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在深夜刷著懷舊之情,總會有一些**年代的舊物觸發記憶的切換。 彩繪木櫃、下沉式真皮沙發、笨重的舊電視和“28 bar”自行車......遍布大街小巷它們共同勾勒出乙個物質貧瘠但幸福感強烈的時代。
如今,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但人們似乎總是感到外在事物的負擔。 物品更換的速度極快,琳琅滿目的物品被塞進了我們的生活,物流的普及讓遠處的物品變得觸手可及,但消費的酷感僅限於點餐的那一刻,人們開始擔心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存放更多的物品,“掙脫”的概念很流行。
如何回歸人與物的和諧關係,成為值得思考的話題。
青年學者王曉偉,中國民明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作為科技哲學教師,研究和思考人與物的關係是他的專業課題。 在他的新書《日常生活的深處》中,他以自己的經歷為基礎,描繪了一段幾代中國人共同走過的集體歷史,並試圖從科技哲學的角度來回答自己內心的疑惑,或許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疑惑
為什麼自行車似乎比汽車更能承載乙個家庭的情感? 為什麼柴火爐比燃氣灶做飯更香? 為什麼過去如此昂貴的物品,彷彿它們是乙個家庭成員,現在是純粹的商品,只剩下乾癟的使用價值?
王曉偉. 王曉偉說,前世有自己獨特的質感,雖然我們無法真正回到過去,但前世的靈感可以幫助我們活得更好。
以下是根據王曉偉的敘述和稿件內容編寫的。
為什麼我們懷念 20 年前的生活
前段時間,我回到了我的家鄉。
臨走前,我在老房子裡走來走去,用手機在房間裡到處拍照,希望能把房間裡的一切記錄下來,留到晚上偷偷看一眼。
在乙個角落裡,我發現了乙個木頭做的盥洗台。 那是我父母結婚時娘家送的嫁妝,我和我們一起搬了好幾次家,但現在很舊了,其中一條木腿腐蝕嚴重,顏色已經從原來的鮮紅色褪成了棕褐色。
我想翻新它並把它帶回我現在的家。 儘管它可能與現代裝飾格格不入,但它就像是通往過去時光的走廊,每次我看到它,它都會觸發對過去的回憶。
這兩年,我發現我和身邊的很多人都開始重溫懷舊和短**,對10年代的老物件表現出深厚的感情。
一方面,可能是人到了中年,眼眶變淺了,心也比較脆弱了; 另一方面,那個時代有一些值得記住的東西,雖然材料沒有那麼豐富,但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卻很厚。 當然,我們不能真的回到過去,也沒有人同意回到過去。 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回到過去呢? 我認為這是乙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在過去的三十年裡,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房子為例,在我的印象中,80後年輕的時候,房子還沒有成為話題,因為平時作為必需品是有保障的,只要單位沒問題,工作經驗足夠長,家裡人口夠大,總有住的地方, 而且一家人擠在十幾平方公尺的管樓裡是很常見的。
大約從1998年開始,為了緩解住房短缺問題,中國大力進行房地產改革,逐步結束住房分配制度,實現住房的商業化和社會化。 據《中國統計年鑑》記載,1978年,我國城鄉人均住房面積為67 和 81平方公尺,到2019年,這個數字變成了398 和 489平方公尺。
房子整體上很寬敞,但還有乙個屬性,那就是“資產”。 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住,而是為了通過房子發財,而房子作為資產主要是為了清算,所以流動性也很高。
很多資產配置專家會告訴你,一套房子最多可以住15年,之後就沒什麼價值了; 老房子不批准貸款,流動性差,如果不是學區房,應該盡快賣掉。 從資產保值增值的角度來看,這種觀點其實挺中肯的,但仔細想想,不禁不寒而慄。
什麼是家? 家是乙個錨,需要釘在乙個地方,幾代人都住進去後,房子已經像核桃一樣出來了,開始發光了。 然而,對於那些首先將房子視為資產的人來說,他們很難將自己視為過客,在裝修、個人物品的放置,甚至整體的情感投資方面。
小時候,我住在一棟被父母單位隔開的樓裡,雖然人滿為患,但生活條件比現在好多了。 當時,家家戶戶都熟悉,人際交往非常豐富。 在早期的筒倉建築中,廚房在陽台上,每家每戶做飯,每家每戶聞香,每家各戶吃什麼,怎麼吃都是公開的。 每個家庭的戶主經常一起交流烹飪技巧,孩子們經常吃100頓家庭餐。 這種溫暖、強烈的社群意識是用餐的最佳增味劑。
圖源電視劇集《金婚》現在是因為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真正做飯的人越來越少。 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夫妻倆可以點一年的外賣。 年輕夫婦更喜歡在商場吃飯。
美國技術哲學家阿爾伯特·伯格曼(Albert Bergman)認為,傳統的家庭聚餐具有重要的存在意義。 他把家庭聚餐稱為焦點事物,焦點事物與消費事物的區別在於,前者通過努力和體力投入產生意義感,而後者則是一種買賣關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空虛。
圖源電視劇集《我愛我的家》 買菜、選菜、做飯,甚至刷鍋洗碗,都是創造和充實生活感的重要活動。 只有有人買菜才能有人選菜,只有有人選菜才能做飯,兩者的分工才能感覺到對方是不可或缺的。 每天點外賣的兩個人很容易分手。
我經常覺得焦慮和抑鬱的對立面是日常生活。 現代人之所以如此頻繁地感到痛苦,是因為失去了日常生活,生活只剩下一堆最後期限和KPI,缺乏生動的細節。 我們習慣說自己沒有時間做飯、曬太陽、養魚養花,但其實只要你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重要,你就有時間。
電子產品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我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科學技術哲學。
科學技術哲學是哲學的一門次要學科,其主要研究方向分為兩部分:一是科學哲學,它討論了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科學是真理、科學發展的規律等等; 另乙個是技術哲學,它研究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分析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手機、眼鏡、汽車和其他物品只是我們使用和擺弄的中性工具。 事情不一定那麼簡單。 技術人工製品(俗稱“事物”)可以微妙地改變你的感知、你的生活方式和你對世界的看法。 這一點在電子產品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我以電視為例。 80後年輕的時候,很多人家裡就已經有電視了。 坦率地說,電視陪伴我們這一代人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們的父母。 小時候,我經常乙個人呆在家裡,門從外面鎖著,在我等待父母下班的時候,電視給了我很多安慰。
在那些日子裡,電視不僅僅是乙個簡單的電器,它還代表著一種身份,一種美麗和現代生活的象徵。 在很多人家裡,電視被擺在八仙的桌子上,福祿、蘇溪四神放在一起,電視就成了“科技之神”。
過去,乙個家庭通常只有一台電視機,全家人一起看電視,搶遙控器的情況並不少見,看電視成為全家人聚在一起的家庭活動。 而現在,家裡每個房間都有一台電視,甚至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台——網路電視的終端大量湧現,手機、電腦、ipad都可以變成電視。 一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的場景,可能僅限於每年看春晚。
當所有的電子產品都試圖擠壓人們的注意力時,許多人變得過度依賴它們。
我曾經試圖戒掉手機,因為我覺得刷手機占用了我太多的時間。 當然,最後它失敗了。 早期,手機只是一種通訊工具,但現在,手機已經成為一種平行世界的生產機器。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內容都被數位化了,手機甚至變成了身份證,動不動就展示給人們,變得不可避免。
手機技術的發展確實讓我們獲得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但危險在於,手機的邏輯會讓我們認為虛擬實境比物理現實更真實——雖然你可以用手機點外賣、買雜貨、看風景,但做飯、去超市、遠足可以被視為需要丟棄的麻煩。 勞動和辛勤工作恰恰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沉浸在虛擬實境中,會讓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想象和感受越來越貧乏。
我想逃避手機的另乙個原因是,我每天上網時,總覺得自己被某種特別強烈的消費邏輯所支配。
我喜歡下棋,以前上網看別人分享棋藝,真的是純粹的分享,大家建個小社群,都在談論下棋的樂趣。 現在刷小紅書,昨天還有人在說下棋,今天就開始帶貨了。 宇宙的盡頭成了背負,短**、直播、電視節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賣貨,我們的生活被廣告籠罩在無處不在的廣告中。
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曾經說過,個人作為消費者是自由的,但不僅僅是作為消費者的自由。 在消費社會中,所有人的慾望都被經濟化了,每個人的生活都在不斷尋找新貨,喜歡新恨舊成為一種美德。 我們將成為只懂得消費的人,人們將成為消費社會的工具,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你如何接受事物會對別人產生影響
我記得小時候,每當家裡添了什麼東西,全家人都興高采烈。 在過去,物品是如此珍貴,以至於它們就像乙個家庭成員。
而現在,到處都是東西,隨時可以得到,廣告商不斷製造虛假需求,這使得人們對事物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人們不再願意在物件上投入強烈的情感,事物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退化為簡單的商品,只剩下乾癟的使用價值,人們總覺得被外物累贅,“脫節”的概念開始流行。
我們對待“事物”的方式與我們父母那一代人截然不同。 老人愛囤積東西,家裡每個角落都堆滿了舊物,瓶罐罐,購物後捨不得扔掉的塑膠袋。 我對這種囤積感到不滿,因為這會讓本來就很小的房子更加擁擠和凌亂。
後來,我看到了乙個叫“充分利用事物”的展覽,藝術家宋冬展出了他母親一生收集的各種物品,滿屋子的物品展示了乙個普通人的生活,那幅畫深深地觸動了我。 我忽然覺得,乙個人的人生就是由這些瑣碎、複雜、無關緊要的細節組成的,所有的人生痕跡都在這些物件裡。
宋冬的“把東西做到最好”展覽表明,老一輩人特別珍惜事物。 在他們心裡,現在用的東西一定要留著,舊的東西不能丟。 一方面是因為舊物依附於他們的辛勤工作和重要的生活記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看作有前途的人,正如老人常說的,“不要扔掉這些東西,它們以後還能用”。
作為乙個中年人,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你就會明白,“脫離”是無法維持家庭生活的。 三代同堂生活,房子勢必會繼續種植瓶子、罐頭、罐頭和塑膠袋。 一開始可以打架,過一會兒就會覺得很無力,因為是真實的生活場景,生活多姿多彩,混亂不堪,沒有那麼整齊,你只能接受。
自從接受了家裡的瓶子和罐子後,我和父母的關係也改善了很多。 有時候我想,每次媽媽都會拿出乙個隱藏的塑膠袋去買菜,對她來說,也許是一種精神活動,就像她和爸爸每天坐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只是為了買兩毛錢的廉價食物,是他們珍惜的人生經歷,沒有必要批評和阻撓, 他們感到高興,這不可以嗎?
中國人常說他們對待人和事物,接受事物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對待人的態度。 如果乙個人對物的態度粗暴,一被召喚就來來去去,很難看清事物和思想,從不保留任何過去的記憶,這個人可能會成為乙個冷漠的人,精神世界會很貧瘠。
因此,我建議人們重新審視物體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東西。 你要學會感受事物,珍惜事物,重視事物對你生命的干預,接受事物的指引。 比如,可以把幾件有共同記憶的舊家具放在家中,有意識地保留重要的票根,外出玩耍時注意物品給予的靈感,能夠看到時間是如何在石頭上留下痕跡的。
至於現代科技的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保持謹慎的態度,至少不要毫無保留地擁抱現代科技,認為科技進步都是積極的,不加任何檢討。
未來的科技將呈現給世界乙個近在咫尺、永遠無法企及的理想生活,但真正的幸福屬於觸手可及的每一刻。 好在,對於中國人來說,想要回歸人與物的和諧關係,只需要回到三四十年前,就能獲得很多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