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馮志明先生前往法蘭克福探親,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爆發時,他被困在德國,被牢牢封鎖在家鄉。 在這種巧合下,他萌生了創作的衝動,2020年5月和6月,他開始創作《雲夢澤》(國內版)和《人生異國》(海外版)——這部作品的構思在2008年就形成了,可見構思時間長。 ** 這應該是這場世界級大流行的意外成果,雖然不值得慶祝,但也多虧了它。
多年來,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工作。 我們讀過他的《楚國八百年》,應該是一篇史文,因為先秦時期的史料不一致,又忙於日常事務,所以連篇寫了八年。 他認為,這應該是一本讀書筆記,一種敘述風格,一種輕快幽默的語氣來講述楚國的過去。 這種主題經久不衰,該書已在中國大陸和海外以正體中文出版了兩個版本。
雲夢澤寫完後,馮志明先生有一種衝動,要我讀一讀。 他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歐洲和澳大利亞工作了幾年的國際背景,以及我和他差不多同時在江漢平原長大的原因。 因為平時忙於平凡的事務,這是一篇初稿4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怕自己承受不了這次閱讀的重量,所以作者用縮略語來介紹它的寫作特點等形式,把這部長篇作品壓縮成一萬多字讓我看懂, 想著看完之後,我會和他討論一下。《雲夢澤》始於歐洲,結束於德國; 他用40多萬字的篇幅,描寫了江漢平原的三個時代——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代和當代改革開放時代。 在我看來,應該像《白鹿平原》一樣,至少50萬字,結構巨集大,人物眾多,這樣才能講得更完整。
或許是因為背景等原因,我仔細讀了《雲夢澤》,連他都驚嘆於他的虔誠程度,幫他改正了不少文書錯誤,我們進行了多次激烈的討論。 現在馮左已經定稿了45萬字,我花了乙個週末的時間從我的角度來解讀這篇**,我願意和讀者和評論家做一些有益的討論。
這個**視角是很新的。 在寫的三個時代,特別是在建國時代的運動中,水鄉湖畔的人們甚至用漁民的懷舊色彩批評街頭,幽默生動,甚至讓人發笑。 而尹志巨集則把老洋當外國招牌,惹得全市各界紛模仿,數十萬人被西化,甚至驚動了外媒。 尹的母親是一名醫療專業人員,回到城裡後瘋狂地嘗試製作激素菜餚,導致該市人口直線下降,目前的情況令人擔憂。 這種象徵性的寫作方式給了作品很大的伸展空間。 《雲夢澤》中傳教士在水鄉澤國的傳教經歷,讓我想起了《豐胸肥臀》中的人物,我把兩者對比,覺得各有特色,不相上下。
關於家鄉,並不是他在這裡看不到希望之光,李如姬這一代梁一珍抱著“這和平之地就是他的家鄉”的心態,是明智之舉。
從巨集觀角度看,第一篇文章涉及歐洲文化史,以教授、梁一珍的研究方向,預言了歐盟的未來和資本主義從歷史舞台上的退出,批判了帝國主義的醜陋行徑,無情地嘲諷了潘岩對形勢的依戀。 從歷史深度上判斷,雖然說目前信奉西方宗教的人有幾億人,但可以從唐、元、明、清三代的史料,以及20世紀50年代中西方的宗教爭論來判斷。
我非常贊同魯迅先生的觀點:“有地方色彩的東西,很容易成為世界。 “我因為國外站,在歐澳有幾年的經驗,我覺得雲夢澤以後如果出國的話,應該能充分估計可能的政治影響,總的來說,應該能增強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和親近感,揭示東西方文化的共性,揭示人類精神世界的共性。
《雲夢澤》的作者在開篇就寫到了自己的家鄉,很多有能力的人都出去沿海定居,在江浙定居,其他地方已經是時代氣息了。
其他地方的人,好吧!
武漢,2021 年 9 月 15 日。
2021年11月8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