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十三,也就是過年之後,市場上就會陸續有年餃子的葉子,新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餃子的葉子叫什麼名字,我還是不知道,是從農村山上採摘的,在市場上賣的,形狀有點像扇子,兩三片葉子可以包一斤左右的糯公尺。 大家都喜歡用這種葉子餃子,因為這種葉子的香味和糯公尺的糯香融合在一起,氣味特別宜人,可以增強人的食慾。 如果買不到這種餃子葉,就只能用香蕉葉代替,香蕉葉沒有葉子的香味,而且容易開裂,也不容易包裝,所以不會作為最後的手段。 用來捆餃子的“繩子”是山上的一種龍鬚草,因其一端有兩根“鬍鬚”而得名。 用它把餃子綁起來,打乙個結,從中間開始,兩端整齊地排列。 用於新年餃子的糯公尺是當地的一種香糯公尺。 家鄉盛產香公尺,用香糯包年餃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家鄉的年餃子,從外觀上看,兩頭扁平,中間大,中間一面鼓鼓,另一面扁平,一兩斤。 這款包包不僅擺放方便,而且好看。 不像有些地方的年餃子,有圓的、扁的、方的,不是很規則,大有幾斤,小的只有幾兩。
餃子的主要成分是糯公尺,用綠豆或豆沙包裹,有的還摻了栗子、花生等東西。 不管怎麼搭配,年餃一般分為鹹甜兩大類,鹹的是綠豆餃子,甜的是豆沙餃子(綠豆餃子比較多)。 不管是鹹的還是甜的,用食材醃製的一大塊肥豬肉,都要放在中間,這是決定年餃子味道的主要原因,也是年餃子味道的關鍵。
包乙個餃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上山採餃子葉、摘龍鬚草,到洗糯公尺、磨綠豆、醃豬肉,再到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需要很多人,需要多層次的勞動。 沒有勞動,粽子的香味從何而來?
小時候,我看著大人包年餃子,包好後乙個個放在餐桌上,孩子們負責看火,鍋後添柴。 煮年餃子的鍋很大,放在乙個大柴火爐上,用柴火慢慢煮沸,從晚上10點到第二天凌晨2點,——可以間接參與到新年這個非常有意義的勞動中,雖然要到凌晨2點才能入睡, 你不會感到疲倦。
農曆除夕晚餐要放上**切的年粽子,而這個**年粽子總是很吸引人。 切年餃子是一件很細膩的工作,而且有點精緻。 新年餃子是媽媽包好的,也是媽媽切的。 開年餃子切,就是先解開年餃子的葉子,再選一株龍鬚草,用牙齒咬一端,一手抓住另一端,另乙隻手拿著年餃子解開餃子的葉子,用龍鬚把年餃子一一切下, 並把它們放在乙個**上,這一年的餃子上桌後,葉香、糯香、豆香、肉香匯聚在一起,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一頓飯開始,大家先來了乙個年餃子,是媽媽自己做的,過年要先嚐到媽媽的口味,這是媽媽辛苦的結果,讓人回味無窮。
從某種意義上說,年餃子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家鄉的味道也是母親的味道,只有母親的味道,才能最能代表家鄉的味道。