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密西沙加市已就計畫中的50層地標性公寓樓進行國際招標。 比賽收到了來自全球70個國家的92份提案。 最終,一等獎由年僅30歲的馬巖松新成立的建築事務所MAD獲得。 這也是中國建築師首次通過國際公開競賽獲得設計權。
在這個方案中,傳統高層建築中用來強調高度的豎線全部消失了,流線型的設計讓整個建築在不同的高度上以不同的角度扭曲。 當時的密西沙加市市長黑茲爾·麥卡利恩(Hazel McCallion)表示,該設計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概念設計也在多倫多市政廳展出,當地**將該建築命名為“門羅大廈”。
2023年9月至12月,作為MAD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細節最深、最重要的展覽,“馬岩松:流淌的地球”將在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博物館(以下簡稱“深圳兩館”)與觀眾同場亮相。 展覽分四個章節展示了MAD成立近二十年來的52個重要專案。 為MAD贏得眾多榮譽和關注的“夢露大廈”,自然也在其中。 在“夢露大廈”的概念闡述中,馬岩松曾表達過乙個模糊的願望,希望用這個設計喚醒城市中陽光、風和自然的情懷。 這種本能而模糊的感覺在後來的專案中不斷得到鞏固,成為馬岩松和MAD對未來城市想象的註腳。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MAD建築事務所。
我一直在思考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1月,馬巖松為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策劃了“藍圖北京”單元,邀請國內外建築師共同呈現北京作為空間想象的坐標,未來作為延伸的時間線。 “你認為北京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
2006年,Mad在威尼斯雙年展上提出了他對“北京2050”未來的願景:北京的城市中心已經變成了乙個森林公園,未來的胡同將與現在不同。 當然,廣場變成森林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在2009年,第乙個胡同泡泡“32號泡泡”在北陶胡同實現了。 從北兵馬俑胡同到興隆西街,這些金屬表面、氣泡狀的不鏽鋼裝置,猶如異物,滲入城市實驗基地的裂縫中。 它們可以用作茶室、樓梯或廁所,它們也以個性化的“針灸”方式悄悄地推動著古都的改造。
胡同泡泡32號。
*:MAD建築事務所。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北京胡同是馬岩松長大的地方,四合院是他最熟悉的記憶空間。 院子裡,他去屋裡串巷子,巷子裡有景山和北海,他甚至在什剎海學會了游泳。 長大後,馬嵩從燕京八景中嘗到了意境,從鼓樓和銀錠橋上看到了市場的味道。 作為一名建築師,他開始思考,對於乙個經歷了千年變遷的古都來說,歷史究竟是保守的還是積累的,對今天又意味著什麼。 馬岩松希望從歷史的角度批判性地看待未來,尊重古典風格,理解內在傳統傳統,在傳統環境中創造新事物。
2019年,竣工的樂城幼兒園將包裹300年歷史的四合院,屋頂運動場給人一種行走在北京飛簷牆上的錯覺。 更重要的是,這是乙個為下一代的未來尋找另一種自由的環境。 “北京的老城區和文化應該與每個人的夢想聯絡在一起,北京的歷史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 這些熠熠生輝的歷史讓全人類深思。 馬岩松說保護北京老城,不僅僅是保護老房子,更是保護乙個精神家園。 “這樣我們就不會在面對未來時迷失方向。 ”
樂城四合院幼兒園。
*:MAD建築事務所。
與舉辦本次展會的北京相比,深圳顯然有著不同的基因和氣質。 這座年輕的城市沒有歷史的束縛,雄心勃勃,高速奔跑。 該建築已成為這座特大城市快速發展的標誌,並且不斷更新城市的天際線。 不過,馬岩松認為,乙個開放自由的實驗場是有價值的,但在城市浪潮的過程中,更需要找到共同的價值觀信念。 因為城市的面貌從來都不是由一幢建築組成的,所以城市的誠意和深度,不能僅靠地標性建築來創造。
2020年,MAD發布深圳灣文化廣場設計方案,占地5個占地10,000平方公尺的超現實景觀預計將於2025年完工。 整個專案由屋頂覆蓋的廣場、景觀建築和公共展覽空間三部分組成,靠在海邊的公共建築以原石為靈感,屋頂綠地和下沉式庭院形成立體的市民公園。
深圳灣文化廣場。
*:MAD建築事務所。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馬岩松表示,城市獨特的創造力在於前瞻性和超越現實的想象力。 他希望通過這片山海景觀,找到城市的另乙個時間尺度。 “我想營造一種超現實的氛圍,讓在這裡放鬆和鍛鍊的市民有可能與過去和未來進行對話,時間和空間並置,並以某種失重感開啟。 ”
未來主義是一種願景,但未來比自由更重要
“城市的現實疊加在歷史的層層疊加上,過去的碎片也是未來的詩歌。 ”在展覽的第二章“過程”中,展覽的文字是這樣寫的。
本章由19個里程碑式的實踐組成。 從一炮而紅的門羅大廈,到胡同裡的樂城四合院幼兒園,這些型別的實踐涵蓋了航站樓、火車站、郵輪中心等功能性建築,以及城市中的一系列精神場所,如圖書館、藝術中心和禮堂。 這 19 種實踐幾乎涵蓋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拼湊出對未來城市的模糊想象。
當“未來主義”成為一種流行話語時,對巨型建築、懸臂式、漂浮甚至“曲線屬於上帝”的描述似乎已成為“未來主義”建築的標準模式。 公眾對未來的想象是否過於侷限? 未來主義只能與這些既定的公式聯絡起來嗎?
在馬岩松看來,視覺的轉換顯然是未來主義的一種有力而直接的呈現方式,但當談到未來時,他更關心的是“自由”——當建築擺脫了力學、結構、材料等諸多約束時,能否釋放出更大的空間活力? 更重要的是,人們在太空中能感受到一種自由嗎?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對自由的追求始終貫穿馬岩松的事業道路。 還在耶魯讀書的時候,馬岩松的畢業設計就是在“911 “在事件中被摧毀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是為重建而設計的。 學生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 一些人提議建造一座更強大的紀念碑,一些人提議騰出土地建造公園,還有一些人提議建造一座更高的建築。 馬岩松設計了乙個名為“浮島”的空中花園——他不想強化原有的紀念性建築,而是想表達乙個非競爭、放鬆和自由的世界。
在快速的城市化程序和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效應下,“自由”顯然不是時代的核心詞彙。 因此,當潮水退去時,人們在模型構建中缺乏自由和失去焦點就顯得尤為明顯。 “只有在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中,人們才能擁有不同的情感、價值觀和興趣,創造力才會誕生。 作為一名建築師,馬岩松希望創造這樣乙個自由的環境。
浮島紐約世界**中心重建專案。
*:MAD建築事務所。
馬岩松說,作為乘客,大家對這個巨集偉、不朽的火車站有一種親身感受:門前是乙個大廣場,人們拖著行李箱往來,上上下下,有時上下高架,車站就像一座大宮殿,人特別小在裡面。 不僅是火車站,城市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城市中的許多道路只考慮汽車的大小和速度,人們無法靠近它們,業務也無法發展。
我覺得上面的氣氛都是不正常的,“馬岩松說,”所以我在想,如果有機會,我想先把這件事'正常'。 ”
嘉興火車站是馬岩松和MAD得到的機會。 “從第一天起,我就認為,如果我要設計乙個火車站,它將非常實用和方便。 便利是以人性為中心,而不是以其他價值觀為中心。 ”
嘉興火車站。
*:MAD建築事務所。
2021年6月底,當MAD建築事務所設計的嘉興火車站正式竣工並開放時,“林中火車站”成為熱搜。 作為中國第一座全下沉式火車站,嘉興火車站沒有火車站常見的大廣場,而是擁有開闊的天窗、茂密的植被和未來主義的極簡主義環境。 地面上,一座1937年被日軍炸毀的青紅磚老舊車站大樓,以1:1的比例進行了修復。 車站廣場上矗立著1000多棵大樹,將其變成了城市森林。 擴建後的火車站與周邊地區相連,讓火車站進入城市的日常生活。
我們能否通過空間創造人類的溫度,能否展現歷史碎片之間的關係,能否讓人感受到情感? 馬岩松說,他很幸運,在嘉興火車站專案中,三個願望都實現了。 “乙個好的公共空間,讓人覺得自己不僅是使用者,而且在精神上更能產生共鳴。 ”
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存在的,發現問題是邁向未來的第一步
馬岩松記得他第一次看到路易斯·卡恩設計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 這座孤獨的建築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北郊的懸崖上,西面面朝大海和壯觀的大西洋。 要到達那裡,需要四個小時的車程和沙漠之旅。 在磚石的赭色混凝土上,兩組研究建築沿著中庭廣場對稱,背靠大海,宛如一座寺廟。 身處空間之中,馬岩松激動得快要哭了。
索爾克生物研究所成立於 1960 年代初,但多年來一直與公眾保持聯絡。 馬巖松前後來過這裡好幾次,見過很多人來參觀,有的坐在長椅上看海,有的人看著就哭了。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建築師以空間為媒介,表達他對環境、人和時間的感受。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展覽的第三章以“感覺即現實”為題,在馬岩松看來建築不僅關乎牆壁和地板,還關乎“空虛”,它存在於它所創造的氛圍和感知中。 無論數字技術如何迭代發展,建築仍然是一種個人的感官接觸。 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們在面對日益智慧型化的創意工具時所表現出的焦慮,恰恰表明了公眾思維能力和感性的退化。
缺少的不僅是感受的能力,還有討論的慾望。 馬岩松說,在文化藝術領域,比如電影、**,大眾或多或少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在建築空間面前,往往陷入無人談起的境地。 人們整天在建築物和城市中度過,但他們經常遠離它。 “你打算怎麼活? 你的家人將來會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馬岩松覺得這些不應該默默接受,只要你參與其中,思考、交流、討論,改變就會發生。
馬岩松:流淌的地球“主題論壇。
*:MAD建築事務所。
10月中旬,在深圳兩家博物館的實驗劇場,呼應著展覽空間裡寫滿問題的大型圓桌會議,舉辦了三場主題論壇。 城市規劃師、建築師、藝術家、舞蹈家和詩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旁。 馬岩松說,邀請不同領域的對話者,就是把建築放在更大的文化語境中,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在三個半小時的論壇中,“問題”是乙個不斷出現的關鍵詞。 人造、人工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衡是乙個問題,城市建築的公共性質也是乙個問題。
MAD參與的許多專案都面臨著城市中的實際問題。 百子灣公共租賃房屋專案探討了開放街區、立體社群和陽光權等具體問題,也探討了空間、建築和人之間的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直面場館功能與自然景觀的關係,也呼應了MAD近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的“山水城市”概念。
衢州體育館。
*:MAD建築事務所。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山水”的字面意思是有山有水,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山水”有很多內涵,是東方人對世界的理解和情感的表達。 在馬岩松看來,與西方社會長期以來以數字和測量力度堅定支援的新能源、可持續性、氣候變化等議題相比,“山水城”和東方思維的回應,未來或將形成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哈爾濱大劇院是“山水城”概念的實用產物。 在系列展覽的主題論壇上,MAD建築事務所的合夥人之一早野洋介表示,當他第一次接到哈爾濱大劇院的委託時,MAD去研究該市有多少人願意買票去看大劇院。 調查結果很少。 因此,擺在MAD面前的問題發生了變化:如何使大劇院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大劇院位於松花江畔,因此MAD為其設計了許多開放空間,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建築中來,讓大劇院成為城市景觀和城市環境的一部分。 Yosuke Hayano說,通過在不同的城市開展專案,不僅是為了服務於單個建築,也是為了如何使它們成為城市未來的一部分。 “例如,未來的博物館不僅是藝術博物館,也是城市空間的一部分。 這個時代的建築師應該改變他們的設計方式該場地不是乙個切片,不是乙個沒有特色的區域,而是城市的乙個水平、連續的部分。
哈爾濱大劇院。
*:MAD建築事務所。
馬岩松:流淌的大地。
照片:tal + 白色羽毛。
在“馬岩松:流淌的大地”展覽現場,52件作品構建了一場關於城市的狂想曲,每件作品都摺疊了建築師對城市現實的思考和批判。 馬岩松說,在中國主流文化認知中,發現問題並批評問題總是與負面情緒聯絡在一起,“但如果你是乙個想要創造美好未來的人,如果你看不到問題,那麼如何解決和創造呢? ”
在他看來,正是因為問題的存在,設計的存在才有意義。 設計是關於解決問題的,當面對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必須提出新的方法。 從這個角度來看,設計總是關於未來的——未來不是一種特定的時態,而是對現實的批判。
回到展覽開始時的圓桌會議。 展覽接近尾聲時,空白的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答案——建築師與公眾交流的場景在展廳中以具象的形式呈現出來。 “看完這次展覽後,你對建築和設計的理解有什麼變化嗎? 在這個問題下,不少人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建築不僅要具有簡單的生活和使用功能,還要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空間中具有文化引導的功能,在不知不覺中將城市文化和生態建設的理念融入人們的生活。 另乙個問題:“高密度城市是我們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嗎? 有觀眾回答:也許我們需要更多的空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