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莊嚴的懷仁堂奏響了響亮的國歌,邁著穩健的步伐走上講台。 彭震宣讀授銜授獎令後,幾位開國元帥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頒獎典禮。
其中,排名前十元帥第一的朱先生自然是排名第一的,但屬於他的軍銜順序不是第一名,而是004,也就是第四名。
那麼001號到底是誰呢?
雖然我軍在新中國成立前沒有實行軍銜制,但這並不意味著軍銜制是沒有必要的。 只是當時我軍忙於各種革命戰爭,沒有實行軍銜制度的條件和時間。
在抗美援朝停戰談判期間,沒有軍銜制度的弊端顯現出來。 美軍覺得,按軍銜任命談判代表是一種互通的方式,但由於我軍沒有軍銜制度,雖然派出的將軍的職位與對方差不多,但我方沒有軍銜就比較尷尬了。
因此,從那時起,我軍就開始為軍銜制做準備,直到1955年才開始正式授予頭銜。
因為軍銜制度起步比較晚,我們無法知道那些已經死去的將領會被授予什麼軍銜,比如葉婷和任碧石。
那麼,這個數字 001 會是 *** 嗎?
答案是否定的。
本來,我軍的軍銜制度是仿照蘇聯的,比如史達林作為國家元首是大元帥的軍銜,對應的***也應該是大元帥。
一開始,大元帥的**都做好了,除了款式和元帥的制服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肩章和臂章。 這些東西都是手工製作,用純金線繡製而成。
但是對於***來說,這樣的衣服穿起來太不舒服了,他的衣服上滿是補丁,他不願意扔,這樣的衣服他穿不了,不適合站在人群中,所以他不想要。
而且,當時參與軍銜評審的人很多,軍銜的數量也是量化的,所以如何滿足大家是乙個難題。
所以***乾脆擺了擺手,不想要這個軍銜。 **本來也是在軍銜考核中,但是聽說***辭去了大元帥的職務,都說不要軍銜,對他們來說,這些東西並不重要,只要能為人民服務就行了。
所以,原本為他們準備的勳章序列號也是空的,朱先生的軍銜順序和勳章序列號基本一致,都是004。
基於這種推測,任命令 001 也應該是空的,不會授予任何人。 這句話一直被大家所接受,但2015年的一則新聞卻徹底推翻了這一猜測。
001號存在,是十大元帥之一。
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原副總編輯董卓來到何曉明家中,希望能收集到元帥生前的一些資料。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困擾人們多年的謎團終於揭開了,發給何先生的軍銜令上,寫著001號!
當時幾個工作人員面面相覷,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難不成是寫錯了? 但這個想法馬上就被打消了,這個命令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需要多方審查,怎麼會錯。
再說了,這是***個人決定的,不能這麼隨便,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那麼,**是怎麼想的呢?
乙個更合理的假設是,因為何老總是第乙個發動南昌起義的人。
朱老雖然是紅軍之父,但他對南昌起義的貢獻卻不是第乙個。 在***看來,雖然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都成功地組建了一支軍隊,但從時間上看,南昌起義是在秋收起義之前,所以建軍節定在了8月1日。
蔣介石翻臉不認人後,中國革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在此之前,我們黨的重點不是軍隊,而是大部分從事政治工作,所以在建黨初期,我們控制的部隊數量很少。
當南昌起義的領導人決定發動武裝起義時,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他們手頭有什麼部隊。
首先是葉婷掌握的軍隊。 早在國民革命軍抵達武漢時,領導人就開始準備發展自己的軍隊,這支軍隊以共產黨員葉挺率領的獨立團為基礎。
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武漢擴編,葉挺的獨立團改編為第25師,原獨立團改為第73團,其指揮官是後來的開國將軍周世帝,其餘領導人也是共產黨員。
南昌之戰後,大批兵力調去支援,葉挺留在武漢組建新軍,他趁此機會召集留在當地的獨立團成員,組建了新的第75團,也是黨員直接率領。
1927年,葉挺被調任第11軍第24師師長,雖然此時的張發奎司令員對共產黨員沒有敵意,甚至大膽任命了我黨人員,但還是有一些防衛心,雖然有些部隊裡共產黨員很多, 但沒有直接的領導。
不過,葉婷在北伐戰爭中功勳卓著,當時在軍隊中的威望很高,下級士兵也習慣了服從上級的命令,所以第24師團也可以說是在葉婷的控制之下。
另一支主力是何先生率領的第二十軍,是他自己率領的後裔軍,就連他參加北伐戰爭也是自願加入的。
然而,這樣的勢力自然引起了蔣介石的嫉妒,在這支勢力的巔峰時期,人數達到了2萬人。 於是蔣介石以整頓的名義當場解雇了一萬多人。 南昌起義前,第20軍雖然是陸軍編隊,但尚未完全建立,只剩下兩個師,只有7500多人。
不過,南昌起義的總人數卻是一萬多人,有了這支隊伍,起義部隊可以說是如虎同舟。
但比起葉婷的隊伍,第20軍有乙個更獨特的位置,那就是軍長**當時還不是共產黨員,卻擔任過叛軍總司令。
為什麼?
賀先生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吃不飽穿暖,這是當時窮人的普遍寫照。 但**從小就有反抗精神,他想和這些剝削勢力戰鬥到底。
第乙個給他指引的是孫中山先生,為了響應他的號召,賀先生開始在當地組織農民暴動,反對地主和士紳,依靠兩把菜刀,拉起了一支起義軍。
後來,他慢慢晉公升為旅長和師長,直到他最終成為一名軍事指揮官,他才30歲出頭,年輕有為。當時,當許多勢力相互爭鬥時,他成為人們爭奪的物件。
此時,共產黨是最弱的,它甚至沒有自己的軍隊,它遇到了蔣介石的**,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但是,他以黨外人的身份挺身而出,幫助我們黨建立了第一支軍隊。
早在軍閥混戰這麼多年的時候,何先生就看清了這些人的本質,不是反抗舊社會,而是爭奪名利。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接觸到了對他產生深遠影響的共產主義思想。 大革命期間,大家都在積極地為國家的未來建言獻策,他聽取了許多國民黨人的意見,他們不贊成,只是對共產黨人的建議表示讚賞。
此時,他的理想和目標已經與我們黨一致。
1926年,共產黨員周義群來到他的隊伍中宣傳共產主義思想,他只聽了三天就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但當時,還是第一次有他這樣的高階將領選擇加入,周一群無法代表組織做出這個重大決定,只能先告訴他:“等你的條件足夠了,自然會有人找你。 ”
至於入黨,他在組織上非常謹慎,也經歷了很長的考察期。 有一種說法是,他申請入黨的次數超過70次,雖然他自己回憶說沒有那麼多,但確實有幾十次。
雖然他還沒有通過入黨考試,但他已經完全站在共產黨一邊,反革命政變後,其他隊伍正在大規模逮捕共產黨員,為了安全起見,地下黨員正在計畫撤離。
但是,他找到周義群,直接表達了他的態度,不僅不抓共產黨人,而且要大力支援他們的工作,對付隊伍中的反動分子。
當軍隊中有人決定加入共產黨時,他從不詢問,有一次軍官猶豫要不要問他,他直接勸說他們盡快加入。 這時,他雖然不是共產主義者,但比共產主義者要好。
所以當他得知自己要發動南昌起義的訊息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沒有人懷疑他的決心,總部直接設在他家裡。
作為起義軍主力的首領,葉和何無疑是這次起義的最高領袖,他們成為了總司令。 這場起義也被一些人稱為“赫耶叛亂”。
不過,此時的**並不是名義上的總司令,而是代理總司令,不是出於對他的不信任,而是因為當時總司令被安排了另外乙個人,那就是第二方面軍總司令張發奎,起義主力的老上司。
本來他對我們黨的態度還比較溫和,但後來逐漸向汪精衛靠攏,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總司令的職位空缺了。 **儘管有名字**,但它實際上是真正的總司令。
頒獎典禮結束後,幾位元帥在休息室裡談笑風生,陳先生對他開玩笑說:“閣下,您打響第一槍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今天會成為元帥? ”
元帥? 害怕,我什至沒有想到這個鏡頭,我只是想著如何做好這個鏡頭。 ”
對他來說,這些榮譽並不重要,帶領窮人翻身是他當初的想法。
* 元帥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