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獨家報道。
據人口統計學家估計,“十四五”時期是中國應對老齡化的最後時間視窗。 發展白銀經濟,助力民生發展和福祉,時間緊迫,任務艱鉅。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我國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基本國情。 2024年初,第一次常務會議將聚焦老年人,研究發展銀髮經濟、改善老年人福祉的政策措施。 緊接著,1月15日,**辦公廳發布了我國首份以“銀髮經濟”命名的政策檔案——《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民經濟和民生。 正如中國老齡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所說,出台首個“銀髮經濟”政策,既是我國應對年輕社會向老齡化社會深刻經濟轉型的重大舉措,也是在全球經濟低迷、老齡化複雜演變的背景下,未來保持巨集觀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把握的新戰略方向。國際國內經濟矛盾。
國民經濟和民生是中國的一句固定詞,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的內在邏輯和實踐方法。 1月至11月,城鎮地區調查平均失業率為52%, 04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9%,即 07個百分點; 截至10月底,全國已有3298萬人脫貧,超過了3000萬人的目標......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但民生改善力度將持續加大。 因此,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達到111個4%,增加25%3個百分點。
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形成良性迴圈的重要標誌。
但是,面對這樣的好局面,我們仍然不能盲目樂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資料,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佔全國人口的211%。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中等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加劇帶來的挑戰是全方位的。 這不僅會導致勞動力減少、社會產出下降和創新有限,而且還會增加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的支出,給財政帶來壓力。 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健康問題的增長也會給醫療保障體系等帶來挑戰。 相應地,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銀髮經濟雖然“初具規模”,但仍面臨供貨量少、供給服務質量低、養老詐騙頻等多重挑戰和考驗。
據人口統計學家估計,“十四五”時期是中國應對老齡化的最後時間視窗。 發展白銀經濟,助力民生發展和福祉,時間緊迫,任務艱鉅。
但值得一提的是,首個“銀髮經濟”政策提出了新的思路,明確提出在發展方向上,要促進企業和產業的協調融合。
1、相互促進,達到“1+1>2”的效果;在政策引導上,要注重事業與產業的良性迴圈,促進互補; 在監督管理方面,要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規範健康發展的實現。
發展白銀經濟不僅有利於當下,也有利於長遠,民生經濟共同發展的美好圖景即將到來。
小康“ • 中國小康網獨家文章)。
本文刊登於2024年2月初的《小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