確實推動了通貨膨脹,2022年3月美國的預期通貨膨脹率比2月份增加了14個百分點,歐元區增長1個百分點8個百分點。 二是關於新冠疫情與通貨膨脹的關係,這也是本書的核心。 在疫情初期,經濟學家和央行政策制定者擔心世界會陷入全球通貨緊縮陷阱。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新冠疫情感染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防疫措施開始生效,疫情進入相對穩定期,經濟開始重啟之際,通脹突然襲擊了早已習慣了低通脹的世界! 因此,它已成為乙個難以解開的謎團。 作者總是提出與周圍人不同的獨特觀點。 在疫情初期,當物價下跌時,經濟學家和央行政策制定者認為邏輯是“新冠疫情=蕭條=通貨緊縮”,即使在2021年春季物價出現跡象時,“暫時性”通脹的想法也佔了上風,並沒有引起央行政策制定者的注意。 在此背景下,筆者提出疫情可能引發通脹(《東洋經濟週刊》,2020年5月29日),這是針對100年前西班牙流感帶來的勞動力市場緊張和實際工資而提出的,但事實是,新冠疫情在死亡規模上與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有很大不同, 死者的年齡結構和經濟發展階段,不會因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產生重大影響**。這使作者反思並尋找更有力的其他證據;在2020年7月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組織的公開線上討論中,IMF設計了乙個場景,即大流行造成的健康損害導致經濟損失,即新冠疫情導致死亡並降低GDP(國內生產總值)水平。 作者認為,如果這種情況是正確的,那麼該國的健康損害越大,經濟損失就越大。 然而,已經證實健康損害與經濟損失之間沒有直接聯絡,例如美國有 1,493 人死亡,日本有 54 人死亡,美國 GDP 下降了 6%83%,日本下降596%,美日健康損害差距是28倍,經濟損失差距可以忽略不計! 針對健康損害和經濟損失之間的不對稱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認為,正是新冠病毒疫情的經濟衝擊通過**或金融渠道蔓延到世界。 作者再次表明,COVID衝擊不會像雷曼兄弟那樣對整個世界產生負面影響,面對面服務消費的下降也不會蔓延到其他國家。 進一步思考的結果是,作者提出了乙個假設,即資訊掌握理論,病毒資訊傳播的溢位在各國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該假設的邏輯路線是疫情資訊傳播——控制措施——經濟主體的行為變異,即疫情資訊的廣泛及時傳播, 而控制措施的採取,將導致各種經濟主體的行為變化。經濟主體的行為變化會改變市場供求關係並影響最重要的變化嗎? 第三,針對上述假設,作者從兩條路徑系統地驗證了它們。 一種途徑是通過智慧型手機定位系統收集日本消費者休息日和工作日的手機位置資訊,發現消費者在休息日減少外出,增加在家時間,這意味著消費者減少了對服務的消費,增加了對商品的消費; 工人在工作日花在辦公室和工位的時間減少,試圖解釋自願辭職或提前退休導致的非勞動力增加。 這種現象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正在發生,消費者和工人的行為發生了“同步”變化。 針對疫情後居民外出的具體原因,筆者發現,疫情期間外出總體減少約50%,防控措施發布後減少外出的比例不到10%,其餘40%左右為收到疫情資訊並主動減少外出的居民。 本書將這種效應稱為資訊效用,並確認控制強度與經濟損失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 另一種方式是利用歐美國家的統計資料來確認各種經濟主體行為變化的影響,首先,驗證消費者從服務消費轉向商品消費的現實,以及2020年後商品消費在持續下降趨勢下的突然激增。 需求的“突然”和“同步”轉變導致了商品和產品的供應短缺,而服務產品的剛性導致需求下降並沒有導致顯著減少,這兩者共同導致了當前的通貨膨脹。 其次,驗證了無法再返回工作場所的工人的行為變異。 2020 年 4 月,美國非勞動力人口激增,從大流行前的 9500 萬激增至 14億人,雖然自那時以來有所下降,但仍比疫情前多了500萬左右。 作者認為,儘管美國在家工作,但如此多的人離開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最後是企業的去全球化行為,主要表現在世界趨勢上。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球GDP佔比最大的比例持續上公升,一直存在猶豫不決的局面。 因此,筆者認為,疫情後通脹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疏遠後遺症帶來的經濟主體行為變異,尤其是各種經濟主體的“突然”和“同步”行為變異,對不同產品的供給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得出結論,這種通脹是供給衝擊通脹, 而通貨膨脹的持續時間還取決於“長期社交距離”的持續時間。歐洲和美國如何應對這種通貨膨脹
至於如何應對這種通貨膨脹,筆者的研究也是從三個方面進行的。 乙個是更大更深的謎團是,菲利普斯曲線存在乙個問題,而不是通貨膨脹原因的謎團。 菲利普斯曲線是經濟學家經過半個世紀的“報復性”研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提出的最重要的關係,如果用公式表示,可以寫成:通貨膨脹率=預期通貨膨脹率-失業率+x。 公式右側第一項中的預期通貨膨脹率與實際通貨膨脹率成正比,如果通貨膨脹預期穩定,則不應發生通貨膨脹。 這次的美國通脹趨勢如圖所示,2022 年 8 月的通脹率超過 9%,但 5 年內的預期通脹水平(25%)與美聯儲設定的2%通脹目標相差不大,低預期通脹率並不能解釋當前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第二項表示需求的強度,主要取決於係數a,即失業率變化與物價變化之間的關係。 從2007年到2020年,菲利普斯曲線仍然是一條相對平坦的曲線,失業率每下降乙個百分點,價格就會為**01%,2021-2022年失業率下降3個百分點以上,對物價的影響僅為0在3%左右,失業率的下降也不應該成為高通脹的原因。 根據排除方法,排除前兩項後,剩下最後一項x,即供給因素在通脹決定機制中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以來形成和發展的價格理論,都聚焦於需求過剩導致的通貨膨脹,在供給側引起通貨膨脹的研究上存在嚴重空白,目前仍處於“黑匣子狀態”。
其次,從菲利普斯曲線變形和泰勒規則無效的問題出發,提出第一銀行已經失去了強大的政策工具。 菲利普斯曲線一直是各國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尤其是對於身兼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雙重目標的美聯儲來說,既能在通脹和失業之間做出權衡,又可謂是美聯儲在複雜經濟條件下的救命稻草! 疫情過後,菲利普斯曲線在2021-2022年明顯變形,失業率從64% 降至 36%,但通貨膨脹率從 15% 至 53%,兩者之間的對應關係就變成了“失業率下降了1%,通貨膨脹率上公升了1”。4%”。顯然,這是乙個意想不到的供給因素,導致菲利普斯曲線失真。 泰勒法則是根據當前的通貨膨脹率和GDP情況,確定達到理想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目標值)所需的利率水平,這是世界主要銀行貨幣政策運作的主要依據。 例如,自2020年春季以來,美國的價格水平隨著疫情帶來的經濟惡化而不斷下降,當時按照泰勒規則計算的理想利率水平為-5%,儘管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實施了負利率政策, 它們永遠不會達到 -5% 的水平。
三是分析世界各國採取的緊縮貨幣政策的侷限性。 對於供給衝擊型通脹,應該從供給側採取措施,因為第一行沒有應對供給驅動型通脹的政策工具,所以暫時只能忽略供應減少,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減少過度需求,從而與供應減少相平衡, 也就是說,要達到乙個狹窄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GDP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從實際情況來看,美國加息並非像過去那樣基於對加息對通脹預期影響的準確估計,而是試圖小幅加息,利用統計資料來確認對通脹的反應,在應對不充分時繼續加息。 筆者還提出,如果歐美國家不能盡快遏制通脹,就有可能進入第二輪,即通脹觸發工資,企業將隨之而來的工資成本上漲轉嫁給產品,進一步向上推,即工資和物價的螺旋式上公升,這在很多國家都發生過,是央行最難應對的局面。 阿根廷、巴西和以色列等國家最初通過貨幣緊縮來冷卻需求,但都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需求下降伴隨著GDP萎縮和失業率急劇上公升,達到了整個社會無法承受的水平。 這意味著需求側調整政策陷入僵局,迫使他們採取更有力的“替代”政策,即阿根廷和巴西等國領導的“工資凍結”,從而為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的願景奠定了基礎。
日本價格“異常”。
日本的物價“反常”主要表現在急性通貨膨脹和慢性通貨緊縮交織在一起,是世界上唯一的。 作者重點關注大流行如何成為將日本從困擾日本 20 多年的通貨緊縮問題中解放出來的“機會”。
首先,分析了日本的“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現象。 本書使用渡邊本人研發的“渡邊圖”,直觀地描述了2022年6月構成日本CPI的600種產品中的**變化,發現天然氣、燃料油、電力***為10%至20%,與其他國家相差不大,而在國內製成品**中,超過40%的產品**保持不變, 而一根異常高大的柱子出現在零附近,直觀地顯示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同時存在的現象。在2022年世界主要國家陷入通脹之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所有成員國的通脹率進行了排名,而日本2022年的通脹率不到1%,在所有國家中排名最後。 從進口產品與國內消費量看,進口量級與許多國家沒有明顯差異,而國內消費量仍保持在較低水平。
二是聚焦長期通貨緊縮的原因。 本書根據統計發現,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金融危機以來,日本的商品**、服務**和工資都停止了上漲,**和工資同時凍結了。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和職工會齊心協力渡過難關,工人為了保住工作崗位可以接受不加薪,企業不能因為工資成本相同而增加產品,工人可以維持過去的正常生活,這是可以理解的。 而這種情況在金融危機結束後長期存在的原因值得深思。 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消費者對低價的偏好和企業的凍結習慣是日本長期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 2021 年 8 月對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和德國的消費者進行的一項調查中,如果您發現 10% 的人在您經常購物的超市購買商品,您應該怎麼做? 在日本消費者中,57%的日本消費者回答“從其他超市購買”,而其他國家消費者回答這個問題的比例分別為32%和40%,這表明長期生活在**不變國家的消費者對低價的偏好更為突出。 作為一家公司,即使成本上公升到一定程度,我們也盡量不提高價格,即使價格上漲,總裁也會為產品價格上漲向人民道歉。 **和工資同時被凍結,形成了日本獨有的**正規化,並且還存在通脹預期的自我實現機制,即因為產品**保持不變,消費者預計未來不會漲價,生活費用也不會改變,也沒有必要要求加薪。 當輪到公司採取行動時,沒有理由提高產品,因為沒有工人的加薪需求,人頭費保持不變,獨特的日式工資-價格螺旋模式在消費者和企業的需求之間實現了微妙的平衡。
最後,根據2022年日本發生的價格趨勢,該書提出了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的未來願景。 作者發現,在2022年5月對五個國家的消費者調查中,日本消費者對低價的偏好發生了變化,回答“從其他超市購買”的受訪者比例下降到44%,在9個月內下降了13%,這表明消費者的通脹預期上公升,並意識到***即將成為常態。 此外,在對5個國家進行的關於同期工人工資變化的消費者調查中,超過90%的日本工人回答說他們的工資沒有變化。 作者提出了日本兩種可能的情況:一種情況是物價繼續上漲,工資繼續維持現狀,陷入最嚴重的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狀態; 另一種情況是轉向與歐美相同的正規化,提高工資水平,實現工資和價格的良性迴圈。 筆者急切地等待著第二種情景的出現,並設計了一條具體的路徑來實現它,即邁出了第一步,即消費者的通脹預期有所提高,他們開始改善對討厭物價上漲的心理預期。 下一步是如何改變冷凍做法,將原材料成本上漲的負擔轉嫁給產品。 最後乙個難以克服的障礙是企業能否積極提高工人的工資。
這本書的日文版出版已經一年多了,在日本確實有兩個跡象。 首先是作者設想的“工資解凍”現象的出現。 據經團聯統計,在2023年春季的勞資談判中,日本工會要求加薪5%,大型企業加薪率為3%99%,比 2022 年實際增加 1 個72%,平均工資增加了5,800日元,達到13,362日元,這是30年來的最高水平。 全國84個8%的企業提高了工資,高於2013年的80%,其中大型企業的這一比例為89%中小企業為9%和84%2%,日本人事廳也要求公務員加薪27%,這也是公務員工資水平29年來首次上調。 二是CPI**情況遠遠超出筆者預期。 日本消費者自2022年5月以來不斷上調通脹預期,2022年第四季度CPI同比上漲4%**,剔除生鮮食品的核心CPI也同比達到3.****6%。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所說,這是作者萬萬沒想到的。 不過,筆者對日本是否已經完全擺脫了外界普遍關注的通貨緊縮的慢性病態仍持謹慎態度,沒有提出明確的觀點,希望筆者能夠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給出答案。
裴桂芬,2023年11月。
本文為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全球經濟神話》一書的譯者前言,經出版商許可**。
把握時代機遇,加入科技金融之旅
量化投資工作坊第二階段正在招聘
點選註冊)財經工作坊是《清華財經評論》專門為讀者打造的正統金融工作坊,量化投資工作坊二期全新上線,3個模組,3種模式,8天互動,旨在以更多維度的方式向學員展示量化投資業務運作模式和市場投資實踐, 促進更多的行業交流,幫助學生掌握行業的未來發展。
Weclass 金融
公布捐贈圖書名單
感謝各位讀者朋友的熱情參與,恭喜以下讀者收到上一期推薦書籍(點選觀看),請於2月16日前回覆收件人+位址+**在本文留言區,過期為自動放棄,留言不會公開,請放心,贈品書會陸續寄出, 請耐心等待!
iikxxnno
路漫漫其修遠兮
清華財報**thf-review
中信出版集團 *** citicpub
清華大學出版社***qhdxcbs
中國金融出版社***chinafph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dufep1985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財經***hzbook tzlc
人民出版社 *** rmrbcbs
中國大學出版社閱讀想象時代:mindtimespress
中國財經出版社***CFEPH ME
編輯丨王晗.
校對丨藍銀帆.
初審丨徐蘭英.
終審丨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