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放假8天,返鄉探親、旅遊人數明顯增加。 截至2月2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已達61人3億人。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整個春節期間,全國將有90億人次出遊、探親、休閒。 春節假期和整個春節旅遊週期極大地刺激了國內消費,進一步啟用了文旅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假日經濟”的溢位效應。
從人才到人群。
這幾年,國內旅遊業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現象和趨勢,從風靡一時的“村超”和“村巴”引領的貴州旅遊熱潮,到淄博燒烤帶動的短途旅遊潮,再到北方哈爾濱引爆的冰雪世界, 這些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巨大的消費動能和潛在需求。
相應地,各地的人們和人民都在竭盡全力為自己的城市做廣告,爭奪他們帶來的“消費紅利”。 來自全國各地為城市代言的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與充分展現本土精神的人們爭相登上舞台,成為移動網際網絡時代經濟韌性和社會活力的最佳代言人。
我們可以把這些新現象概括為各地掀起的“搶人”戰爭,這也是“流動經濟”的一部分。 在資訊高速傳播的時代,乙個地方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公眾的目光,從而能夠在短時間內迎來“人”的湧入,展現當地風土人情,拉動當地經濟,刺激社會消費,這就是“人群”大戰的底層邏輯。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更廣闊,就會發現,圍繞“人”的“爭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已經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模式。
2017年左右以來,各地紛紛出台各種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包”,或設立專項機構,打好“教育資源牌”,打好“放寬落戶棋”,都是為了吸引高校畢業生和高素質人才落戶當地,從而提公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涵和質量, 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從各地的“人才爭奪”,到“淄博現象”和“爾濱現象”所展現的“搶人”新格局,中國社會形成了“搶人”熱潮。
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都與“人”息息相關:圍繞人才的競爭的本質是吸引符合區域發展的人才到區域,在這裡扎根成為“新本地居民”; 圍繞“人群”的競爭旨在塑造城市旅遊品牌,帶動當地相關文旅產業發展,刺激消費,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通過吸引“人群”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搶人才是人才的長期扎根,搶人是對流量爆發力和瞬時性的追求。 它們都直觀地反映在一系列數字和資料中:“某地今年吸引xx高階人才”、“某地今年吸引xx名遊客,帶動旅遊收入xx元”......這些頭條新聞經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經常使用驚人的資料來展示這座城市的吸引力。 無論是人才還是**,在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都已成為極其重要且可量化的資料指標。
人口經濟和現代國家。
為什麼需要“搶人”,從“搶人才”發展到“搶人”意味著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理解以下幾個問題:為什麼圍繞“人”的競爭成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邏輯之一? 為什麼資料意義上的“人”,即“人口流動”和“人才數量”,對現代國家很重要? 當有主體意識的人成為統計意義上的“人才”和“人”,區域發展是否還應該“搶人”?
在古典時代,經濟學的概念意味著“家庭經濟”或“家政經濟”,因為當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一般狀態,人們的生產能力是有限的,自給自足仍然困難,更不用說有利可圖的交換和**了。 因此,那個時代的交換和**在型別、數量、強度等方面都處於非常低的水平,交換不發達。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產製造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隨著地理發現和遠洋航行技術的發展,人類的範圍逐漸擴大到世界,建立了世界生產鏈和體系,貨幣的重要性也隨之增加。
於是,傳統時代的國家形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現代國家特有的新的國家能力,即國家在領土範圍內計算、計畫、管理和發展各種“經濟因素”的能力。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土地、人口和各種資源等因素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上述要素中,“人”和“人口”本身成為最有價值和最複雜的要素。
現代社會制度本身就是乙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體系,它凝聚了包括人、人所擁有的技術、人所擁有的資源在內的所有要素,而這些以“人”為核心的要素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資產”,對這些要素進行科學合理的統籌分析和計算,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能力。 人口和人才已成為現代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背後都有著相同的底層邏輯,那就是以人為本,關注各種經濟效應。
現代社會中的流動性邏輯。
在弄清楚了為什麼經濟社會論“人口”成為現代國家的必修課之後,我們需要面對下乙個層次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與文旅產業和本土消費密切相關的人群?
隨著交通技術和資訊科技的不斷更新迭代,生活的物理空間被大大壓縮,時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縮短。 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潮”的出現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無論是出國度假,還是去外地打工扎根,都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 在這種觀念和意識變化的背後,是“人群”出現的代號。
現代社會最重要的特徵是,其中的人是獨立的個體,堅定地保留著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相信生活有無限的可能性。 然而,我們常常感嘆工作缺乏意義,抱怨生命的意義被重複的勞動榨乾了。 事實上,這觸及了現代社會的本質:它是乙個以人的社會分工為基礎的複雜系統,他們同時扮演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雙重角色,同時也扮演著服務與服務的角色。 現代社會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體系,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稱之為現代社會的有機團結。 整個社會制度通過人們的專業化勞動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率,其中的個體由於日常工作的重複性,特別渴望“找回”自己的時間,希望實現“天大,我要看”的人生理想。 生活的無限可能,是現代性對人們的承諾,而真正的職業壓力構成了對人們的要求,所以越是閒暇,越是要從“日常”中抽離出來,去從未去過的地方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以上所有因素構成了形成“人流”的結構性因素。
從現代社會執行的本質來看,無論是圍繞人才的爭奪,還是聚焦人群的引流,都不再是“搶”不“搶”的問題,而是如何“搶”,如何良性地“搶”。 由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瞬時、高強度移動性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徵之一,人們的行動軌跡和行為趨勢所形成的資料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成為一種具有較強國民經濟屬性的“流動資訊”。
因此,如何捕捉和利用這種人員流動,並啟用這種流動的經濟和社會效應,成為管理者的重要課題。 從本質上講,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前者需要制定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的人才政策,也要讓引進的人“用盡其才”,安居樂業;後者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增強服務意識,形成品牌效應。
人、人口、人才,是現代國家經濟執行的核心要素,人口是資料,人才是有標準,但“人”是一切的前提,只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深刻理解個人與現代社會的關係,才能在尊重個人的前提下正確認識人的流動趨勢和特點, 也是圍繞“人”開展良性競爭和提高發展水平的關鍵。
作者為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孟慶彥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