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動態激勵計畫活性汙泥作業工藝故障是活性汙泥法執行中不可避免的問題,本文梳理了活性汙泥作業要點3問3解答,下面以問答交流示例的形式呈現給大家,趕緊來看看吧。 問:1活性汙泥生長迅速,出水中TP忽高忽低,如何控制汙泥量?
答:1)汙泥排放是去除總磷的重要途徑。
2)汙泥增長太快,我認為汙泥排放量也會增加。這有助於去除總磷。
3)厭氧控制有利於磷菌對磷的有效去除。
4)進水中有機質的濃度對磷的有效去除也有影響,低負荷執行和高負荷執行時總磷去除率低。
5)對於出水中TP的高低,我想跟進水體磷濃度的變化、養分量的變化、溶解氧的控制情況、上述汙泥排放情況,可以查一下。只要不是設計中的大問題,我認為總磷控制是可控的。
問:2目前的汙泥年齡很短,最多四天,這是根據汙泥濃度和汙泥排放量來計算的,而不是通過控制來計算的! 我觀察到曝氣池的生物沉澱很差,二次沉澱池表面有很多可能出現漂泥,總之就是懸浮的,所以我們的出水比較渾濁!
起初,我懷疑曝氣太大,無法破壞絮凝,但是我們的溶解氧不是很高,它被設定為15mg l,是什麼原因,你能幫我分析一下嗎?
答:1)我認為,無論你是專業出身還是半途而廢,你對廢水處理生物系統控制引數的了解僅限於教科書和相關工具,而且書中的大部分解釋都不夠清楚,或者引數之間的關係不夠清楚。為此,作為廢水處理的同行,我們應該總結一下實踐中各種引數的調控情況,使實踐的理解更加清晰。
2)傳統的活性汙泥法,汙泥齡控制4天,如果進水濃度高,水量大(即汙泥負荷高),則沒有大問題,但汙泥負荷不高,因此汙泥齡控制不合理。
3)如果你對每個引數的控制有透徹的了解,那麼不管是用汙泥濃度和汙泥排放量來計算,還是用控制來計算!這不重要。 但是,有必要將其與其他引數一起考慮,並總結每種情況下的最佳控制點。
4)曝氣池沉降不良,按SV30值引數,低於30%為正常,否則絲狀細菌的增殖應用顯微鏡檢查。
5)上清液的渾濁度多是由於汙泥負荷高,導致生物活性增強,不易沉降。通過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大量滅活的汙泥原生動物,如常見的快速游泳纖毛蟲,如側跳蟲和滴蟲病。 這些生物可以直接利用游離細菌和有機物作為食物來源。 在高負荷下,不易絮凝的游離細菌增加,為此類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從而導致大量增殖。 不易絮凝的細菌和這種原生動物會導致活性汙泥沉降不良。
6)浮泥的發生原因很多,產生空間**調查,是池底沉降後浮上來,還是浮上來後沉到池底?顏色、粘度和漂浮物顯微鏡都需要檢查。 少量生產沒有大問題,大量生產會提高出水指標,減少曝氣池內的汙泥量。
7)正常微生物不易被曝氣破壞,水剪下力小時能迅速絮凝。
8) 溶解氧控制在 15mg l,是以成本控制為基礎的,是指曝氣池出水的溶解氧含量,曝氣池頭部的曝氣應經常進行,必須保證,因為,吸附氧化的主要位置在前2 3位,後1 3位應準備其絮凝, 試想一下,出水口過度曝氣,其生物活性被動增加,如何有利於二次沉澱池的生物絮凝沉澱?特別是汙泥老化時,汙泥粘度增大,容易粘附在曝氣的小氣泡上,有漂浮汙泥,不易沉降。
問:3在皮革廢水處理中,如何利用傳統的推流活性汙泥法有效控制汙泥膨脹,活性汙泥中的絲狀細菌過度繁殖?
答:根據我的經驗,絲狀細菌的產生與以下方面有關:
1)溶解氧。溶解氧過低,長期低於10 mg l 執行; 或者生化罐中存在供氧死區。
2)食品微量比。通常在低負載(小於 0.)下。1)絲狀細菌容易增殖,特別是第一端沒有厭氧或缺氧段時。
3)單進水組成。大多數工業廢水進水成分單一,不利於正常膠體細菌的生長,但有利於絲狀細菌的增殖。 絲狀真菌和正常膠體細菌是兩類需要不同生長環境的生物。
我們應該從操作環境是否有利於菌絲體細菌的角度來考慮解決方案。 通過改變操作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絲狀細菌的腫脹。 如果處理得當,絲狀細菌可以消失。
可以嘗試新增惰性物質、漂白粉、提高pH值等方法,在其他文章中提到。 但關鍵在於操作方法的合理性,因為當絲狀細菌高度膨脹時,新增惰性物質、漂白粉、提高pH值可以產生快速的效果,但絲狀細菌容易適應,反覆使用後最終會失效。 對於膨脹性極強的絲狀細菌,在生化池出口處放一些PAC可以提高沉降效果,以保證出水符合標準。
免責宣告
本文基於:環保工程汙泥處理。
此號碼上發布的內容僅供學習和交流,以傳遞更多資訊為目的,如有**標記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持權屬證書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協商版權問題或盡快刪除內容。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號碼立場,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