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李超.
最近,新加坡唐人街像往常一樣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春節期間,這裡的掌櫃們在出售自己的手工藝品的同時,還拿出火熱的春聯、掛錢、牆花、窗花、燈籠,擺在店鋪最顯眼的地方。
專門從事旅遊紀念品的“蘭花”店主趙紅民,閒事之餘,就和夥伴們手工組裝紅燈籠。
今年是趙洪敏在新加坡生活的第22個年頭。 她來自山東煙台市,最初來到新加坡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後來,為了謀生,她不會說英語,於是在新加坡華人最多的地方租下了這家店,慢慢學會了創業。
我認為當年文化與中國人的文化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東西,所以在做生意的時候,我會選擇自己最熟悉的。 趙洪敏笑著說。
一月份,新加坡唐人街長廊熙熙攘攘,十字路口的“蘭花”店裡擺滿了中式產品。 攝影:孫一鳴。
一開始,當唐人街面對來自四湖四海的遊客的詢問時,她所能做的就是檢查貨物的英文,把它們寫在一張紙上,然後分發出去。
後來,趙洪敏背誦了一些產品的英文發音。 隨著接待顧客的她越來越多,她慢慢學會了用英語講解每種產品的使用方法,直到她終於能夠毫無障礙地用英語與遊客交流,她終於在唐人街站穩了腳跟。
在異國他鄉,趙洪敏不得不面對語言之外的困難:貨物運輸、房租、簽證、......每一件小事都是令人討厭的。 趙洪敏回憶起剛來新加坡時的生活:“我一開口,很多當地人就知道我是中國人,會叫我'中國姑娘'。 ”
多年前,有外國遊客來店裡逛街,主動詢問這些產品的來源,趙紅民一本正經地告訴對方,這些商品是中國的,對方卻有些不屑:“對不起,我不買中國的東西。 ”
當時,我在心裡咯咯笑,很生氣。 趙洪民說,世界對祖國有很多誤解,日本的筷子比大陸的筷子貴十倍。
趙紅民下定決心,店裡的產品一定要用最有質感的材質,就連新年張貼的壁花也要用廠家的毛氈做成,讓老外覺得中國的商品是一流的。
幾年前生意不好的時候,趙洪敏一度想回國。 但現在,她已經逐漸適應了這個地方,她甚至發現了經營小店背後更重要的價值——通過小店講述中國故事。
我們中國人在國外是最勤勞的人,市場上的租金很貴,唐人街附近的每家華人開的店都很辛苦,從早到晚。 趙洪敏有些得意。
平時,趙紅民的《蘭花》也是早上10點開門,關到晚上10點,一年四季。
靠著多年的努力,趙紅民如今在新加坡開了多家“小店”,還把店鋪的正式**,方便當地顧客在網上下單。
此外,她還有乙個固定的國內生產商,她對最好的商家有乙個重要的要求,用最精緻的做工和最好的材料,把這些產品運到新加坡,把更多的中國文化帶到這裡。
一月份,新加坡唐人街步行街熙熙攘攘,十字路口的“蘭花”店兩旁擺滿了農曆新年祝福櫥窗鮮花。 攝影:孫一鳴。
如今,“蘭花”店裡擺滿了筷子、梳子、扇子、絲巾、瓷器、春聯等,小店裡整潔有序,也收穫了越來越多的回頭客。 有一位日本顧客很高興與店裡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 回到日本後,我用英文寫了一封感謝信,說他們是“唐人街最美的店”。
趙紅敏說,十年前來訪時也有顧客買了紀念品,再來新加坡的時候,又來見她,感覺像是舊日重逢。
很多從西方來新加坡的遊客來到趙紅民的店裡,主要是因為牆上的筷子,顏色和質地都不同,手持部分也有不同的圖案和漢字。
趙洪民把這些設計有中國文化元素的筷子放在精美的盒子裡,有序地陳列在一排排的陳列櫃上,路過的遊客總是被這個地方深深吸引。
這時,蘭花店的工作人員會向他們介紹筷子上漢字的含義,幫助遊客計算十二生肖,有時還會教他們如何使用筷子。
來自歐美的遊客學得很快,當我們鼓勵他們時,他們特別高興。 現在有的歐美客戶用筷子,比很多中國人還要標準! 趙洪敏興奮地說:“我認為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強,中國文化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 ”
“蘭花”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會說中文和英文,他們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等國家。 “他們非常樸實、認真、勤奮,來新加坡是為了賺錢而工作。 “趙洪敏說。
趙洪敏還在產品設計中加入了新加坡當地的“巴巴文化”。
所謂“峇粑人”,是古代華人移民和馬來人的後裔。 他們的文化是許多鮮豔色彩和鮮花的傳統圖案的發源地,這些圖案印在趙紅民的商店最近出售的筷子上。
這兩天,很多在新加坡的華人也在準備購買新年商品,迎接春節的到來。 趙紅民還遇到了許多一年未見的“老朋友”。
當他們中的許多人看到我時,他們說,'我再來看你一次,一年一次。 趙紅敏說,可以讓更多在新加坡的華人有家的感覺,這也是她堅持做這家小店最開心的事情。
*:中國青年報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