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時報新聞網”地圖。
華夏經緯綜合報道]新年將至,肉類市場需求急需,但含瘦肉精西布特羅西布特羅的解糖海豚李肉卻鬧得不少,獸醫專家表示,毒性比萊克多巴胺高出近1000倍,在國際上被禁,但在台灣豬肉中卻被發現。
據報道,台中市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於1月15日前往臺中福利管理辦公室轄下的臺中福利站,對台糖生產的安全豬肉和梅花片進行抽檢。 檢測結果於2月2日公布,發現含有瘦肉精“西布特羅”,這是台灣食品安全法規中禁止的。 該批肉於2023年12月11日包裝生產,保質期為2024年6月10日,共計2730包,819kg,全部售出。
在許多地方從貨架上撤下
2月2日晚,高雄市衛生廳在轄下16家泉聯超市查獲20包同批號商品,並緊急下架。
台南市也要求業界將相關產品下架。
台北市衛生局證實,台北市下游共有5家,貨架上沒有相同批號的產品,台北市長江萬安今天指出,為確保食品安全,已要求市衛生局預防性地將同一商品梅花豬肉產品下架, 只有檢驗結果合格後,才能上架。台北市衛生局解釋,已聯絡下游5家地方,要求下架同款肉,全聯中心、北農、蜂蜜鄰里興隆店貨架上沒有賣品。
除了昨日根據廠家供應流向立即開始檢查外,新竹縣衛生局4日繼續進行預防性下架檢查,11家門店共有114件產品預防性下架。
3日,金門縣衛生局緊急派員對全聯店、家樂福、君通店等全聯店、家樂福、君通店等縣內三家食品攤販進行檢查,衛生局表示,經調查,同一批號的產品均未買賣,問題肉沒有流入金門, 所以請放心。
台灣糖業回應
據台灣《華時新聞網》報道,台糖5日表示,3日獨立將同一批次梅花肉送往SGS台北實驗室進行檢測,根據實驗室2月4日的檢測報告,仍有21種西布特羅等B受體未檢出; 目前,除了“畜牧業協會”檢測外,民營SGS實驗室沒有檢測。
台灣糖業鄭重宣告,台灣糖業從未從國外進口豬肉; 至於有關屠房的屠宰及分切作業,有關部門經現場視察,發現並無異常及交叉汙染。 這次引起爭議的β受體激素也不是農業中使用的鹽酸克倫特羅。
國民黨輿論代表張家軍質疑台灣當局的檢查機制,呼籲台灣地區的農業部門和衛生福利部門出面表明,並強調台灣當局和地方政府必須加強對市場上豬肉產品的抽樣,以顯示公眾的信任。
針對台灣衛福部門昨日發表的“台中市檢測值是機器的極限”和“西布特羅罕見”的言論,並請記者詢問“台中市政府急於宣布的原因”,前台中市副市長、國民黨輿論代表楊瓊英, 詬病,彷彿積極幫助老百姓查查、發布資訊,這種事情在衛福部門眼裡好像做錯了什麼?問問陳建仁團隊,在食品安全事件上,我們是嚴格還是從寬?
國民黨輿論代表廖維祥表示,衛福部門表示,量化限度LO為0001ppm,但這次檢測結果為0002ppm,這顯然是違規的,更何況《動物藥殘留標準》第三條規定“不得檢出”,即即0001ppm不能有,衛生福利部副部長王必勝居然說0002ppm的測試值非常低,甚至需要台中市政府仔細調查,等待15天才能公布。 廖維祥問道,如果15天後才公布,同一批貨物早就吃光了,那麼宣布和不宣布有什麼區別?
國民黨輿論代表徐玉珍說,蔡當局不僅不讚揚台中市的積極工作,還恐嚇市長盧秀燕的團隊。 肉中刺? 不要擺脫它然後快樂? “政府不想下蛋,做一堆! ”
當局的信譽已經崩潰
據台灣“華泰時報新聞網”報道,台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溫上任時,將“食品安全五環”列為重要政治觀點,但近年來,從“臘豬”問題、巴西進口雞蛋爭議,到台灣糖豬肉中鹽酸克倫特羅的爆發, 這些都給台灣當局在島內社會的食品安全控制打上了大大的問號。隨著年紀的臨近,肉類需求增加,各級嚴格檢查的事業單位的豬肉產品出現問題,蔡當局的信譽崩潰了。
蔡英文溫提出,“食品安全五環”包括源頭控制、重建生產管理、加強檢查、加大黑心製造商責任、國家食品安全監管五個方面。 這一次,台灣糖安全海豚出櫃了,至少可以肯定源頭控制有大問題,蔡英文溫上台7年多來政策執行了多少?
根據臺糖業的簡介,安心海豚的豬隻由台糖業自己養殖、飼養、屠宰、切割,並擁有CAS認證的加工廠,然後通過CAS認證的經營環境與工藝,對飼料、生豬和屠宰過程的來源進行了檢查。 引言還強調,安信海豚品牌誓言要在安心的基礎上履行其作為全球公民的社會責任,這在現在看來特別具有諷刺意味。
既然明確了豬肉**不是進口的,而是自產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大家都知道瘦肉精在島上是禁產的,那麼它混在哪個環節呢? 台糖想把汙染問題歸咎於屠宰場,但不可能馬上被業界打臉,還有人指出是養殖過程中的問題。
台灣的食品觀念不斷完善,消費者注重安心購買和健康飲食,而蔡當局迎合消費習慣的改變,推出各種簡歷和認證,當產品認證越多,價格越高,大眾也敢付。 但是,如果發現這些認證只是虛假的故事,甚至認證印章在頒發後不再被跟蹤,那將是整個市場的致命災難。
蔡英文政府聲稱加強了監管體系,缺乏具體的政策措施,加上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即蔡英文當局是否真的關心食品安全,或者只是為了應對社會壓力而採取行動。 加強檢驗抽檢制度,不能只做表面的工作,而要讓相關單位更深入地參與到食品生產加工的每乙個環節,這樣才有機會治標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