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M9上市已經快乙個月了,除了花粉的獨家最愛之外,至少我個人聽到了更多關於其靜態效能的質疑和批評,想找輛車看很久,也想為這個世界的名號辯護。
然而,事實上,我看到的這輛車比網上描述的一些情況還要嚴重,甚至它的很多功能都無法完全展示出來,所以被卡在了中間,以至於我對開啟它最大的賣點——投影屏沒有興趣。 面對大家質疑的問題,如果像祥林嫂子一樣一遍又一遍地談論,那就沒什麼新鮮事了。
工藝和質量問題是動態的,可以通過流程和管理進行優化,相信華為很快就能解決這些問題。 但整輛車的結構和邏輯只能是暫時的,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反問:如果你是這輛車的主人,你會如何製造這輛車?
整輛車我最滿意的是外觀,但很多人還是覺得難看。 其實華為的產品,無論是手機還是汽車,都從未走過顏值的路線,哪怕是在“遙遙領先”的手機行業,也從未覺得華為手機的顏值比小公尺手機好。
很多人批評華為的汽車老套,不適合年輕人也有人調侃,華為汽車的出現是為了取代紅旗的......這麼想也沒錯,掏出老幹部風格的紅旗,對比一下外觀,M9的外觀不是不如同價位的HS9嗎?
就個人而言,唯一對外觀有疑問的是踏板。 我看到的那個是裝有固定踏板的,但是不管是固定踏板還是電動踏板,都是選裝品,感覺這個固定踏板有點窄,踩不上去。 如果覺得踏板太寬不好看,那就乾脆做乙個電動踏板,就不用做固定踏板了。
駕駛艙內首先要改進的是三屏的黑邊!聯屏的汽車很多,但其實這麼寬的畫面卻很少,福特EVOS、Galaxy E8、集月01的無界屏絕對比VOYANT、智己、理想一的分界屏時尚多了。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華為應該順應這一趨勢。
為什麼 M9 不這樣做?因為它的三重屏本身還是異形的,**那塊的寬度和兩邊的寬度不一樣,這真的做不成兩邊的聯動屏風。因此,在保證寬度的同時,在水平利用效率上做了一些妥協。 但是,是否可以減少或淡化中間的黑色邊框,以增加機艙內的時尚外觀?
華為的AR-HUD技術是業內最好的,但這項技術的應用也給儀錶盤的布局帶來了困難——需要“挖”出更大的坑來應對尺寸的增加,這必然會影響儀錶盤的連續性,而領克08也遭受了這種損失, 並被迫舉起一大塊來擋住開場......雖然M9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但從駕駛座上看過去的美學確實受到了一點影響。
M9與其他汽車的區別在於,控制台的下層設計了分層的氣密儲存空間,並且還具有密碼鎖以增加一些私隱性。 最低層只能通過駕駛員一側的推拉門開啟,裡面的空間相當大很深,但小東西因為沒有固定定位,所以很容易移動,所以坐在座位上只能扭動雙手弄瞎,或者落車伸手在地上......那麼我應該在這個儲存空間裡放什麼呢?
副駕駛側的儲物空間在上層,因為有香味屏障不能設計成推拉門,所以被設計成按鈕控制,在這個地方我不確定是否有空間來布置推推結構,如果設計成按壓彈出開啟, 減少一些物理按鈕,讓細節就不會那麼瑣碎。
當前腿託開啟或前排座墊更靠前時,此蓋子無法完全開啟。 正式展示的時候,這裡有乙個小坤袋,這個袋子不把墊子往後挪,是拿不出來的。
如果真的想增加私密空間,不知道能不能把扶手箱位置鎖住,放一些貴重的東西,然後把底部設計成乙個空心的開放式結構,這樣拿放東西更方便。
前排乘客座椅以蔚來為榜樣,提供腿託和腳凳。 踏板的角度與蔚來相比有傾斜度,更有利於腳底的舒適性。 但是前腳在踏板最低點的時候,腿託對於身高172cm的我來說是不夠的,而且有一點點懸浮感,換句話說,踏板不能下來,腿託提公升行程不夠,所以這一點需要從人體工程學的角度來考慮。
關於冰箱,我們不討論是半導體更好還是壓縮機模式更好,只看這個開合邏輯,因為冰箱和空調控制在同乙個面板上,所以這台冰箱的開啟按鈕不容易識別,我曾多次使用右側空調溫公升降的箭頭作為開啟按鈕並關閉空調,畢竟,乙個向前,乙個向後,正好與箭頭的方向相同。
冰箱開門最大的問題是,半自動開的時候只能彈出一小部分,而且還需要有人輔助才能開啟後五分之四的行程,而且也是手動輔助的,也要縮回去。這個細節比小鵬X9差很多,在這個價位設計一款全電動開冰箱應該不成問題。
有網友在體驗後也表示,在零重力模式下,由於座椅水平滑到中間,擔心冰箱和腿託發生碰撞,所以冰箱無法......此時開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冰箱應該設計成兩種方式開門,一種是從後面拿東西,另一種是從扶手箱的頂部拿東西,也方便坐在前排座位的乘客拿起冰箱裡的東西。
這一次,M9 的前排座椅背面沒有小桌子,這是因為它標配了華為最新的 M-Link——在懸掛 iPad 的情況下,小桌子的使用會受到限制,如果你在上面放東西,它會擋住螢幕的內容, 並且當iPad開啟和關閉時,可能會與iPad“戰鬥”,因此只需取消它即可。
那麼,豪華三排車需要一張小桌子來存放第二排的物品嗎? 我覺得是需要的,當你停下來休息的時候,當你需要加食物吃的時候,你總是需要乙個地方把食物放在手裡,其實和氪星009類似,那種航空隱藏式小座板會是乙個不錯的選擇,關鍵是M9的座椅側扶手不是封閉式的, 並且沒有辦法隱藏類似的結構。
M9的扶手可以移動,支撐角度可以調節,為進出和擴大空間的方便提供了便利,但在功能多樣性方面稍差一些,手機只能放在側板的凹槽裡,沒有無線充電功能。
扶手的長度不會影響舒適度,但會影響內部按鈕的易用性。 如果你能把扶手拉長一點,把裡面的按鈕移得更遠一點,你就不必在冬天啟用最後乙個按鈕時避開笨重的衣服。
在中排零重力座椅內側使用帶扣(安全帶扣)的便利性相當差,外露部分不算太多,並且受到側板的干擾,並且根部位置不靈活,位置無法左右調整,這意味著只能按照原來設計的角度插入。
如果電動扶手沒有開啟,此時很難插入——電動扶手開啟時插入安全帶扣更方便,但這是乙個額外的動作。
其實可以對標唐六座版、寶馬X7、昂科奇、理想L9的一些優勢,看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扣子布局是否有優化的空間。
在第二排右側的零重力模式下,除了腿託本身,還有一種像芝己一樣倒置前排的腳模式。 與智基相比,多了乙個踏板結構,但是這個踏板不能像理想的L7那樣開啟,而且邊緣的背板處理也不像L7那麼嚴格,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這個可以開啟,視覺上看不是很好。
如果你真的想保證腳位的舒適性,還可以控制前排座椅傾斜的高度和角度——反正你只需要放腳,不用考慮其他部位的平整度。 所以這個位置很值得商榷,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與司機的背部保持對稱。
坐在第二排時,前排座椅的摺疊控制是通過靠背右側的按鈕完成的(也可以通過語音功能實現),但是前排靠背向前摺疊後,這個按鈕離你很遠,基本無法使用, 強迫你偽裝使用聲音。
但是,如果車裡有乙個熟睡的孩子,你不想被打擾怎麼辦? 所以把這個物理按鈕放在第二排的門上更方便。
第三排的這台投影機,我不確定它是否符合內部突起的強制性規定,但像我這樣被擊中頭部的人應該不止乙個,再次提醒大家坐在第三排一定要繫好安全帶。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結構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拆卸以進行快速組裝。 畢竟這個螢幕很少在路上使用——露營的時候確實很有儀式感——所以平時不用的時候取下來,實際用的時候再戴上更合理......
三排座椅的空間可以前後調節,三排側窗的相對位置也可以看出,座椅可以進一步向後調節,以增加三排的空間。
兩側的肘部支撐區域相對較寬,提供了舒適的保證。 側板上還有充電口、收納盒、電動調節按鈕、加熱按鈕。
為了照顧第二排零重力躺著邊充電邊玩手機的需要,充電介面放在前面,收納盒放在充電口的遠端。
同樣在這個區域,電動按鍵的裝飾板和側壁之間的部分太亂,建議對標理想的L9、BMWX7、小鵬X9在第三排的位置設計,同時這個按鍵不必做成凸面——最好是用與面板齊平的結構來設計。
第三排左側也有M-Link結構,但這個功能還是比較適合小朋友,**螢幕離眼睛太近,視角不是很好。
由於第三排空間較大,M9的後備箱收納空間其實並不佔優勢,因此也為這款車的使用場景提出了新的思路
這款大型六人座配置還搭載了三排M-Link,似乎很適合有兩個孩子和小孩的家庭需要多出行(每排需要大人陪著),但是後備箱空間不夠用,如果真的想去野外郊遊的話, 戶外露營,嬰兒車會占用很多空間。
如果說這輛車更適合大孩子的二孩家,兩個孩子都可以坐在第二排,那麼哪個孩子會享受第二排的零重力呢? 孩子會為此吵架嗎?
如果說這輛車更適合一家三口,父親開車,媽媽在後面陪孩子,那麼使用女王座椅的場景基本不多。
如果說這輛車更適合兩個人過小日子,一年四季肯定會有更多的機會使用前排,而且基本不需要零重力的第二排。
如果說這輛車更適合商務旅行,那麼這輛車也更適合前兩排,老闆處於零重力位置,副駕駛和左側有一兩個隨從,那麼這個時候前排的女王功能就無法體驗了。
如果打算作為商用車使用,那麼前排和第二排腿託也比較不合適。
所以總結一下就是:這輛車看似應有盡有,但是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很難在同乙個場景中把所有功能都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些配置可能一年四季都沒用,形成一種看起來很漂亮,但實際上沒用的堆疊感。
從駕駛艙內部的配置差異來看,無非是零重力以及有和沒有重力的螢幕之間的區別。 我覺得還是分得更細一點比較好,零重力座椅,沒有前排大號腿託,不與前排副駕駛座椅摺疊,重點是強調第二排零重力座椅的重量,適合商務出行。 這個時候,第三排有沒有螢幕,是否電動可調都無關緊要。
沒有零重力座椅,那就保持座椅向下摺疊,留足備用,將女王的腿託放在前排,兩口三口一家都可以選擇,不管是坐在前排還是後排,都能有舒適感。 同時,這種配置也可以留給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在旅行場景中,中間排沒有零重力座椅的區別,不會有爭議,同時沒有零重力的座椅也可以向前移動,給後備箱更多的收納空間。
也可以用可選配置替換投射式和零重力座椅,這樣選擇自動開門和自動關門的消費者也可以決定是否同時擁有投射式和零重力式座椅。
此外,M9上沒有前**頭枕,所以有空間將頭枕調節按鈕放在頭枕上,而不是傳統的肩鎖,畢竟扭動調節不方便。 三排頭枕沒有高度調節,實際上,這些可以新增到乙個中。
或許M9可以依靠消費者的熱情來支援這款豪車的銷量,但真車無法支撐豪車的質感,這需要全世界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畢竟重慶也需要豪華品牌來驅動世界的發展, 恢復汽車從業者的信心。
要知道,上一次重慶市生產50萬元的汽車,還是要回到十年前,而巧合的是,那輛車也是在OEM模式下——長安沃爾沃S80。
溫阿格斯
圖阿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