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知名老麵包店85度,滿是“失意”的上海老人》的文章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文中的老人經常出現在上海靜安區彭浦新村一家85°C的麵包店裡,這裡將成為每個工作日中午到下午老人打發時間的固定場所。
視覺中國。
事實上,被老人“占領”的麵包店遠不止於此。 一月份的乙個工作日下午,我在上海閔行區看到兩家星巴克和一家麥當勞,裡面全是老年人。 他們要麼聚在一起聊天,要麼乾脆找個角落坐下來,用**軟體播報當天的最新情況,有的情侶,每人乙個座位,靠在後面打個盹。
一家咖啡店的店員告訴我,房間裡大約30%的老年人“沒有點任何東西”。 “我們不能把他們趕走,實際上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我已經習慣了。 這位年輕的店員說,有時候在這裡見到叔叔阿姨,就像在老家見到退休的父母一樣,“店開門了,給老人乙個休息的地方就好了。
咖啡館和麵包店幾乎滿足了老年人想要的所有元素:溫暖、離家近、很多同齡人和便宜的東西。 正如上述熱點文章所說,“在老年人的生活中,確實缺少這樣的公共空間”。
上海是目前中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上海的許多適齡做法值得在全國範圍內複製和推廣。 例如,遍布上海的老年餐服務點和老年食堂,以實惠、清潔的方式,有效解決了老年人和附近白領的一日三餐需求。 例如,幾乎每個社群都有日托中心和養老院,公開透明,為殘疾老人、半殘疾老人、剛做完手術、無人照顧的老人提供支援服務。
在上海養老服務平台上,所有養老服務場所都有聯絡**,有些地方不僅有座機,還有手機號碼。 養老服務中心2279家,日托中心921家,養老院2034家。 在上海黃浦區最中心地帶的一家養老院的主頁上,寫著一張床加護理的每月費用約為2700元至3300元。
然而,為什麼老年人仍然覺得“周圍沒有公共空間”呢? 我進一步打聽,發現上海實際上有6248個老年人活動室,487個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3720個睦鄰點。 從理論上講,這些可以為能夠照顧自己的老年人提供公共空間。
但老人為什麼不去呢? 我開啟了上述幾個活動空間的主頁,每個空間都展示了自己的“配置”——位於北郊某小鎮的綜合性老服務中心,面積1050平方公尺,有書桌、電腦、會議室、躺椅、按摩椅、談話室; 在南郊某小鎮的老年日間服務中心,有8張單人沙發,每張沙發都整齊地疊著一條小毯子,還有配備爬樓梯機和跑步機的健身房,還有潦草地寫著幾本書的閱覽室; 中心城區200平方公尺的餐飲中心,設在安保人員看守的養老院內; 中心城區一處住宅小區,88平公尺的空間隱藏在一處寬約七八公尺的鐵欄門內,房間空無一人; 在北郊,睦鄰點位於村委會辦公室,在150平方公尺的空間裡,有一張舊桌子,三個舊凳子,一把掃帚和簸箕。
視覺中國。
一位在養老服務行業工作了五年的社工說:“我認為我們需要反思。 我們社群的老年服務設施是為誰建造的? 設施越來越多,但老人服務多少? 我們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
我注意到,公共養老金空間雖然真誠,但缺乏溫暖; 有空間,但缺乏操作。 比如基層街道、村居委會已經劃出了100多平方公尺甚至上千平方公尺的空間來服務老年人,在每一寸土地都寶貴重重的上海,可謂是“誠意十足”,但這些空間缺乏溫馨的布局,有的還裝有空調, 但它們不能長時間使用;有些規定了開門和關門的時間,但可能並不總是有人負責開門和關門; 雖然有些人購買了健身設施,但未必考慮到這些設施的“老化”,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無法“爬”爬樓梯機。
空蕩蕩的**養老金空間與任何“操作”無關。 這些空間大多還處於“老年舞蹈隊排練”的小眾層面,每次使用,可能都要向居委會工作人員申請並報告。 乙個重要原因是,養老空間一般設定在基層部門的辦公空間內,門隨著員工的通勤時間而開閉。
據國家衛健委資料顯示,預計到“十四五”期間,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3億,佔比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2035年前後,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4億,佔總人口的30%以上,進入嚴重老齡化階段。
面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否盡快利用養老服務空間,能否提公升運營能力,是擺在眾多城市管理者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作者:王業傑。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