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底,剛剛取得“反六方圍攻”勝利的紅四方面軍,面對蔣介石集結的四川軍和**軍200多個團的“川陝會議”。
為打破圍剿,開闢新的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在巴中召開會議,制定四陝甘三軍發展戰略方針,決定把突破重點放在甘南,消滅與世隔絕的湖宗南部,建立川陝甘根據地。
於是,廣召之戰開始了。 紅四方面軍向川陝甘邊境的廣元、昭華發起進攻,但廣元、昭華的敵軍不顧險阻頑強抵抗,雙方激戰數日,無法堅守。
此時,沿川滇貴邊境長途行軍的**紅軍被敵人四十萬重兵包圍攔截,在敵人的包圍圈中來回穿梭,四次渡赤水河,形勢十分危急。 於是,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委命令紅四方面軍集結兵力,盡快逼出嘉陵江,向西進攻,引敵,對紅軍北上作出反應。
紅四方面軍在王倉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堅決貫徹**軍委的指示:主力迅速西進,準備突破四川軍嘉陵江防線,西進北上,向陝甘邊境擴張。 牽制敵人,配合**紅軍北上。
嘉陵河之戰即將爆發!
然而,此時此刻,紅軍很難強行渡過嘉陵河,因為紅軍準備向西推進的嘉陵河上沒有一座橋,也沒有一條船。
1.自然保險。 嘉陵河千里,秦嶺向東連綿起伏,水深湍急。 在紅軍西渡的廣元、昭花倉西至閬中段,河寬20萬三百公尺,沒有一座橋。 敵人察覺到紅軍的意圖,奪取了沿海的所有船隻,將其中一些劫持到西岸,並燒毀了大部分船隻。 他們想讓紅軍望江嘆息,一寸都難動。
而且,為了阻止紅軍西進,四川軍的田松堯、鄧西厚在嘉陵江沿岸長期辛勤耕耘,為了防止紅軍西渡,沿江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和防禦工事,並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火網。 光是趙華到甯強的二百里防線上,就有二百多墩子,差不多十步一哨,一里一堡,蓄勢待發。
四川軍隊也布滿了陷阱,在重要的渡口和灘頭陣地設定了陷阱,即使紅軍僥倖渡河,也危險難走一寸。
河水洶湧澎湃,沒有橋梁,沒有船隻,許多碉堡,戒備森嚴,到處都是陷阱。 長達數百里的嘉陵河的防禦,似乎成了紅軍面前不可逾越的天然危險。
但敵人顯然低估了紅軍的勇氣和智慧。 紅四方面軍從湖北、河南、皖方千里入四川,一路上克服重重障礙,歷經無數次冒險。 嘉陵河注定無法阻擋英勇的紅軍。
紅四方面軍總司令部經過研究,決定先動用突擊部隊乘船強行進攻,奪取灘頭陣地,然後迅速以橋梁掩護後續部隊的通道。
船隻和橋梁成為紅軍強行渡過嘉陵河的關鍵。
沒有船隻,沒有橋梁,紅軍決定自己建造!
2.造船。 紅四方面軍總司令部將造船任務交給了木匠出身的三十軍政委,經過仔細考察,將造船地點選在了距塔子山渡口約40公里的蒼溪王都。 這裡山勢密密,易隱蔽,便於取土料,此區歷來是嘉陵江上船夫的聚集地,擁有傳統工藝和精湛的造船工藝。
**邀請了一批當地的造船工人,共300人,加上紅軍工兵營的300多人,共計600多人,乙個巨大的秘密造船基地在嘉陵江上,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建設如火如荼。
為了防止被敵人發現,避免炮擊和飛機轟炸,安全和保密工作尤為重要。 造船基地有嚴格的規定,任何人不准隨意外出,不准生火做飯,以免暴露煙花爆竹公升起的痕跡。
每個人的飯菜都準備好了,然後送進來。 此時,川北的春天還很冷,當大公尺從數里外送進山林的時候,已經很冷了。 於是船工和紅軍官兵吃了乙個月的冷食,心中卻充滿了熱情。 造船工作在僻靜的山上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艘船建好,船夫和紅軍官兵就趁著天黑,渡過四十里山路,把船移到塔子山等渡口躲藏起來。 一切都是無聲的,無縫的。
經過乙個多月的緊急突擊,紅四方面軍在王都造船基地建造了70多艘大大小小的艦艇,足以同時運送三個團的部隊,同時從三艘渡口進行突然襲擊。
邁出奪取海灘第一步的紅軍船隻已經準備好了。
3.竹橋。 但是在海灘之後,強大的十萬大軍再次過河的橋梁呢?
在嘉陵河上架橋,水深湍急,不僅難,而且目標太大,一旦被敵人發現,被敵機轟炸,所取得的成果將付諸東流。
紅軍迫切需要一座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建成的簡易橋梁,會有嗎?
上天眷顧紅軍,正好嘉陵河當地的船夫會用竹子做一座簡易的竹橋。 竹橋工藝簡單,材質是川北隨處可見的竹子,可在當地使用,跨江竹橋可分段製造,便於隱蔽。 過河時,可以通過固定並用支架連線來使用。
竹橋簡直就是紅軍渡河的量身定做的神器,他解決了十萬大軍過河的最大難題。
在開工建設造船基地的同時,竹橋的建設也同步進行。
在離河不遠的竹林裡,蒼溪縣、浪南縣的蘇維埃組織了500多名竹匠,開始同時建造三座竹橋。
這500人是活躍的船工和農民,其中許多人的親戚都加入了紅軍,這次任務是他們自願報名參加革命的實際行動。
竹橋生產工藝雖然簡單,但竹橋構件運輸並不容易,因為建橋基地距離嘉陵江20公里,所以將橫跨嘉陵河的三座竹橋運到河邊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
朗南縣水關鎮的王先福是著名的竹條專家,他也是紅軍的家屬,他的四個兒女中有兩個加入了紅軍,他還動員了十幾位熟悉的親戚、朋友和鄰居,共同參與到修竹橋的艱鉅任務中來。 他們每天自帶工具和乾糧,遵守嚴格的保密規定,在保密狀態下默默工作。 橫跨嘉陵江的三座竹橋,是他們用冷乾糧悄悄完成的。
第四,水軍。 除了船橋,搶灘登陸的操練也是強行渡過嘉陵江的必修課。 因此,在造船建橋的同時,渡河登陸的訓練也如火如荼。
東河,嘉陵江東岸的支流,在王倉長潭大壩的古渡口。擔負突擊衝鋒任務的部隊冒著早春的寒風和冰冷的河水,晝夜不停地進行游泳、潛水、划船、水戰等演習,如集體強行渡河突擊演習、衝灘登陸、鞏固登陸陣地、火力掩護後續部隊登陸等。 毫不誇張地說,他們是中隊最早的兩棲作戰部隊——海軍陸戰隊。
此時,還是三月初,川北的天氣寒風凜冽,水冷如刀,但這絲毫沒有阻擋紅軍的訓練熱情。 紅軍官兵們憑著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在冰冷的海水和寒浪中一閃一閃,來回穿梭,像初春醒來的龍一樣,進行著過河前的最後鍛鍊。
小船、竹橋、水軍,萬事俱備。
5.強行越境。 1935 年 3 月 28 日。 嘉陵江水面霧濛濛的,五公尺外看不清人。 天堂是美麗的,這是強行進攻的最佳時機。
9時,紅四方面軍總司令下達強行渡過嘉陵江的作戰命令,沿江秘密布置的迫擊炮、重機槍已一連不加掩飾,一起向對岸轟擊。 敵人的碉堡和射擊點乙個接乙個地被摧毀和壓制。 隨後,紅軍同時向倉西市南部的塔子山、倉西北部的元溪口和閬中北部的劍溪口三艘渡口發起進攻。
西岸的四川軍猝不及防,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紅軍一下子就擁有這麼多的戰艦,神兵竟然出現在他們面前。 三個渡口同時匆匆忙忙,敵人不堪重負,雜亂無章,渡口的灘頭陣地很快被紅軍占領。
鞏固著陸位置後,在河邊的竹林中誕生了一段竹橋,像龍一樣被扔進了河裡。 王先夫等人趕緊用一根水平竹筏作為支撐,將幾座竹橋一座一座連線起來。 很快,橫跨東西方的竹橋橫跨嘉陵江,護城河成了一條大道。 紅軍第二縱隊像龍背一樣踩在竹橋上,輕快地衝向......在對岸。
敵河防總司令田松瑤得知紅軍三路突破,攻占了幾個渡口和灘頭陣地,他猜想紅軍的後續部隊一定沒有這麼快的渡口,於是迅速派出整個師團對紅軍在塔子山的主渡口發起反擊, 企圖將尚未站穩腳跟、逆水作戰的紅軍趕入嘉陵江。敵人蜂擁而至塔子山渡口紅軍陣地,紅88師第1師頑強抵抗,戰鬥異常激烈,一時間形勢危急。 但讓田松瑤沒想到的是,紅軍第二梯隊第八十九師,竟然踩上了竹橋,迅速渡河。 進攻是從敵人的側翼和後方發起的,反而形成了對敵人的側翼攻擊,敵人很快被擊潰,紅軍鞏固了灘頭陣地,源源不斷的紅軍在竹橋上衝過河。
在隨後的幾天裡,紅四方面軍的10萬士兵全部渡過了嘉陵江。
艦船、竹橋、海軍陸戰隊,這是川軍江防司令員田松耀、鄧希厚萬萬沒想到的。 憑藉他們的勇氣、智慧和紀律,紅軍在近在咫尺的敵人的眼皮底下做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過河的狂風暴雨,竹橋過橋的閃電,一切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協調得天衣無縫,他們認為堅不可摧的嘉陵河防線瞬間崩潰了。
十萬紅軍渡過嘉陵江,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原來的川陝根據地,開始了新的旅程。 他們一路向西走,他們像竹子一樣,他們贏得了連續的戰鬥。 到4月21日戰鬥結束,他們先後攻克了閬中、南南、建閣、招化、梓通、青川、平武、張明、北川等九個縣城,東控嘉陵江,西控北川,南控梓通。 它到達北部的四川和甘邊的廣大地區。 敵軍共殲滅12個團,1萬餘人,不僅打破了蔣介石的“川陝會議”,開闢了大量新的根據地,還牽制了敵軍183個團,有力地支援了紅軍北上。
木舟竹橋是紅軍用紀律、勇氣和智慧凝聚的水上巨龍。 護送紅四方面軍渡過嘉陵江,開始了長征。 它們是紅軍前進和勝利的基石,是紅軍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的象徵,將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史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