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東流,每年攜帶數億份沉積物和近萬億立方公尺的水入海,最終在江海交匯處造就了一片美麗的綠洲——崇明島。
崇明島位於長江入海口,總面積12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三大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它不僅是上海的避暑勝地,素有“長江門戶”和“上海後花園”之稱,還有乙個神秘而美麗的名字——東海的瀛州。
據說,這個素有海外仙境之稱的地方,幾千年來一直沒有被發現,直到明朝太祖朱元璋將都城定為南京,為了祈福,他將這個名字命名為崇明島,讓這個傳說中的仙境落戶於此。
崇明島的美景猶如滄海滄桑的活化石,與“東海潁州”不朽的凌然名號十分相稱。 崇明島東西長七八十公里,南北寬十多公里,形狀像乙個大鞋底的印記。
它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經過千年歷史,長江水精心雕琢的“絕世傑作”。
崇明島的地理位置在兩三千年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時,長江口遠在鎮江、揚州一帶,兩口相距甚遠,河口呈開喇叭形。
在科里奧利力的影響下,長江口東進時,北口多變,南口穩步東移,長江口的演變形成了一幅複雜多變的歷史圖。
在秦代之前,如皋以東還有一片浩瀚的大海,現在如皋以東的海中有乙個沙洲,叫做福海洲。
前秦時期,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在長江口,福海州與如皋陸逐漸相連,在長江北岸形成新的沙嘴,使江岸線從如皋延伸到如東。
這是長江口北岸首次通過河口外的沙洲與大陸相連。 同時,在南通市主城區所在地,北口以南海域——胡拓州,出現了乙個新的大沙洲。
可追溯到唐朝高祖武德時期,長江口北口首次形成有陸的沙洲。 潮汐帶的影響使滬樹州東南海域**東沙和西沙兩沙洲相隔70餘裡,即崇明島的前身。
東沙位於今崇明島東部的湘華鎮和陳家鎮一帶,而西沙則位於今崇明島中部的城橋鎮一帶。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東沙和西沙逐漸穩定和增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沿海居民定居和填海。 五朝時期,長江口是吳越與南吳的交界處,雙方經常在這裡發生衝突。
為了鞏固統治,南吳在西沙建立了崇明鎮,這就是崇明這個名字的由來。 由此可見,當時西沙的發展程度要高於東沙。
10世紀初,滬樹州西北與如皋大陸相連,是長江北口的第二個沙洲連線。 到11世紀中葉,東步州也與南通大陸相連,長江北口延伸到今天的啟東市的魯司港地區。
這些變化影響了長江口的古北河,使東西沙成為新的分界點,周邊海域的沙洲也上公升得更快更大。 在科里奧利力的影響下,長江口沙洲仍呈現出北淤、南塌陷的趨勢,因此宋代崇明島的發展從東沙開始,逐漸向西北擴張。
北宋天聖三年,東沙西北部公升起一粒沙子,名叫姚六沙,後來向東南延伸,與東沙接壤,東沙向西延伸,匯合成乙個更大的沙洲。
靖國神社元年,在姚六沙西北50裡處的河中央出現了乙個大沙洲,被稱為三沙。 因為三沙隸屬於崇明鎮,西沙,所以又稱崇明砂。
宋宋時期,東沙、瑤駿沙、西沙、三沙的地形為崇明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宋嘉定十五年,宋**在姚六沙設立天賜鹽田。
元元十四年,天賜鹽田進一步開發,在揚州路下改名為崇明州,三沙鎮在三沙成立,西沙由鎮降為巡檢司。
明朝洪武二年,崇明州降為崇明縣。 這些事實表明,自南宋以來,東沙-耀柳沙財團在地方政治經濟上已經超越了西沙,也證明了東沙和西沙在北宋時期崩潰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從《明代洪武蘇州州志附崇明縣地圖》中可以推斷,早在明朝之前,三沙就與東沙-瑤六沙相連,形成了乙個更大的沙洲。
在長江口北崎路長期沉積的影響下,明清時期出現了許多新的沙洲,從下面所附的《明正德崇明縣志》地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北山路沙洲較多,大致可分為以東沙-藥裡沙-三沙雜巖為中心的三個沙洲群, 西沙和平陽沙。
崇明島最終形成於明末清初,其間經歷了多次沙洲兼併。 先是西沙殘骸上的長沙和瑤韶沙協會合併為乙個島嶼,然後平陽沙群也加入進來,最後崇明島的形態基本穩定下來。
崇明島的形成史,是一部滄海變遷的生動史,其中沙洲的興衰和縣城的遷徙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崇明縣的建立始於元朝十四年(1277年),歷經五次遷徙和六次復辟,每一次都是歷史的見證。
特別是晚清,當地人民為了抵禦侵蝕,在縣城南部修建了堅固的石堤,以保住縣城。 崇明島崛起的歷史就像一部寫實的劇本,揭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