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4日,濟南戰役進入最後階段,王耀武率領的國民黨軍隊仍在頑強抵抗。
當天拂曉,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第七十三團成功突破濟南城牆東南角,深入城內。 當時的指揮官王耀武在大明湖北岸成仁寺旁的地下室裡踱來踱去,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他已經預料到了目前的情況濟南,恐怕扛不住了。
但就在如此緊急的時刻,王耀武左右等待,他就是等不及蔣介石撤軍的命令。
此時的他並不在意踱步,平靜的坐了下來,早年在軍隊服役的經歷漸漸浮現在腦海中。
1904年,王耀武出生在泰山腳下的泰安市。 他有乙個哥哥,他母親是同胞,但他年紀輕輕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死於貧困和疾病。
王耀武從小就跟著母親過了一輩子。
母親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她知識淵博,所以就算她辛苦了,也得送王耀武去學校讀書,王耀武在母親的保護下過了好幾年無憂無慮的生活。
19歲那年,家裡實在沒錢讓他繼續上學,就跟著表哥來到天津謀生。
到了天津後,王耀武跟著表哥到餅乾廠當學徒。 因為識字和聰明才智,王耀武很快就贏得了師傅的青睞。
雖然已經漸漸能夠自力更生,但餅乾廠的工資卻少得可憐。 王耀武覺得這樣下去已經沒有辦法了,正好這時他聽到了黃埔軍校在廣州招收學生的訊息,於是他和表哥一起南下報考黃埔。
就這樣,王耀武從乙個餅乾廠的員工,變成了乙個在命運的安排下保衛家家衛國的軍人,完成了身份的轉變。
大概是因為從小過著艱苦的生活,王耀武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向上的社會化,進入軍校後很快就能和同學、上級打成一片,所以他的晉公升非常順利。
歷任上司都對他有好感,包括劉志、何應欽等國民黨名將,在軍校時也對他讚不絕口。
雖然王耀武後來在抗日戰場上給日軍造成了重大損失,但在此之前,他也給我們黨帶來了不少麻煩。
1932年夏天,蔣介石在中國共產黨蘇維埃地區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紅軍,負責帶頭的劉儀部隊沒有預料到紅軍的游擊戰術千變萬化。
蔣介石聽了大發雷霆,劉毅因此被免職。 結果,新上任的白天民也好不到哪裡去,一到宜黃就落入了我軍的包圍圈。
就在蔣介石為此著急的時候,王耀武向白天民提出了乙個計畫。
當時,蔣介石已經命令白天民率兵突圍,但王耀武卻讓白天民守城,不然他就能贏得一絲生機。
白天民以死馬活馬醫的心態聽從王耀武的勸告,率兵守城24天,期間紅軍多次英勇作戰攻城,白天民身負重傷。
後來,在他住院期間蔣介石曾親自拜訪過他。
談話中,白天民提到他推薦王耀武接替第32旅旅長需要很長時間,並解釋說他提出了拼命守城的想法。
蔣介石聽後,立即與王耀武會面,質問他為什麼堅持不突圍。
雖然這是王耀武第一次見到蔣介石,但他的臉上卻沒有一絲膽怯,他平靜地說:
“黃奕是一處戰略要地,一旦失之交臂,以後就算要付出數倍的代價,也很難奪回,到時候也不可能突破局面,所以我抱著死的決心,和白祿佐一起堅守城池。 ”
此事發生後不久,王耀武被授予少將軍銜,他也從雜軍中脫穎而出,成為獨立部隊的軍事指揮官。
翌年秋天,王耀武的1旅被劃歸於紀石指揮。 於紀石的部隊不屬於蔣介石的後裔,所以王耀武作為他的下屬,從來不依靠軍隊中的所謂派系,而是依靠實戰力。
也正是因為早年在戰場上的這些戰鬥經歷,造就了國民黨少有的武士王耀武,就連我軍名將蘇煜在他手下也吃了虧。
說起紅軍的早期歷史,似乎不可避免地會提到師長荀淮舟的死。 這是一位曾經被誇獎稱讚的師長,卻可恥地死在了王耀武的劍下。
其實,這是王耀武和蘇羽第一次見面,結果一目了然。
這場戰爭結束後,王耀武憑藉在“剁匪”戰場上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蔣介石的認可,很快成為可以自掌的師長。
“七七事變”爆發後,民眾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蔣介石被迫選擇聯手抗日。 王耀武指揮的第51師被調往上海戰場,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十三”抗日戰爭。
他巧妙地利用夜戰攻擊日軍,先後擊斃了兩名日軍聯隊長,並受到總部電報的表揚。
戰後,蔣介石將第51師、第58師合併為第74軍,當初由俞紀石擔任司令員,王耀武成為隊伍主力。
在1938年7月的武漢戰役中,於紀石率領第74軍擊斃日軍3000餘人,這只是日本官方承認的數字。 戰後,蔣介石親自會見了王耀武,提拔他為第74軍軍長,俞繼石也對他進行了賞賜。
時機已到,時機已到。1943年,王耀武經歷了參軍以來最激烈、最驚心動魄的戰鬥。
這年11月,王耀武率第74軍參加常德戰役。 地方不大,但日軍已經集結了大約十萬大軍,半個月之內,整個常德幾乎被日軍飛機和坦克夷為平地。
此前,守城的是第74軍下屬的第57師,8000人中只有100多人倖存下來。
王耀武聞訊後,隨第51師趕赴援,在友軍的幫助下,在常德市與日軍激戰了6天6夜,終於成功收復失地。
這一戰雖然危險,但也讓王耀武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戰後,蔣介石提拔他為第24集團軍總司令,指揮下有10萬多人。 這種晉公升速度在他的同齡人中是獨一無二的。
次年,第24軍改編為第四方面軍,王耀武因此被封為第四方面軍總司令。
此時,與他同時期的黃埔在部隊中還很年輕,但已經能夠與鹿漢等國民黨元老平坐,這樣的晉公升速度,是昔日的同學們無法企及的。
在任期間,王耀武指揮了對日的最後一戰致江之戰。 他指揮這場戰爭時,王耀武只有40歲,這一仗也是他最引以為傲的戰鬥,光是繳獲的日軍戰利品就達20多噸。
1945年9月,王耀武作為投降的指揮官之一,從日本人手中接過了指揮刀,可謂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 而他曾經所在的第74軍,也被光芒所籠罩,被稱為“抗日鐵軍”。
濟南戰役前,解放軍已經攻占了山東的許多城市,王耀武堅持的濟南已經成了一座孤城。
再加上國民黨當時已經失去了人民的支援,雖然王耀武名義上麾下還有十多萬大軍,但實際上真正能上陣殺敵的師還不到三個師。
為此,他兩次到南京求援,希望蔣介石聽從他的建議,將兵力集中在兗州,以鞏固徐、燕的防禦。
然而,他的提議遭到了陳誠和其他幾位國民黨將領的強烈反對,他們同意濟南是乙個軍事據點,蔣介石命令他保衛它。
為了讓王耀武心甘情願地為他工作,蔣介石還調出了所謂的“援軍”。 但直到濟南淪陷的那一天,王耀武才看到援軍的影子。
1948年9月24日,濟南全市解放,人民解放軍搜查全市,卻沒有王耀武的蹤跡。
原來王耀武見大勢所趨,便帶著幾個貼身侍衛早早逃走了。
在逃跑之前,為了安撫軍隊的士氣,他特意對部下說了這樣的話。
“現在我們已經在這裡待了8天,還沒等到援軍,這是不辜負江主席的信任,這場戰鬥和抗日戰爭不同,你不用想自殺。 ”
說完這句話,王耀武連忙帶著侍衛逃走了。 他和警衛互相稱呼對方為叔叔和侄子,並假裝是當地一家餐館的小販。 如果遇到民兵哨兵,他就謊稱要去青島投親。
王耀武是山東人,說話帶著山東口音,所以雖然一路上偶爾會遇到哨所,但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破綻。
當他們逃到壽光縣一帶時,王耀武突然感到著急,警衛遞給他衛生紙。 正是這幾小塊衛生紙,讓王耀武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當時中國的衛生紙要從美國進口,能用衛生紙的人基本都是最重要的人,但王耀武卻把衛生紙帶到了農村。
村民們見狀,立即向壽光縣公安局報案,王耀武立即被抓獲審訊。
起初,王耀武的臉色一如既往,說話還是帶著山東口音,謊稱要去青島投親。 直到帶頭的村民從王耀武的口袋裡掏出了衛生紙王耀武頓時不平靜下來。
後來,壽光縣公安局局長李培志親自審問了王耀武,他知道事情已經曝光,於是喊著要見**,報了自己的名字。
局長見狀,問他關於濟南部署部隊的事情,王耀武一臉回答。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他還直接拿出了一張印有自己印章的名片。
後來,王耀武與杜玉明等戰俘一起被送往貢德林,1959年,他成為第一批與杜玉明一起被特赦的戰俘。
不久之後,他在***的照顧下與一位女老師喜結連理,這在當時也是乙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