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4000年前,彩繪龍紋陶盤,被譽為“中國第一龍”的綠松石龍器,精美的鄧鐘雕像附在兩......回頭看卷尾龍龍的身影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之一,自然是國寶上不可或缺的。
龍年春節期間,不少遊客選擇前往中國考古博物館進行一次“獵龍”之旅,希望能在這裡找到真正的“中國龍”。 出土於二里頭遺址的一處高等級貴族墓葬的綠松石龍器,其耗力巨大、製作精良、體積大,在中國早期龍像文物中極為罕見,是中國龍像演化過程的關鍵節點。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中,它仍然處於出土狀態。 農曆新年大四那天,邢先生帶著12歲的兒子從石家莊到北京看它的真面目,還隨身攜帶了一本“參考資料”,“我兒子很喜歡歷史,我們來之前做了功課,一定要來龍年看龍。 另一位觀眾則在文物圖畫卡上,仔細記錄綠松石龍形器皿等文物的名稱、尺寸、年代等基本資訊,這是博物館文創店春節期間推出的20餘款文創新品之一。
除了“中國龍”的代表性文物外,更多的“龍”元素需要觀眾在博物館的眾多文物中仔細尋找。 “好女人”銅板上精緻複雜的龍紋,千百年來,其威嚴絲毫沒有減弱; 在西周裝飾件的銅輪上,龍頭咧嘴笑; 造型可愛、裝飾精美的鄧中尊,有著生動的回頭捲尾猴龍......在他的胸部和臀部
7歲的小謝站在白地上的黑花龍鳳紋瓷平鍋前,手裡拿著《考古獵龍記》反覆比對著紀念印章的龍形圖案,“媽,我怎麼不覺得是這個? 母親招了招手,讓蕭謝轉向展示櫃的後面,“前面是鳳凰,後面是龍,這不對嗎。 ”
2月初,博物館常設文物展也再次“新”,自然不乏龍元素,婦人墓出土的玉龍、龍紋石鐘等10件文物再度亮相,其中玉龍已被列入“銀旭”特郵。 “我們在8天的春節假期期間'不打烊',希望能迎來更多的觀眾。 據中國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館內還為觀眾提供“尋龍”指導,特別是新年“獵龍”互動體驗活動的推出,部分活動將持續整個龍年,觀眾可根據文物標本的線索或輪廓圖進行簽到, 並獲得相應的文物印章。“祖祖龍”紅包、“龍轉天下”冰箱貼等“龍文創產品”也等著觀眾來選購。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