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抓住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機遇,圍繞人形機械人、生物醫藥、新材料、量子等領域加快建設和布局一批產業專案,培育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加快專案投資布局,引導企業在創新領域發力,將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形成珠鏈並蓄勢待發,不斷積聚發展新動能。
日前,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復星人形機械人產業園專案正式開工。 總投資額為126億元專案旨在構建人形機械人、智慧型製造、積體電路等產業鏈生態,預計投產後年產值約10億元。
在蘇州滬樹關經濟開發區的安嶺生物醫藥(蘇州)**實驗基地,工程師們正忙著除錯新裝置,為3月份的完工和除錯做最後的衝刺。 公司落戶蘇州滬樹關後,將圍繞小分子化學藥、大分子生物藥、細胞產品臨床前研發轉化服務,打造一站式新藥研發一體化服務平台和企業總部,計畫總投資73億元。 “Anchor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僅在江蘇省,而且在全國多地為一批產業專案培育新的優質生產力蓄勢待發。 今年安徽省首批重大專案中,十大新興產業專案佔比55%; 今年一季度,重慶共開工110個重點製造專案,總投資1155億元,涵蓋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領域。
面向全年,從當地政府近期發布的2024年重點專案名單來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專案成為投資布局的重點。
廣東省今年已安排重點建設專案1508個,年度計畫投資1萬億元,其中工業專案半數以上,匯集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高階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四大產業370多個專案,年投資約1500億元。 北京今年將推進100個科技創新和現代化產業專案。 四川省共有重點專案700個,其中348個為已確定的工業專案,其中成都京東方8號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綿陽市富城區顯示驅動專案等。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形成和發展新素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各地要加快相關產業專案建設,布局新領域、新賽道,有利於營造“邁向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引導企業在創新領域發力。 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賽迪研究院規劃院製造發展研究室主任張新昌告訴記者。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地方投資布局聚焦智慧型化、綠色化、高階化方向。 當前和未來,智慧型計算晶元、智慧型計算中心、量子計算、腦機介面、低空經濟等領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進而不斷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公升級,為未來發展構築新優勢。
在明確專案建設目標的同時,不少地方也明確了提公升創新、人才、資金等要素保障的扶持措施。
例如,浙江省提出支援“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優先支援新型產業平台符合條件的創新載體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畫(專項)專案,並按相關規定給予支援。 再比如,安徽省提出,省財政繼續安排專項資金支援省級新興產業擴張,引導規模化,加快募集和投資運作,促進新興產業整合; 深入實施人才復興工程。
新型優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具有高技術、高效率、高質量的特點,體現了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特點。 趙剛認為,鑑於前沿技術創新投入巨大,要加強專案產學研應用協同,支援央企、國企、大型金融機構等開放技術應用場景,推動創新產品應用和成果轉化,培育新業態新模式。 同時,要加大投資引導力度,支援創業投資基金向未來產業新賽道傾斜,提高投資效率。
張新昌認為,培育和發展新的優質生產力,需要進一步調動第一和市場的力量,從需求牽引和技術推廣兩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率先開展基礎研究等科研工作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加強重點領域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專案形成新技術、新產品。 另一方面,企業要引領科技成果的實驗開發和轉化,圍繞消費者需求開展實驗開發活動,通過產業化將基礎研究等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進步。 (經濟資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