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計畫以先進核**為主力,第一波攻擊將包括131枚核飛彈或核**,旨在摧毀北約軍事力量、通訊中心和交通樞紐等關鍵目標。
這個計畫不是虛構的影視情節,而是1964年在蘇聯及其領導的華沙條約組織發生的秘密行動計畫。
當時,蘇聯主導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計畫的制定,該計畫試圖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霸權”。 很明顯,在蘇聯人眼中,這場戰爭將是一場核戰爭。
根據這一計畫,華沙條約組織將在戰爭爆發後乙個月左右基本上摧毀或控制北約的主要軍事目標和機構,從而削弱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存在。
直到1994年7月,蘇聯解體兩年多後,該計畫才首次被西方發現
那麼,華沙條約指定的這個“三戰”作戰計畫的細節是什麼呢? 蘇聯在什麼影響下制定了這個計畫? 華沙條約組織為這個計畫做了什麼準備?
1.世界兩大勢力範圍的“冷戰” 1946年3月5日,邱吉爾在訪美期間來到密蘇里州,在當時杜魯門在美國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演講,極力批評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 這篇演講被稱為“鐵幕演講”。
蘇聯對此反應強烈,史達林在十天後作出有力回應,將邱吉爾和其他西方領導人視為現代希特拉,並將這次演講視為杜魯門通過邱吉爾發表的“冷戰宣言”。
從此,美蘇冷戰正式開始。
在以蘇美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之間,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全力以赴爭奪權力,擴大勢力範圍,壯大實力,形成了明顯的對抗。
在此期間,美蘇集團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時公升級,甚至到了按下核按鈕的地步。 但雙方也都知道,一旦發生核戰爭,雙方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因此,在緊張的時刻,美國和蘇聯都不願意輕率地挑起戰爭,儘管各自努力避免直接衝突,但還是發生了接近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事件。
2.緊張局勢後的“衝擊計畫” “我們的情報部門已經發現美國人在土耳其,義大利和西德部署了核飛彈......1959年,這一訊息來自蘇聯內部,立即引起了高層的強烈關注。
美國在華沙條約組織“大門”部署飛彈對社會主義陣營構成了重大威脅。
為了保持戰略平衡,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雪夫努力迫使美國撤回部署在土耳其、義大利和西德的中程彈道飛彈。 然而,由於未能實現相對戰略威懾,他的努力一直無效。
就在赫魯雪夫感到困惑的時候,1959年初成立的古巴共和國給了他新的希望。 當時,古巴與美國關係密切,對社會主義了解不多,與蘇聯等國沒有接觸。
然而,從1959年6月開始,情況發生了180度的變化。 美國在古巴追求霸權,並試圖控制整個古巴。
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領導下的古巴並不是乙個弱小的對手,他們對美國的霸權行為極為不滿,並採取了相應的**行動。
直到1961年初,美國才宣布與古巴斷絕外交關係,以迫使古巴屈服並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
儘管古巴仍然不願屈服於美國的力量,但他們在壓力下轉向了美國的宿敵蘇聯。
蘇聯欣喜若狂地看到美國在家門口陷入困境,毫不猶豫地答應幫助古巴,並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使古巴在美國的重壓下保持獨立。
蘇聯的友好援助使古巴領導人對蘇聯和社會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蘇與古巴的關係在短時間內迅速公升溫。
1961年4月15日,一群古巴流亡者在美國的支援下,駕駛B-26轟炸機在兩天內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古巴,摧毀了五架飛機。
截至4月17日,有1 500名雇傭軍對古巴豬灣發動襲擊,企圖占領古巴領土。 然而,這支部隊只堅持了三天就被古巴軍隊擊退,其中三分之二被俘,90人被殺。
這一事件再次讓古巴和國際社會看到了美國可恥的一面。 與此同時,古巴完全轉向蘇聯,在國內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將國家制度改為社會主義,卡斯楚領導的執政黨成為古巴共產黨。
在成功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後,蘇聯意識到制衡美國核飛彈的機會已經到來。 因此,1962年7月,一批被拆除的中程飛彈和轟炸機與3,500名軍事技術人員一起從蘇聯秘密運往古巴。 蘇聯計畫在美國的“家門口”部署核飛彈,以回報他人的恩惠。
儘管這次行動仍然是機密的,但它是由美國偵察機發現的。 1962 年 10 月 15 日,當甘迺迪得知這一危險事實時,他決定採取果斷行動,與蘇聯針鋒相對。
10月22日,甘迺迪通過全球廣播宣布,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核飛彈,以向蘇聯施加**壓力。 兩天後,美國派出一支由8艘航空母艦和90艘航空母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前往加勒比海,嚴密封鎖古巴海域。 與此同時,美國的大量核飛彈安裝在發射台上,等待發射命令,世界各地的所有軍事基地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此時,核戰爭的陰影籠罩著整個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 眼看局勢失控,赫魯雪夫感到有些著急。 他在古巴部署飛彈的初衷只是為了向美國施加壓力,但他沒想到甘迺迪會如此果斷,準備與他同歸於盡。 為了緩和局勢,赫魯雪夫於10月26日通過信件與美國溝通,希望避免兩國之間發生核戰爭。
最終,在美蘇博弈中,蘇聯接受了失敗,同意從古巴撤出飛彈和轟炸機,拆除古巴的飛彈發射台。 為期13天的“古巴飛彈危機”在驚心動魄的局面中落下帷幕,甘迺迪大獲全勝。
另一方面,赫魯雪夫無法輕易忍受這種屈辱,並深刻地總結了失敗的原因,認為核彈數量少和準備不足是比賽缺乏信心的主要因素。
在這種背景下,赫魯雪夫在兩條戰線上採取了措施。 一方面,他在國內大力擴大自己的核武庫,另一方面,他開始制定一項龐大的作戰計畫,即今天仍然令人恐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計畫。
該作戰計畫於1964年在蘇聯和華沙條約國家的絕密條件下完成,涵蓋了17頁的核戰爭。
按照計畫,一旦社會主義陣營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的嚴重威脅或攻擊,就立即發動大規模反擊。 首先,華沙條約組織將從各個飛彈發射基地發射一百多枚核彈頭,目標是北約的主要軍事基地,交通樞紐和機構等目標。
核彈爆炸90分鐘後,利用北約部隊無法組織有效防禦和反擊的時間視窗,華約地面部隊,包括300萬士兵、10,000輛坦克、25,000輛裝甲車和5,000架飛機,將冒著核輻射的風險,從三個方向向歐洲內陸推進。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將直接成為西德、紐倫堡、斯圖加特和慕尼黑等主要城市的頭條新聞,波蘭軍隊將迅速推進到日德蘭半島,而蘇聯軍隊作為中國軍隊的主力,計畫在六天內占領西歐的主要工業區。
在第一階段的軍事目標完成後,華約三方軍隊將繼續前進,其餘華約國家的軍隊也將陸續加入戰場,在乙個月內占領西歐大部分地區,最終迎來與美英的最後決戰。
按照計畫,蘇聯在擊敗美國和英國後,將走上世界霸權之路,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和全球主人。
然而,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作戰計畫,到底是乙份長達17頁的計畫,還是真的按照計畫準備?
3.一切都準備好了,箭頭也準備好了 “俄羅斯人起草了(戰爭)計畫大綱,而華沙條約組織**的領導人負責制定詳細的軍事計畫,包括前線作戰、軍隊部署和裝備等具體問題。 這是西方學者提供的資訊,他們研究了先前開發的蘇聯核戰爭情景。
1964年,蘇聯制定了核戰爭計畫,並傳達給華東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並制定了更詳細的計畫。 這些計畫非常詳細,令人驚訝的是,華沙條約國家已經為戰爭做好了準備,並嚴格按照計畫進行了動員。
當時,華沙條約組織在東歐和北約國家之間的邊界上駐紮了大量軍隊。 東德軍隊人數達到200萬,擁有7000輛坦克、6500輛裝甲車和700架飛機。
核戰爭計畫傳達後,華沙條約組織的最高指揮官對軍隊進行了各種特殊訓練,以適應核戰爭的作戰強度。 士兵們仍然緊張,85%的時間都處於戰備狀態,一旦計畫實施,他們就能夠在接到動員命令後兩小時內迅速前往戰場。
這不僅適用於陸軍和空軍,也適用於海軍。 華沙條約組織的海軍進行強化訓練,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出海的時間都不到乙個小時。
此外,飛彈發射器並非閒置,始終處於能夠立即發射的狀態,瞄準各個方向的所有重要北約目標。
然而,華沙條約的充分準備並不侷限於軍事層面。 根據計畫,華沙條約組織已經確定了3萬多人接管西德的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 他們的名單和職位都詳細列出,接管過程極其完整,**人員**等專案都已製作完成。
接管西德後,流通中的貨幣已經確定,甚至所有的貨幣都已經印製完畢,準備在接管正式完成時投入使用。
除了主要人員、機構和物資外,華沙條約組織還準備了士兵榮譽勳章,該勳章可能參與占領西德,將在勝利後立即頒發。 此外,西德被占領後使用的所有交通標誌都是定製的。
這些詳細的計畫不僅存在於華沙條約國家的計畫中,而且在實踐中也得到了實施。 這種姿態讓人無法認為蘇聯的核戰爭計畫只是空談,但實際上它已經付諸行動,為戰爭做好了一切準備。
一位前蘇聯軍官曾經說過:“是的,我們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我們有詳細的計畫、制服、裝備、防毒面具等,我們隨時準備開戰。 ”
在《華沙條約》的充分準備下,雙方的對抗變得更加激烈。 古巴飛彈危機後,蘇聯擴大了核武庫,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核彈頭的數量終於超過了美國。
再加上他們精心設計的核戰爭計畫,蘇聯顯示出對資本主義陣營的明顯優勢,表現得更加自信,甚至傲慢。
與此同時,美國仍然堅持霸權主義和冷戰策略。 當時兩大陣營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得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在一點點“小火花”下爆發。
然而,隨著20世紀90年代的到來,蘇聯龐大的體系開始出現內部問題。
四、紅旗落地,計畫破滅 “12月29日,波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波蘭人民共和國正式更名為波蘭共和國。 1989年,歐洲社會主義陣營之一的波蘭率先進行政權更迭,走向資本主義。
波蘭的權力更迭就像第一張倒下的多公尺諾骨牌,在匈牙利、東德、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東歐許多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接踵而至,共產黨和工人黨失去了政權,這些國家轉向了資本主義制度。
在“東歐發生劇烈變化”之後,大多數華約成員國的政權成為第乙個關注華沙條約組織20多年前制定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計畫的政權。
不僅如此,這些國家還將前政權未能銷毀的綱領文字和相關材料交給西方國家進行研究。
1991年聖誕節當晚,戈巴契夫通過電視講話宣布辭去蘇聯領導人職務,並將蘇聯的核密碼箱交給俄羅斯的葉爾欽,正式標誌著蘇聯解體和15個獨立國家的成立,結束了兩大英雄爭奪霸權的時代。
回首當年,美蘇為了推行霸權主義、競爭自衛,制定了這樣的計畫,而制定這樣的計畫,是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的。
可以想象,不僅蘇聯有這樣的計畫,而且美國可能已經制定了類似的計畫,如果不是更激進的話,儘管美國作為冷戰的勝利者,不太可能公開這些計畫。
當然,這些事件都是歷史,現在最重要的是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為現在和未來提供寶貴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