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河南省安陽市新銀旭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首個全景展示商代文明的國家級重大主題博物館。 銀旭博物館是銀旭甲骨銘文中華文化、中原文旅新名片之一,公開展出文物近4000件套,其中首次展出的文物超過3 4件。 新銀墟博物館的落成,是幾代考古學家的豐碩成果,也意味著銀墟遺址的保護利用工作站達到了乙個新的起點。 在眾多博物館的展示形式中,除了普通的玻璃櫃展示外,其實借助全息投影技術,利用數字技術,以虛擬影象的形式呈現古代文物,帶領觀眾沉浸在歷史中。
2月26日,隨著清脆的龍紋石鐘聲響起,銀旭博物館新展廳的青銅門緩緩開啟,一進入館內高牆,就能看到“苟日心、日日心、日心”九個大字,頭頂上, 乙個盤旋飛翔的玄遼,意為“天命的玄遼,降臨,孕育事業”。據悉,新銀墟博物館占地262畝5畝,建築規模510000平方公尺,展廳面積約2展覽面積20000平方公尺,以商文明為主題,以3個基礎展示、4個專題展和1個特色沉浸式數字展覽,共展出青銅器、陶器、甲骨文、玉器等近4000件套文物公開展出,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文物首次亮相, 這裡展出的文物數量龐大,種類齊全,是商代文物展覽最多的一次。
從遠處看,銀旭博物館新館的外觀是一面青銅貼面幕牆,古樸而深邃,猶如商代的青銅鼎。 新銀旭博物館有8個展廳,在裸眼3D展廳,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青銅面具和屯南甲骨“動”,銀旭戰馬也“邁出了一步”。
除了視覺沉浸體驗外,觀眾還可以通過甲骨文互動數字海報和懸浮控制屏,參與到定時和有趣的答題體驗中,測試自己對甲骨文知識的理解。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文物的保護利用提供了一條新路徑,可以應用於博物館或展覽館,以數字資訊的形式儲存文物,實現藏品的數位化。
沉浸式投影為博物館帶來更多新體驗,讓觀眾沉浸在文物所在的歷史場景中,將文物“零距離”展示給觀眾,獲得獨特的視聽體驗。
事實上,沉浸式投影技術除了應用於博物館之外,還可以應用於各種商業場合、娛樂領域、藝術教育領域,將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突破傳統展示模式的侷限,為觀眾帶來不同的體驗和視覺效果。
文章編輯:栗子與部分邊緣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