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殲-35戰機的試飛階段可能即將結束,近期出現了雙機編隊的試飛,這表明定型越來越近了。 那麼,殲-35的表現如何呢? 它會與美國的F-35C相提並論並有效壓制它嗎?
畢竟,這兩位戰士遲早會在戰場上相遇。 比較這兩架艦載機的效能肯定有很多興趣。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首先比較了這兩款戰鬥機的**系統。 那麼,在本文中,我們將對J-35的基本效能進行初步分析,並將其與美國F-35C進行比較。
首先,讓我們比較一下這兩款艦載機的基本尺寸。 F-35C的翼展為131公尺,飛機長度為157公尺。 武漢航母地板上展示的殲-35模型給了我們乙個簡短的估計,發現殲-35的翼展約為134公尺,飛機長度為17約6公尺。
顯然,J-35的外部尺寸比F-35C略大。 考慮到F-35C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175噸,因此可以假設J-35的最大起飛重量幾乎肯定會大一點。 由於兩者的空氣動力學形狀設計相似,我們估計殲-35的最大起飛重量可能達到33至34噸。 這個重量甚至可能超過我國的殲-15戰鬥機,殲-15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25噸。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有點令人驚訝,因為人們通常認為殲-35或之前的FC-31只是一架中型戰鬥機,但他們並不期望它在尺寸上與上一代重型戰鬥機相媲美。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型和重型的定義在不同時代可能有所不同。 在四代機時代,30噸以上的重量已經算是重機了,但是在五代機時代,這只能算是中型機了。 因為第五代重型飛機,如F-22,最大起飛重量可達38噸。
因此,殲-35作為第五代戰機中的中型飛機,重量達到30噸以上是正常的。 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殲-35的最大起飛重量可能比殲-15有點難以接受。 因為殲-15比較大。 雖然我們暫時使用Su-33的資料作為參考,但重要的是要知道J-15是在Su-33的技術基礎上開發的。
Su-33的翼展為147公尺,飛機長度為2119公尺,確實比J-35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殲-15採用了上一代的空氣動力學設計,並採用了寬發動機間距的設計。 儘管翼展很大,但機翼面積幾乎與F-35C相同。 J-15的機翼面積為62平方公尺,而F-35C的機翼面積為62平方公尺1平方公尺。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殲-15的機翼展開比較大,也就是說機翼比較細長。
在比較這兩架艦載機時,讓我們先來看看它們的機翼尺寸。 F-35C的機翼展弦比相對較小,而殲-15的機翼採用後掠式設計,這與F-35C和殲-35的前掠翼不同。 因此,在翼展相對較小的情況下,殲-15和F-35C的機翼面積基本相同。 殲-35的機翼邊緣後掠角更大,因此機翼面積可能更大,可能在65平方公尺左右。
因此,從機翼面積的角度來看,J-35的機翼面積能夠支撐其重量超過F-35C的重量。 考慮到J-35比F-35C長近兩公尺,F-35C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175噸。 因此,J-35的最大起飛重量有可能達到33-34噸。
此外,第五代戰鬥機和***戰鬥機在結構設計上也有很大不同。 第五代戰鬥機通常具有內建的炸彈艙設計,而像J-15這樣的戰鬥機則插入了所有彈藥。 因此,第五代飛機的機身更大更重,但整體尺寸更小。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觀點是否也可以從發動機推力的角度得到支援。 F-35C使用普惠F135發動機,加力推力約為1913,000 N,約等於 1952噸。 殲-35的標準發動機可能是WS-19渦扇發動機,雖然不一定是試飛階段使用的這種發動機,但當它量產時,WS-19將成為殲-35的配套發動機。 根據**的說法,WS-19的加力推力可能達到11-12噸,但目前可能還沒有達到。
根據WS-19總工程師黃維娜的公開講話,WS-19驗證階段的加力推力約為95噸,推重比約95。據黃維娜介紹,效能已經達到了90%。 這意味著WS-19在演示階段的加力推力目前只有90%,預計WS-19定型後的加力推力應該在10左右5噸。 因此,WS-19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但目前更可靠的加力燃燒室推力資料可能在10的範圍內約5噸。
作為雙引擎艦載戰鬥機,殲-35的最大推力為21噸。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F-35的1952噸最大推力,15噸。 考慮到F-35C是單引擎戰鬥機,從F-35C的效能資料來看,其發動機效能應該能夠支撐殲-35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3-34噸的水平。 儘管F-35C的最大飛行速度僅為16馬赫,而且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殲-35必須有超音速巡航能力。 如果沒有超巡航能力,殲-35在面對部署在第一島鏈上的F-22時可能處於劣勢。 因此,對於殲-35來說,超音速巡航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實現超音速巡航,殲-35進行了深入的優化。 與F-35C相比,殲-35具有更大的機翼邊緣後掠角和更平坦的腹部,這與F-35C不同,F-35C上布滿了凸起。 這些優化有助於減少超音速飛行阻力。 殲-35還優化了飛行駕駛艙後部的空氣動力學形狀,包括進氣唇、機身後部等位置。 此外,機身尾部還設計了反向彎曲,這些全面的優化措施使空氣阻力整體降低了近10%。
如果殲-35在材料和結構設計上與F-35C處於同一水平,那麼根據殲-35的尺寸,它的重量應該至少比F-35C多1左右5噸。 考慮到早在2018年中國就已經實現了100噸T1000碳纖維的量產,我們在材料上並不落後於F-35C。 不過,在結構設計上,殲-35遠遠超過了F-35C,瀋陽飛機工業公司在殲-15戰機上廣泛採用了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大大減輕了飛機的結構重量。
航空工程領域的專家提出了一種新的結構設計理念,即大規模整合、配置拓撲、梯度復合和功能結構整合。 這意味著使用先進的整體製造技術或增材製造技術將以前不同的多個零件合併為乙個大型整體結構,從而顯著減少零件數量。
這種做法有效地減少了零件之間的分離面,減少了結構冗餘,降低了應力集中,並減少了疲勞薄弱環節。 在獵鷹戰鬥機專案中,採用了大規模的一體化設計製造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如熔合區重量減輕30%,零件數量減少50%,疲勞薄弱部件減少50%,動態等效剛度提高30%, 儲油量增加數百公斤,成本降低50%。
此外,通過採用鋁合金增強框架和翼梁整體件的整合設計和製造方法,與傳統的鈦合金框架梁復合結構相比,零件數量可減少一半,重量可減輕38%以上。 因此,一般來說,J-35的最大起飛重量預計在32-34噸的範圍內。
有效載荷的重量可能比 F-35C 重 2-3 噸。 以 F-35C 為例,燃料負載為 896噸和**安裝8以16噸為參考,殲-35的燃料負荷可能超過10噸,而**有效載荷可能達到9噸左右。 這使得殲-35在航程、載彈量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方面明顯優於F-35C。
至於殲-35戰機的最佳系統效能,能否有效壓制F-35,這是乙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為了製造殲-35,我們採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但具體的黑技術還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至於076兩棲攻擊艦是否會配備殲-35戰機,以及076將具備哪些作戰能力,這些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