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豫園體驗中國傳統技能,在當地中學與中國同齡人會面,並追溯歷史足跡......復旦大學中美交流
1月26日-29日,作為董事長的小嘉賓,美國馬斯卡廷高中24名學生代表團在上海參加了2024年“體驗上海,認識中國,實踐中國”中美青少年友誼活動,現場體驗了中國城市的魅力和傳統文化。
去年11月,**總統出席了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由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辦的歡迎宴會。 總統在歡迎宴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宣布,中方願意在未來五年內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 今年1月4日,總統回覆來自美國愛荷華州的朋友莎拉·蘭迪(Sarah Landy),歡迎馬斯卡廷的學生參與該專案。
1月24日,馬斯卡廷高中學生代表團應邀來到北京。 小嘉賓們參觀了紫禁城,攀登了長城,然後前往河北石家莊外國語學校,以“語言夥伴”的形式與當地學生互動。
長城是我最喜歡的景點,如果有機會,我會回來的。 馬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Zaye Ghifty Waye說。
26日抵達上海後,馬斯卡廷高中的學生參加了中美青年交流活動。
1月28日,美國馬斯卡廷中學師生在上海豫園酒麴橋上合影留念。 新華社記者 王翔攝 在上海市中心,馬斯卡廷高中二年級學生Maisie Yam Hayes說:“從高層建築的頂部看上海的景色太壯觀了! ”
在Yu Garden,同樣是二年級學生的Kenia López對製作糖果人偶的藝術情有獨鍾。 在非基因繼承者的指導下,她吹出了乙個小狗形狀的糖偶。 “整個過程非常有趣,對我來說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老師耐心地指導我們,我嘗了嘗糖偶,味道不錯。 她說。
瓦萊向記者展示了他製作的香囊:“我把壓碎的橙皮、檸檬等放進去,我會把這個香囊帶回去儲存。 ”
同學們還來到復旦大學,學習了中國古籍的裝訂修復技術,體驗了古代造紙的方法,還參觀了歷史建築香匯堂。 1984年4月30日,當時的美國里根在這裡發表演講。 今年的現場視訊在活動現場錄製,回顧了這一歷史時刻。
我體驗過造紙,用錘子敲紙漿很有趣,我了解了中國古代造紙的過程。 馬斯卡廷高中一年級學生娜塔莉·安妮·保爾森(Natalie Anne Paulson)說。
在復旦大學附屬第二學院,該校的民樂團為遠道而來的朋友準備了《西洋雙陸棋》等中國傳統音樂表演。 來自兩國的學生也被分成四組,圍成一圈坐在地板上玩遊戲,根據手中卡片上的提示分享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兩國學生通過交流和互動加深了友誼。 比賽結束後,同學們還體驗了剪紙、編織中國結、製作春捲等傳統習俗。
1月28日,復旦大學附屬第二學院的學生向美國馬斯卡廷中學的學生介紹中國結。 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很高興見到中國朋友,之前我在石家莊認識了我的第乙個中國朋友,她的英文名字叫Lucy。 雖然有時存在語言障礙,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交流,我們還想出了創造性的交流方式,比如繪畫。 海耶斯說。
來中國之前,我**微信,聽說中國人廣泛使用這種社交軟體,我也留下了乙個中國朋友的***Waye說。
擔任此次活動英文主持人的復旦大學附屬第二學院的初中生謝天一說:“我印象中美國學生比我們更外向,但實際接觸後發現他們的性格也不同,希望他們回去後能把這段經歷分享給朋友。 ”
1月29日,馬斯卡廷高中同學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參加舞龍體驗活動。 新華社記者王翔攝 在復旦大學附屬高中,中美學生分組參加書法、機械人和舞龍活動。
機械人體驗是我最感興趣的。 我知道一些簡單的程式設計,很高興看到中國如何發展技術。 海耶斯說。
中國傳統文化令人著迷,我很享受這種體驗。 帶隊參觀的馬斯卡廷初中校長Jennifer Lee Friedley表示,她在豫園寫下了“傅”字,並參加了復旦中學書法小組的活動。
“來自兩國的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發現了彼此的相似之處,”弗里德利說。 我覺得中國學生很容易相處,他們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 ”
我們非常感謝校長邀請我們參加美中學生交流專案,我們對此深感榮幸。 邀請50,000名學生來中國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我認為中國以這種方式真正展示了其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悠久的文化傳統。 年輕人代表著未來,關愛他們是愛世界的最高形式。 弗里德利說。
29日傍晚,夜幕降臨,小嘉賓們登上遊輪,參加中美青少年友好活動總結會。 兩國青年代表上台分享交流活動的收穫,並參與晚會表演。 船外的河風微風拂面,船艙內溫暖。 在歡聲笑語中,他們告別了彼此,播下了友誼的種子,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相遇。
製片人:霍曉光。
策展人:陳芳。
記者:楊凱, 王翔, 陳傑, 吳振東.
編輯:楊洋,王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