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服,作為明朝賜予的衣裳之一,代表著非常高的榮譽和地位。 這種服裝是用雲錦的化妝花、化妝紗、化妝絲製作的,不僅質感極佳,做工精湛。 佩戴繡花彈刀,更增添了它的威嚴和霸氣。 到了明朝,除了皇帝的恩賜,沒有人可以穿這種衣服,成為一種僅次於蟒蛇服的貴族服裝。
飛魚,這種神秘而雄偉的圖案,被巧妙地繡在各種款式的服裝上,如拖曳、直線、粘等,成為不同風格的飛魚服裝。 這些服裝上的四爪飛魚圖案造型獨特,包括魚的鰭和尾巴,以及蟒蛇的體型和兩隻角,既神秘又莊重。
據張廷玉修訂的《明史》記載,嘉靖年間的金衣衛隊統帥張珏,獲贈飛魚服、繡彈刀。 這足以證明,飛魚服和繡彈刀是皇帝對朝臣的最高賞賜,代表著皇帝的信任和寵愛。
在明代史料中,金衣衛堂上官身穿飛魚服的形象曾多次被提及。 但是,“飛魚套裝”並不是指特定款式的服裝,而是所有裝飾有飛魚圖案的衣服。 這些圖案形式多樣,如過肩、互補等,衣服的款式更是多樣。
到了明代中期,由於缺乏對**識別系統的監督,一些人開始像蟒蛇袍一樣奢華地穿著飛魚服。 為了維護服裝的秩序和尊嚴,朝廷對此進行了嚴格的控制。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奢侈品再次興起,人們對服裝的控制逐漸放鬆。 這時,飛魚套裝就成了人們爭相的奢侈品。
飛魚的形象在明代的服飾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它具有像蟒袍一樣的兩隻角的特徵。 飛魚圖案的設計靈感來自蟒蛇的形狀,但鰭和尾巴的元素被新增到細節中,使其與真正的蟒蛇不同。 這種設計在《山海經:海外西方經典》中也有提及,其中描述了一種叫做龍魚的生物,它可以飛翔,頭像龍,魚身的一角,與飛魚的形象非常相似。
飛魚服在明代服裝層次上僅次於蟒袍,是非常隆重的服飾。 正德時期,武將有資格穿上將軍和游擊隊的飛魚服。 在嘉靖、龍慶年間,這種服裝甚至被賞賜給六部大臣和鎮督元帥。 這些人在特定場合穿著飛魚套裝,不僅表明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也體現了飛魚的神性——眼睛不怕雷,和雷神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