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文明發展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並延續至今的文明。 然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對他們的文明是如何起源的、何時形成的、經歷了什麼過程以及為什麼形成這些特徵並不是很清楚。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如仰少末、大汶口晚期、龍山文物和二里頭夏代文化的重大發現,以及近代物理學等自然科學的結合, 天文學和計算機在考古學中的應用,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和技術支援。
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釐清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在黨和世界的支援下,學術界先後啟動了夏商周工程和中華文明探索工程。 但是,要開展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首先要完善夏商時期的年代框架。 因為只有明確了三代人的界限,才能從近處和遠處進行回顧性研究。 因此,在“中華文明探索工程”之前,首先開始實施的是“夏商周工程”。
夏商三朝的相關記載在中國史文典籍中屢見不鮮,但最早的明日只能追溯到“民初”(西元前841年)。 雖然自西漢劉信以來,幾千年來,許多學者一直試圖推定民國元年之前的日期。 然而,由於學者們“單打獨鬥”,再加上資料有限,技術不發達,一直沒有突破。 而且,由於缺乏考古遺跡的證據,一些學者甚至認為“春秋之前沒有信仰史”。
2020年10月15日,在北京二里頭遺址出土了一條綠松石龍。 (中新社**)。
隨著20世紀20年代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和幾十年的發掘研究,“新的考古資料對西周甚至夏朝之前的歷史有了輪廓記錄”。 因此,1996年啟動的“夏商周工程”設定了四個目標:第一,在西周民國元年之前,從周武王到周李王,確定乙個更準確的日期。 其次,在商朝晚期,從商王武定到帝信,確定了更準確的年代。 第三,在商代初期,從商唐到孝義,提出了乙個更詳細的年代框架。 第四,提出了夏朝的基本年代框架。 這一“史無前例的巨集大學術工程”自啟動以來,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 著名考古學家蘇炳琦感慨地說:“龍的後代在尋找自己的文化根源。 同時,國外學術界也十分關注,美國的《中國古代通訊》作為歐美研究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期刊,對這個專案做了詳細的報道。 一些外國學者還發來了關於武王和克尚年齡的最新研究成果,供國內有關專家參考。
經過200多名多學科專家的五年聯合研究,該專案於2000年完成。 11月9日,“夏商周年紀念表”正式公布。 這個年表將中國以科學為基礎的歷史年表從西周晚期的民國元年,即西元前841年,延長了1200多年。 該專案設定在西元前2070年左右的夏朝初期; 夏商的邊界大約在西元前 1600 年; 盤庚在西元前1300年左右移居殷; 商朝和周分為西元前1046年。 “作為夏、商、周年代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這些解決了中國歷史年表上長期未確定的若干難題,為繼續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揭示了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脈絡, 為子孫後代留下完整的文明編年史。
經過兩年的前期研究(2002-2003年),2004年正式啟動了“中華文明探索計畫”,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研究人文科學重大問題的綜合性、多學科性國家專案。 第一階段(2004-2005年)的主要任務是研究西元前2500年至西元前1500年間中原地區的文明格局。 第二階段(2006-2008年),研究上限延伸至西元前3500年,空間範圍從中原地區延伸至文明起步較早的黃河上、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西遼流域。 第三階段(2006-2015年)重點開展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現代科技在中華文明探索工程中的應用與支撐、文物保護與展示關鍵技術研究。 2016年,整體工程完成,考古調查和發掘例項顯示,大約5800年前,黃河、長江中下游、遼西江等地都有文明起源的跡象。 從5300年前開始,中國各個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的階段; 大約在3800年前,中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將文化影響輻射到四面八方,成為中華文明整體程序的核心和引領者。 也就是說,從1996年“夏商周工程”啟動,到2016年“中華文明探索工程”第四期工程完成,經過20年的研究,中國人終於對自己民族5000年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過程有了科學的答案——那就是 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在自己的土地上獨立成長,呈現出多點多點湧現、最終融為一體的發展特徵。
20世紀90年代,“夏商周工程”和“中華文明探索工程”構思啟動,不僅具有歷史意義,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現實意義。 在學術上,工程科研團隊發表學術文章數百篇,學術專著數十部,培養了一大批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生和博士後,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探索了一條多學科的聯合研究路徑。 在社會上,最新研究成果呈現在新修訂的歷史教科書中,有利於增強青年學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在國際上,它不僅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形象提供充分有力的證據,而且能為研究人類古代文明提供技術和方法論的參考。 (完)(原標題:“龍的後裔在尋找自己文化的根源”——夏商周專案和中華文明探索專案)。
作者:傅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