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年,劉備攻占益州。 孫權派人歸還長沙、砥陵、貴陽三縣,劉備不予理睬,這讓孫權很不滿,於是派呂蒙率領兩萬大軍攻占三郡。
長沙、貴陽兩郡在呂蒙的威懾下相繼投降,只有玲陵縣長郝普不肯投降,呂蒙用智謀誘使郝普屈服,最終成功控制了南方三郡。
此時,關羽作為劉備政權在荊州的最高軍事和政治領袖,在宜陽與呂肅僵持不下。甘寧是陸肅手下的將領,關羽自稱有三萬兵,為了夜間渡水,他率領五千精銳士兵向河中扔東西,試圖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區。
不過,在與將領們商量後,陸肅決定派出一千名士兵增援甘寧。 於是,夜幕降臨後,甘寧率領援軍出發了。 關羽聞訊,不再過河,在岸邊紮起了柴火營。
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關長谷,以紀念這一歷史事件。
關羽的舉動,顯然就是為了爭奪荊州南三郡的有利地形,陸肅和他的將領們正在商量對策。 此時,甘寧有三百名士兵,他向陸肅請求增援,希望能得到五百名士兵與關羽作戰。
甘寧自信滿滿地說,只要他咳嗽一聲,關羽就會撤退,如果關羽堅持過河,就能輕易抓住他。 於是,陸肅挑選了一千名士兵來增援甘寧。
甘寧接到援軍後,立即連夜趕到紫水上游。 關羽得知甘寧到來後,立即停止過河,就地紮營,建營房。 這個地方後來被稱為“關長谷”。
可是,甘寧為什麼只帶了一千人,就讓關羽不敢過河呢? 答案可能並不簡單。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當時荊州的情況。
益陽當時屬於長沙縣,是關羽的地盤。 而現在,陸肅已經率領他的軍隊從東面迎戰關羽,這意味著長沙郡已經失守,這說明呂蒙在靖南的行動是成功的。
長沙縣失守,貴陽縣、獲陵縣也可能岌岌可危。 所以,關羽可能感受到了壓力和威脅,所以不敢輕易過河。
關羽與陸肅在宜陽對峙,呂蒙在關羽以南,陸肅在關羽以東,對關羽形成半包圍態勢。 此時的關羽雖然身處荊州,卻面臨著人手不足的窘境,手下能夠獨自負責的將領已經寥寥無幾。
公尺方和世仁雖然勉強可用,但對關羽卻很不滿意。 更不利的是,東吳將領孫郊、潘章也與魯肅開戰,荊州的局勢日趨嚴峻。
而關羽在益陽的形勢也不容樂觀,資水以南和湘江流域已經被東吳占領,如果關羽越過紫水南下,一旦退路被東吳切斷,他將無法返回南鈞。
湖南河劃界後,關羽在決定是否過水過河時,面臨三大顧慮。 首先,他擔心自己會被東吳軍隊包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其次,他擔心自己在渡河時會突然遭到東吳軍隊的襲擊,會遇到麻煩。 最後,他擔心過河後,他的軍隊會被東吳軍隊切斷,陷入無助的境地。
雖然關羽的兵力是甘寧的五倍,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東面和南面的部隊已經被東吳控制了,如果他率軍南下,無疑會成為孤軍,面臨被包圍的危險。
而且,他還要考慮自己的退路被東吳切斷的風險。 他渡水南的軍隊只能控制乙個渡口,而東吳軍隊可以利用水軍攻擊這個渡口的守軍,一旦守軍被擊敗,他南邊的軍隊就會被切斷,就算人多了,也只能孤軍奮戰。
總之,關羽在決定是否過水過河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不得不謹慎行事。
沒有橋可以過河,這一切都取決於船隻。 如果東吳能夠摧毀關羽的船隻,他的軍隊就很難回來了。 陸戰再強,沒有海軍的協助,全軍都會被殲滅。
關羽還需要渡過洞庭湖和長江,一切都離不開水軍。 東吳海軍顯然更勝一籌。 但最關鍵的是,如果發現關羽的軍隊過河,東吳會立即進攻,這就是所謂的“半渡河進攻”。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的軍隊很難組織反擊,稍微懂一點軍事的人都知道,渡河的軍隊除非在對岸建立基地,否則很難站穩腳跟。
而如果甘寧組織弓箭手在岸上射箭,再加上海軍的進攻,關羽的軍隊可能會損失慘重。 這才是關羽真正在乎的。 他不怕甘寧,但是對這三點卻深感擔憂。
不管東武派什麼將領,關羽都不會害怕,他只是驕傲,從不傻。 在東吳軍的監視下,他不可能渡河,一旦被發現,突襲渡河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只好放棄了。
關羽,三國時期的名將,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 他曾經單槍匹馬擊殺了敵人的主將嚴良,這個戰績足以讓關羽在三國將領中獨樹一幟。
而甘寧,雖然也是一位勇猛的將軍,但是他和關羽的差距卻是巨大的。 甘寧曾經在魯肅面前吹噓道,“關羽一聽到我咳嗽,就不敢過河了,要是過河,就要被我抓了。 ”
這只是甘寧個人的吹噓,並沒有顯示出他的實力。 其實如果真的從能力上比較的話,甘寧三人加起來並不是關羽的對手。
關羽是單單鎮壓一方的將領,身份、地位、功績、能力都比甘寧高很多。 關羽的白馬之戰斬殺了嚴良,這是三國其他所有將領都無法企及的壯舉。
如果甘寧能用一句話把關羽嚇跑,那他就小看了關羽武聖。 總的來說,關羽的實力是無與倫比的,甘寧雖然勇敢,但與關羽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關羽雖然勇敢善戰,但四手難打敗。 東吳佔了上風,急需增援。 在對峙中,關羽雖然心灰意冷,但依舊沒有被打敗。 這時,陸蘇邀請關羽見面,兩人只牽著百步外的兵馬單獨前來開會。
陸肅責怪關羽當初把南駿借給劉備,現在為什麼不還。關羽無言以對,顯然是錯了。 但事實上,私下裡,他已經派了八百里緊急通知劉備,很快劉備就趕到荊州與東吳對峙,直到達成協議,湘水議和,雙方才停止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