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邊接受正式採訪從來都不是獎勵,在競技體育中,雙方都有發言權
2月19日,中國籃球聯合會(北京)體育發布《CBA公司關於調整賽後場邊官方採訪的通知》,引發了**和球迷的廣泛質疑。
在這份通知中,CBA公司表示,從2023-2024賽季CBA聯賽常規賽第三階段開始,即2024年3月6日起,賽後場邊的官方採訪環節將調整為只採訪勝隊的主教練,敗隊的主教練將不再參加賽後的官方場邊採訪。 CBA公司還強調,“為了更好地維護CBA聯賽的品牌形象,要求主教練嚴格遵守聯賽紀律制度,在接受官方採訪時不得發表違法言論。 ”
極目新聞:讓輸家“閉嘴”,無異於捂耳搶鈴
敗訴方會有什麼“不恰當”的言論? 仔細看看過去引起爭議的爭議言論,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裁判! 近年來,CBA引發了大量關於裁判問題的投訴,一些極端的言論和質疑形成了所謂的“採訪現場”,借助社會傳播迅速擴大,引起各隊球迷的爭議,容易引起負面輿論。 但這種藏耳聞聞能讓教練“閉嘴”嗎? 能掩蓋裁判水平低的現實嗎?
對於目前中國職業籃球裁判的執法水平,幾乎所有球迷都認為,如今中國籃球賽場上幾乎所有有爭議的判罰,都不是“收錢吹黑哨”等涉嫌違法犯罪行為,更多的是因為裁判的專業能力薄弱。 既然大家都知道裁判的水平有問題,CBA官員也沒必要用這個來堵住教練的嘴,因為塞子是擋不住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提高裁判的職業水平,讓場上的爭執少一點, 這樣一來,即使輸的一方也不會再談論裁判。
紅星新聞:接受採訪不是獎勵,雙方都有發言權
在場邊接受官方採訪從來都不是獎勵,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裡,雙方都有發言權,這是普遍的看法和做法。 如果只允許獲勝的隊伍發言,這樣的“規則”實際上會形成一種獎勵機制,無形中剝奪了失敗方的發言權,這對失敗的一方是不公平的。 而且,這個“規則”似乎也肯定了輸球方的主教練會發表“違法言論”,這是一種刻板印象,甚至是歧視性的,不僅會給相關球隊帶來不適,也容易影響聯賽的良好氛圍。
如果說場邊的官方採訪不是合適的“發聲”渠道,那麼作為聯賽的管理者,能否提供表達合理訴求的必要平台和機制? 主教練在場邊接受採訪時“轟炸”是違法的,但只給一方“表達權”也是不合適的。 CBA應該三思而後行。
羊城晚報:賽後禁止對輸球球隊主帥進行採訪,所以“一刀切”不可取
如今CBA已經正式取消了對輸球球隊主帥的賽後採訪,可以說是“防患於防”,畢竟輸球後的教練往往比較興奮,贏球後的教練通常心情愉快,很可能不會發表有爭議的言論。 CBA解決問題的方法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一刀切”的方法根本不可取。 就像球場上的球員一樣,教練在場外的言辭也體現了競技體育的魅力,即使教練們有時言辭過激,但也是他們真實感受的體現。 更何況,現在CBA公司已經因為教練和球員的不當言論而處罰了,這是非常及時的,現在官方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恐怕幾乎所有的教練和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都只會保持沉默。
另一方面,對於想要獲得關注的教練或球隊來說,這樣的舉動不會產生標準化聯賽紀律的效果。 在自我**時代,每個團隊和教練都有通過社交**發聲的渠道,不允許他們接受官方採訪,教練甚至可能以更激烈的方式發洩情緒。 取消賽後採訪不會抑制教練的暴力反應,反而會傷害球迷的感情,他們希望在賽後第一時間從主教練那裡了解更多比賽情況。
黃河評論郵箱:zghhpl@163com)
統籌單位:陳若松。
編輯:任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