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保行業空氣汙染的加劇和水汙染的惡化,讓人們越來越懷念藍水、潔淨水的時代。 生活條件的惡化帶來的不僅僅是PM25. 還有一系列慢性疾病。 “土十條”和“水條”的頒布,不僅制約了製造生產企業,也催生了新興的環保產業理念。
投資者更加看好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其多年的高投資回報成為吸引投資者的最有力因素。
在經濟增長放緩、製造業利潤下降的背景下,資本紛紛湧入環保產業,但給環保產業的形勢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目前,我國從事環保行業的企業超過5萬家,很多企業根本談不上規模。 而且,A股市場上市的規模較大的環保企業只有59家,基本上只佔環保企業總數的千分之一。 而且,從這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來看,盈利能力似乎也不是很樂觀。 與一些研究報告中提到的萬億元的市場規模相比,這些環保企業2015年的平均收入僅為10億元左右。
目前,環保行業的企業主要分布在水務、大氣、水務、環境檢測監測等領域。 由於環保行業屬於公共服務領域,那些沒有關係背景的環保企業在專案招標過程中很難佔據優勢。 同時,一些大型國企和央企也看中了環保產業的光明前景,積極布局環保領域。
對於現有環保產業的經營者來說,除了在市場上掠奪國企、央企等官方背景企業外,一些新企業都拿下專案,採取低價策略,惡性競爭讓很多環保企業苦不堪言。
人們對環保產業寄予厚望,但目前環保產業混亂不堪,亟待整合。 下一步是重構行業秩序,規範行業發展,併購將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 對於企業來說,生存是唯一的目的,不僅要擺脫被合併的厄運,還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良好的現金流。
據統計,在環保產業細分領域,收入增幅最大的是環境檢測監測業務,同比增長達到45%,而固廢處理領域,同比增長超過50%。 這些行業是目前環保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
據悉,全國有近700萬個固定汙染源,即使按照每個地方15萬元的檢測監測成本來計算,這也是萬億級的市場空間。 因此,沒有必要悲觀,在環保改革催生的環保服務行業,現在才剛剛開始。
對於現有環保企業來說,核心技術是企業發展和避免收購的關鍵。 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生產設計解決方案,也是目前環保企業突出圍圈的寶物。 此外,由於環保行業將逐步趨於精細化服務,這方面業務並不擅長央企、國企等大型企業。 所以,就算環保產業現在陷入僵局,也一定會下雨,天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環保產業報告》統計,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已突破萬億元,未來還將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