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市場配置策略來看,公共機構投資者普遍採用“啞鈴”投資策略,在資產配置中既注重增長又注重防禦。 這種偏好表現在對不同行業部門資金流動的橫向比較和對持股趨勢變化的縱向觀察上。
一方面,在傳統的重倉行業中,醫藥電子行業由於增長前景良好、創新能力持續,長期保持高度景氣,基金熱度不減。 特別是在科技領域,創新藥物、醫療器械、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等子行業獲得了大量資金流入,反映出市場對這些領域未來增長潛力的積極預期。 但相比之下,電力裝置和新能源(電新)和食品飲料行業出現了資金撤出,表明一些投資者對這些行業的短期表現或估值水平存在懷疑。
另一方面,機械、煤炭、公用事業等傳統週期性行業過去並不是公開發行的核心配置方向,但最近因其獨特的價值邏輯而受到金融關注。 例如,“走出去的邏輯”是指國內相關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增加業務多元化和成長空間; “高分紅邏輯”是由於這些行業在經濟波動時能夠提供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並且具有較強的防禦屬性,成為市場低迷時期基金的對沖選擇之一。 雖然這些週期性股票正在逐步增持,但相對於整體市場而言仍偏低,說明市場對風險的感知突然增強,公募採取了臨時防禦措施,快速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應對潛在風險。
從絕對配置水平來看,無論是A股還是H股,主動股偏向**明顯傾向於增持和超配科技和醫藥板塊,充分表明公開發行**對這兩個領域的長期發展趨勢有著堅定的信心。 然而,在動態變化層面,計算機、通訊和媒體行業在A**領域的配置有所減少,而網際網絡科技公司在香港市場的權重有所降低,這可能反映出短期內對科技行業的謹慎投資態度,尋求在市場不確定性上公升時降低相關風險敞口。
醫藥方面,無論是A股還是H股,**的操作方式始終如一,即連續兩個季度逆勢加持醫藥股配置,實現季度環比增持,說明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公募**對醫藥行業的樂觀立場始終如一。
此外,能源板塊在H**市場也一直受到公開發行的青睞,但由於其在投資組合中的佔比仍然較低,這表明能源板塊尤其是公用事業板塊的對沖功能凸顯,短期內有可能進一步吸引資本流入,作為抵禦市場波動的安全緩衝。 儘管如此,這類資產缺乏定價權也表明,市場對能源和公用事業價值的看法仍有改善的空間**。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