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俄烏衝突加劇了世界地緣政治風險,經濟增長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遭遇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也面臨著來自新興趨勢的諸多衝擊、挑戰和機遇。 以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新能源、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以碳中和轉型為標誌的生態文明掀起了工業化以來經濟生產方式的長潮和“正規化變革”的浪潮。 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改革,及時提出中國方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為此,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推出了專著《變遷與應對:全球經濟金融趨勢與中國的未來》,以多元視角和維度研究判斷世界經濟金融發展格局,為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提供新思路、新解決方案。
以下為《變遷與應對:全球經濟金融趨勢與中國未來》的序言。
作者:朱敏、張麗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許多深刻的變化。 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工業化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大幅放緩,陷入所謂的“長期增長停滯”。 多輪量化寬鬆政策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狀況,但對新興經濟體產生了巨大的政策溢位效應。 始於 2020 年的大流行使全球經濟陷入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無限量化寬鬆 (QE) 的實施使美國經濟避免了曠日持久且更嚴重的衰退和蕭條,但此後它忍受了超過 8% 的通貨膨脹率。 美國不得不在2022年3月之後開始激進加息,這成為新興經濟體國內銀行業危機和金融動盪的主要根源。
經濟全球化遭遇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自2008年以來,國際**增長在大多數年份都低於世界經濟,跨境資本流動的總體規模明顯低於危機前。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後,隨著川普當選美國後保護主義的公升級,以及英國公投決定脫歐,經濟全球化呈現出加速退潮的趨勢。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全球產業鏈和第一產業鏈重組加速。 美國製造業的回歸、友好外包和近岸外包正在對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產業分工、國際投資和國際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勞動分工效率的降低也將嚴重損害世界經濟增長的中長期潛力。 根據世界銀行年初發布的一項研究,2023年至2030年世界經濟的年均潛在增長率(即不考慮通貨膨脹的理論增長率)將從2011-2021年的2.2%上公升6% 降至 22%,而 3%5% 與大約 1 3.
俄烏衝突加劇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 大宗商品加深了世界能源和糧食危機,提振了能源和糧食,大大增加了一些國家走向“滯脹”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和安全因素日益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制約因素。 美國在對俄羅斯等國實施直接經濟金融制裁的同時,還頒布實施了《通脹削減法案》和《晶元與科學法案》,通過大幅增加補貼來提公升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以減少對外依存,實現所謂“去風險”。 作為回應,主要新興經濟體加強了合作,金磚國家已經成功擴張,並有望繼續擴張。 全球經濟的碎片化和集團化趨勢可能正在形成。
當然,在挑戰的同時,世界經濟也面臨著許多機遇。 以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新能源、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方興未艾。 受此影響,在數字經濟發展、綠色能源轉型等結構性變革過程中,創新發展機遇不斷湧現。 充分利用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能夠有效對沖各種不利因素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增強經濟增長的中長期潛力。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積極推進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改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為了防止主要經濟體的巨集觀經濟政策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溢位衝擊,有必要進一步加強G20(G20)等政策對話機制,以更好地實現全球巨集觀經濟政策協調。 為避免經濟全球化進一步退潮,應繼續推進世貿組織(WTO)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增強國際經濟治理機構的代表性,積極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多邊主義,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反全球化政策思想。 積極推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加強和完善國際金融監管合作。 在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框架的同時,繼續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一帶一路”倡議等區域經濟合作安排發展,加強與金磚國家合作。 加強數字經濟、氣候變化、零碳金融等新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為相關領域創新發展和國際合作創造條件。
經過4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的1 3來自中國。 隨著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顯著增加,中國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是理所當然的。 事實上,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到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 努力維護和完善多邊經濟治理機制,構建高標準自由區網路,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為了更好地推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必須加強對世界經濟格局及其發展趨勢的研究和判斷,及時提出中國的規劃。 基於這一背景和實際需求,2021年2月26日,在清華大學五道金融學院的支援下,“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以下簡稱“GEG50論壇”)正式成立,確定了世界經濟與金融、國際關係、國際關係、數字經濟、能源與氣候變化六大研究方向。 和公共衛生。自成立以來,圍繞中國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第三方支付國際監管與參考、零碳金融全球治理機制、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的全球經濟治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雙迴圈新格局下開放支點等重點問題開展研究。 並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023年4月27日,GEG50論壇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舉辦座談會,探討俄烏衝突下全球經濟的巨大變化。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朱敏先生,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巨集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陸峰教授,中國世界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先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彥生先生, 作了特別報道。會後,GEG50論壇學術委員會決定邀請論壇部分成員進行專題研究。 這本書是這項研究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