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先生是乙個特別焦慮的人,他說,我是乙個人,大腦不聰明,反應有點慢,凡事都比別人慢半拍,我感覺很多機會都沒有抓住,當我反應過來的時候,我已經被別人拿走了,唉,好難過,我每天都焦慮得睡不著覺, 我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更聰明,像其他人一樣反應更快、更敏感。
實際上,反應遲鈍並沒有錯。 俗話說,慢事就是圓。
在武術**中,有一種說法,世界上的武術只有速度快,牢不可破。 意思是,只有你足夠快,你才會不被打破。 但是,如果把這個概念放在日常生活中,一味追求速度和反應能力,就會被快節奏引入歧途,失去生活的樂趣,失去活在當下的能力。
心理學上有乙個詞叫鈍感性。
作家渡邊和俊在他的作品中創造了“麻木不仁的力量”一詞,指的是乙個人對周圍事物麻木不仁的能力。 鈍感也稱為遲鈍力。 重點是對困難和挫折的耐心,這屬於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可能我們更熟悉它的反義詞而不是鈍:敏感。
有些人在人際交往中反應非常迅速,甚至到了敏感的地步。 這樣的人比反應遲鈍的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因為對外界的反應太快,導致更大的情緒波動。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生活中敏感的人生活得並不好,因為他們的精力總會被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所累,往往是因為別人的言語、痛苦,也因為別人無意中忽視、反覆思考,甚至失眠而無法入睡。
鈍敏感性強的人,可以減少外界的摩擦和外界不必要的精神摩擦。
你是如何培養你的麻木不仁的?
答案是培養平靜。
我覺得別人對我不友善,但我不在乎。 對於別人不友善的眼神,我置之不理,不放在心裡,做我該做的事,不被影響。 這樣一來,雖然你無法改變別人對你的態度,也無法改變外部環境,但那些對你的批評和指責,都會被你自動遮蔽。
修煉平靜的方法是什麼,李洪福先生的《情緒自救》中的觀息法門可以做到。
每天一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鐘,持續乙個月左右,可以體驗到自己的變化。
觀息法很簡單,不需要很大的空間,不需要複雜的運動器材,只需要乙個靠墊。
我在輔導學生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問我:“老師,我自己修了幾個月的觀息法,為什麼感覺效果不明顯? 修行的時候,坐在那裡是挺平靜的,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應該焦慮或者焦慮,不能平和。
造成這種現象的乙個重要原因是,當你練習時,你對方法的理解有偏差,你沒有正確掌握方法。 因為做法偏離了,效果不明顯。 這相當於你家住在湖南,想去哈爾濱看冰雕,但是看地圖不懂,方向不對,也不直接北上,而是繞四川青海走,走得更遠,需要更長的時間。
建議想要修煉平和遲鈍感性的朋友,了解書中的觀息法,重新開始修行,這樣就不會走彎路,效果也不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