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停滯不前,中國晶元有充足時間趕上台積電和三星!
眾所周知,就晶元製造技術本身而言,中國大陸與該領域的全球領先者仍有差距。 例如,台積電和三星已經轉向 3nm,並將在 2025 年轉向 2nm。
我們會發生什麼? 目前的技術是14奈米,相差四代,即大約10年。
華為麒麟9000s的發布意味著它可能已經達到了7nm的水平,但目前尚不清楚。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要通過各種禁令來阻止或拖延先進晶元的發展,讓中國的晶元技術永遠落後於美國的晶元技術,讓美國獲得經濟和政治利益。
例如,EUV光刻機可能不會在中國銷售,甚至兩個最先進的DUV光刻系統也可能在中國銷售。
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我們並不太擔心,因為目前的晶元製造技術已經發展到接近物理極限的地步,還有足夠的時間超越台積電和三星。
14 nm、7 nm、3 nm。 晶元技術工藝名稱的含義是什麼? 它實際上表示澆口寬度。 有些人使用"線寬"相反。 線寬"指晶元的最小蝕刻寬度。
然而,自28nm工藝技術以來,晶元行業的線寬幾乎沒有改善。 不可能無限地縮小線寬,因為電路至少需要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原子寬才能提供足夠的功率。
28nm和更先進晶元的改進在於改進架構和工藝技術,以實現這一目標"能效和效能可與更先進的晶元相媲美"。
比如我用28nm工藝生產28nm晶元,在下一代,線寬沒有變化,理論上還是28nm,但是這一代由於電晶體密度增加了15%,以我改進的架構和工藝技術為代價,我是28nm,還是你說的22nm? 當然叫22奈米,原理是一樣的,其次是14奈米、10奈米等。
同時,7nm、5nm 和 3nm 實際上並不是指 7nm、5nm 和 3nm 線寬,而是指架構、工藝技術等方面的改進,這使得這些晶元理論上有可能實現 5nm 和 3nm 的能效和效能。
如今,晶元工藝技術不斷進步,不再依賴線寬的縮小,而是從FinFET電晶體演化到更先進的架構,如Gaafet電晶體,再到電晶體的三維堆疊,最後發展到摩爾定律'工藝當量壽命",翻譯為"生命"。結果。
這類晶元的生產也需要大量的半導體裝置,如光刻和蝕刻裝置,因為線寬不是很小。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晶元製造雖然還在進步,但實際上已經停滯不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趕上。
即使沒有先進的EUV光刻技術或先進的DUV光刻技術,也可以通過改進架構和工藝、改進電晶體結構和改變封裝技術來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