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預製菜一哥”,魏志祥遭遇了滑鐵盧。
前段時間,魏志祥發布“磁碟保護計畫”,公司實際控制人夏靜將在半年內增持公司1200萬至2400萬元的股份,以“維護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
魏志祥為何主動“保護磁碟”?
主要是今天的Michika,生活真的很悲傷,其股價去年下跌了30%,而去年為139高光時刻8元,現在股價只有2704元,直接從高峰到低谷。
更何況,從2021年初開始,威之祥掀起了“關店潮”:
2021年,公司關閉加盟店102家,2022年關閉加盟店183家,2023年上半年關閉106家,第三季度關閉66家,近三年每年關閉數百家加盟店。
雖然魏志祥今天仍然擁有1798家加盟店,但毫無疑問,這位“預製食品兄弟”已經走下坡路,前途也很難看好。
說到預製菜,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近年來出現的“新事物”。
但事實並非如此早在上世紀90年代,隨著肯德基、麥當勞等國外快餐進入中國,“預製菜”模式就出現了。
在此背景下,威之祥創始人夏靜也瞄準商機,踏上了創業之旅的起點,在農貿市場租了一家10平公尺的店面。
當時,裝配菜市場方興未艾,夏靜的小店一開張,立刻受到人們的熱烈追捧,甚至很多醫院、學校都爭先恐後地下大訂單。
一時間,夏靜的小店生意蒸蒸日上,生意好的時候,年營業額甚至超過了8位數。
但久而久之,腦子活潑的夏靜有了新的想法:
守住一家店,就算賣多了,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但開了一家公司,從店面銷售到一流商人,生產營銷,豈不是賺得更多?
於是懷著新的眼光,從2008年開始,夏靜在轉型上大踏步前進,創立了“威之祥”,並投入巨資建設新生產線,希望在預製菜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夏靜還是把這門生意想得太簡單了。
當時,預製菜領域有數十家知名大型企業,與這些前輩相比,威之祥是乙隻初出茅廬的“小蝦”。
但好在夏靖的眼光和膽識並不缺乏,眼看蘇州市場飽和,他立即開闢了“第二戰場”,帶領魏志祥前往上海。
事實證明,夏靜的選擇是正確的,維之祥一到上海就一炮而紅,門店生意蒸蒸日上,選擇維之香的加盟商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資料顯示,2010年至2013年的三年間,威之祥加盟店數量超過200家,銷售額突破1億。
2008年以來,威之祥經歷了16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這家“十年老店”的預製菜遇到了許多新問題。
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製菜進入更多人群視野,幫助不少人解決了隔離期間的三餐問題,預製食品市場蓬勃發展。
乘著這一股東趨勢,威之祥於2021年4月27日成功上市,一舉成為中國“預製菜第一股”。
然而,風頭來得快去得也快,雖然魏志祥曾經連續13次漲價,幫助一群投資人賺了大錢,但隨後卻遭遇了滑鐵盧。
隨著預製菜逐漸過了分紅期,爭議也越來越多,威之祥業績下滑難免。
2022年,威之祥營收僅增長44%,毛利率首次下滑,同比下降413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威之翔營收和淨利潤均同比均出現下滑。 76%。
業績不好,股價自然難太亮,現在已經27了04元的股價在巔峰時不到1398 美元的一小部分。
押注“預製蔬菜軌道”買入威之祥**的投資者,早已在廁所裡哭暈厥。
為什麼曾經的“預製食品兄弟”說不行,行不通?
事實上,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一方面,大家對預製菜在外部環境中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強,另一方面,魏志祥自身的“內功”修煉也不到位。
首先是外部因素。
預製菜之所以發展迅速,走進大家的視野,主要是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
隨著大家的生活回歸日常生活,預製菜不僅沒有得到大家的進一步信任,反而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
比如現在外出就餐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拒絕一些“預製菜餐廳”,想讓大家從心底裡認可和接受預製菜,而現在還遠遠不是時候。
作為一家預製食品企業,威之祥必然會受到此類行業趨勢的影響。
二是內因。
威之祥發展到今天,研發一直是其最大的短板。
要想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就必須不斷開發創新,開發新菜。
科威之祥有多少研發人員?
上市前,只有4名常駐研發人員,還不如一家稍大一點的餐廳的廚師多。
雖然上市後又增加了8人,但其中6人都是高中以下,顯然不可能做出任何像樣的研發創新。
研發不夠強大,以至於產品數量一直保持在300個左右,難以拓展新客戶,業績增長存在瓶頸,因此消費者吸取教訓也就不足為奇了。
寫在最後:
無論是“時代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代”,我們常常覺得很難說。
魏志祥曾經乘著預製菜的東風,但是自己內功修不全,想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顯然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今天的成績是必然的。 鯤鵬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